“免單”變“兩人同行免1人”:別打著回饋名義消費醫護人員

別打著回饋醫護人員的名義消費他們。

“免单”变“两人同行免1人”:别打着回馈名义消费医护人员 | 新京报快评

涉事門店門口的海報

文 | 李萬友

近日,有醫務人員投訴稱,海口某烤涮自助連鎖店推出了“全國門店醫護人員免費”的活動,但實際是必須兩名醫護人員同行,且只能一人免單。該醫務人員認為,商家這樣的活動,讓人感覺是借輿論關注醫護人員的契機來推銷自己。

線上說好“醫護人員免單”,到線下卻成“須兩人同行免1人”。這難免被視作說一套做一套,是亂“蹭熱度”。

得看到,抗疫期間,很多景區、企業都推出了感恩回饋醫護人員的活動。如今疫情暴發期已過去,那些援鄂或在本地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也能漸次恢復正常生活。這些感恩回饋活動能否兌現,體現著有關方面的誠信,也關乎社會對醫護人員的關懷舉措的含“真”量。

而此次事件,當事門店前期宣傳突出“醫護人員免費就餐”,後期卻兌現不了承諾,這前後相隔時間也不長,難免讓人質疑:所謂的“全面徹底免費”,只是引流手段而已,也是對醫護人員的消費。

誠然,對企業們來說,針對醫護人員的感恩回饋也會設“時限”、有時效,畢竟他們也有成本考量,不能指望它們長期做公益。但這類感恩回饋也有廣告性質,也會帶來潛在的形象溢價。不能製造了噱頭、賺得了形象後規則說改就改,這就像景區說對醫護人員免費開放,到了後卻說得再帶一個買票者才能免費那樣,那跟兩人進去打五折的營銷,有什麼區別?

即便企業方有苦衷,那至少也該統一口徑,線上線下告知活動截止時間並道明苦衷、做出道歉。否則,難免有些“欺騙感情”:都說“有期望才有失望”,一方面用“免費”給了醫護人員期望,一方面又用營銷路數讓他們期望而至、失望而歸,這不太厚道。

這只是個個案,但也是媒體曝光的“對醫護人員爽約”第一例。正因如此,很多人難免賦予其典型性,擔心部分企業趁機效仿。在網上,有些網友說:沒法做到就別承諾,承諾了做不到最起碼得公開說一聲;搞個定向折扣都比放出了“狠話”兌現不了要強……也希望更多推出回饋醫護的景區、企業等能顧慮到這點,該兌現的當兌現。

至少別打著回饋醫護人員的名義消費他們。

□李萬友(公務員)

直接扣公職人員工資,促消費別搞成行政攤派 | 新京報快評

“活”過來的武漢裡,有“900萬個故事” | 新京報快評

武漢重啟,遙望那一片人間煙火 | 新京報快評

武漢解封,疫後重啟尤需“雪中送炭” | 新京報快評

寫“抗疫日記”的援鄂護師走了,我們應該記住她 | 新京報快評

關停奶農合作社:莫讓土政策成疫後復甦絆腳石 | 新京報快評

優質中和抗體,能否成阻擊新冠病毒“新武器”?| 新京報快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