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人是社會美的主體,只有心靈美、行為美的人,才能創造美的生活,才能純化社會風氣。而人的心靈、意識、精神、受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的影響。觀賞石不僅具有自然美的本性,而且具有社會美的特性,因此,賞石審美,不僅可以美化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而且能直接影響人的思想感情。


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題名:千里江山;石種:陳爐石(籽石/二合石);規格:73釐米×9釐米×8釐米;產地:陝西銅川

孔夫子是最早研究賞石美學的。孔子對玉石的觀賞,能悟出儒家之道德—— 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全部內容;做人具有玉的品德,方能成為君子;孔子將玉石之美與人性美相溶化了,即由物質美轉化為精神美,又如於謙的《石灰吟》: “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只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惜,只留清白在人間”等等都是喻物詠志 ,借物抒情,都是美感的轉化和審美意識的昇華。

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題名:鴛鴦;石種:戈壁石

人對石頭的認識從人類一誕生就開始了。早在2萬年前的石器時代,人們住石洞 ,造石器,以石取火就開始了對石頭的瞭解,到18000年的山頂洞人時代 ,已經能夠磨製雞心型微綠色礫石做裝飾品 ,可見石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的先導。 在石文化出現的早期人們就非常注意以道德美、精神美作為賞石審美的最高境界。

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題名:國寶;石種:長江石

如《呂氏春秋》稱:“石可破也, 不可奪其堅”。 孔夫子喻玉於君子,提出山水仁智說,主張君子向玉求德。 唐人白行簡《望夫石賦》雲: “最堅者石,最靈者人 ,何精誠之所感,忽變化而如神”。唐代詩人杜牧有“同心真石友”的詩句。 後來白居易提出愛石十德: “養性延愛顏,助眼除睡眠,澄心無穢惡,草木知春秋 ,不遠有眺望,不行入巖窟,不尋見海浦,迎夏有納涼,延年無朽損,弄之無惡業”。日本永平寺熊澤禪師稱石德五訓;一奇形怪狀,無言而能言,石也:二沉著而有靈氣 ,埋土而成大地之骨幹,石也 ,三雨打風吹耐寒,堅固不移者 ,石也;四質堅而能完成大廈高樓之基礎者,石也; 五默默佇立山中庭院,增加生活趣味,並能撫慰人心者,石也。

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題名:祈福;石種:靈璧石

我國現代藏石家徐志摩也提出石德五訓: 沉靜淡泊,不譁眾取寵。渾樸剛正 ,不柔媚悅人。 表裡如一,不弄虛作假。堅貞永恆 ,不動搖變節。樂於助人,不吝惜自身。

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巨型海藍寶石晶體

清代趙爾豐稱:“石體堅貞 , 不以柔媚悅人,孤高介筍,君子也,吾將以為師;石性沉靜,不隨波逐流,然叩之溫潤純精,良士也,吾樂為友”。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稱:石頭是偉大的,堅固的,永久的,有不可移動性,靜默的,古老的,超塵脫俗的。


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大理石韻“江山如畫”

沈鈞儒稱: “吾生尤好石,謂之取其堅”。 清代王卓: “借他山之石能攻吾短”,也是以石勉勵自己。宋代蘇東坡“堅姿聊自儆”。

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歐泊王

南京劉水提出賞石十德:一為仁:觀賞石溫潤瑩澈,早晚猶如聖人之德行,君子之坦坦蕩蕩,把無限之愛施於人類; 二益智; 觀賞石內涵豐裕,彷彿是智慧之寶庫,愛它,研究它,開啟它,可豐富智識,獲得聰明才智;三礪志:觀賞石堅貞不蹙,寧碎不折,歷經滄桑,而顯風流,它來到人世間的經歷就是一部啟示錄,堅貞是意志的基石,成功來至於磨礪 ; 四怡情:觀賞石石質天成,樸而不媚,真而不俗,風雅兼容,朝夕賞玩,可以陶冶情操,超凡脫俗;五養性:觀賞石居堂清供,寧靜安適,如不動一般,美於外而秀於內,與之相伴,可以修身養性,情志高遠; 六尋樂:觀賞石蘊山林之秘,含自然天趣,到山野去尋它,有飽覽山水之樂,供於案几,有“臥遊”之樂,隨身攜帶,有伴侶之樂;七交友:觀賞石坦然無私,待人以誠而棄其詐,待人以寬而棄其狹,以石為友,以石會友,以石贈友; 四海皆朋友也;八弘文:觀賞石為中華民族之瑰寶,它那豐富的文化內涵,已構成文化形態,弘揚觀賞石文化,提高審美情趣,石美文美人亦美; 九健身:怡情養性,化躁為安,化愛為樂。尋石而動,賞石而靜,動可健身,靜可養氣,以逸待勞,古今健身之道也; 十悟禪:觀賞石蘊含豐富之秘,天地之靈,萬物之態,它是一部神秘天書,讀觀賞石可以悟出無窮無盡的哲理,物我兩化天人合一。誠如所言,斯石之德,亦人之德也。


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翠銅礦

賞石過程中,為能與觀賞石交流情感,實現物我兩通,不僅要觀賞石“人化”,有時還要賞石者“物化”,或曰“出神入化”,使人進入如夢、如痴、如醉的審美境界中。例如蘇東坡把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詩中月亮、影子和詩人, 相溶相化了。又如白居易賞石詩曰: “回頭問雙石,能伴老夫否? 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人與石頭化成了朋友。物我相同是石與人契合的絕妙體現,是具體和抽象的巧妙結合,也是形與神高度統一 ,石德如此豐富的內涵會令人心搖神馳。


觀賞石精神美的古今鑑賞點滴

石種:孔雀石;規格:20釐米×7釐米×22釐米;產地:湖北大冶

古今賞石審美的精神內涵,可概括為“石頭精神”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凝聚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氣質精神,豐富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石頭有靈,石頭有神 ,凝聚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氣質精神,我們應該總結探索觀賞石精神美的鑑賞方法,使石文化的傳播為新時代的文化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