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賢淑以致勝,端莊大度方成事,以退為進決勝千里

前言:

《後漢書·皇后紀》中提到過一句話: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句話在原文中是這樣表述的:

溫良賢淑以致勝,端莊大度方成事,以退為進決勝千里

其大意是:東漢光武帝在鄉野之時,看到當時執金吾出行的盛狀,又想起讓自己魂牽夢繞的貴族小姐陰麗華而發出“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樣的感嘆。而這句話也被後代皇帝多次引用於他們見到的美女身上。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這個新野貴女、一代賢后陰麗華。

溫良賢淑以致勝,端莊大度方成事,以退為進決勝千里

陰麗華

嫁與亂世王,難得真情愛

前幾年大女主影視劇盛行之時出了《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這一部由林心如主演的電視劇,這部劇中主要就是寫了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陰麗華的生平。而劇中對漢武帝劉秀與陰麗華愛情描寫尤為生動感人,在當時感動了不少觀眾。事實上,我們知道,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那麼歷史真正的陰麗華,在這段感情裡真的幸福嗎?

溫良賢淑以致勝,端莊大度方成事,以退為進決勝千里

《秀麗江山之長歌行》劇照

更始元年六月,對十九歲的陰麗華來說是極不平凡的。這一個月,她嫁給了剛剛失去兄長的大她十歲的仰慕她多年的武信候劉秀。

但是,當時的她並沒有想別的新嫁娘一樣開心,因為她心知肚明,這場婚姻本就是一場利益交換。

劉秀想要天下,但是當時朝廷對憑藉兩次大捷(宛城大捷與昆陽大捷,)揚名天下的劉秀、劉縯兩兄弟十分忌憚,甚至,劉縯已經為此犧牲了。而且劉秀為了獲得更始帝劉玄的信任已經向朝廷低頭並交出實權了。但是,這對朝廷來說,還不夠,他們還需要一些籌碼來增加對劉秀的掌控。所以,劉秀求娶了陰麗華,意向朝廷表明他少年夢想已經實現,再無其他追求。

所以,這在千年後被我們無限羨慕的愛情起源就是別有心機。愛,或許有,但更多的是陰謀。

溫良賢淑以致勝,端莊大度方成事,以退為進決勝千里

《光武帝劉秀》劇照

婚後三個月,劉秀被帝王差遣前去洛陽為遷都做準備。這對劉秀來說,是個好機會,如果他能把握好,則意味著他再次進入政治裡。但是,去洛陽之前,他得處理好兩件事:第一,是帝王對他的不信任;第二,便是他的新婚妻子陰麗華。如果是一般男人,可能會冒著大不諱的危險帶著自己的新婚妻子離開那個危險重重的地方。但是,劉秀不是一般人,他將他新婚三個月的妻子送回了她的孃家新野。以此,讓帝王安心。

我想,當時陰麗華在失望彷徨中一定沒想到,她與劉秀就此一別兩年多。甚至,到那時,她的丈夫還給她找了一個終生的敵人郭聖通。

妻與妾,後與妃,誰能笑到最後

在亂世裡,倫理道德總是很容易丟的,也是最先丟的。

陰麗華在看苦苦等待兩年後總於等到了他的夫君登帝的消息,不久,三千精兵護送她到了丈夫身邊。當年,她見到他的丈夫能在亂世中活下來,應是高興的,但是,當她得知郭聖通以及其子劉疆的存在時,內心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但,我們可以想見,她的臉色一定是溫和賢淑的,畢竟,這位奇女子也是以“仁孝矜慈”著稱於人們口中。

陰麗華與郭聖通的這次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個是帝王初戀、舊時原配;一個是朝中大將之女、育有天子長子。二者雖在帝王心中地位相近,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尤其在那個暗潮湧動、與前朝息息相關的後宮。從此,一場屬於兩個女人的長久戰爭開始了。

在這場戰爭中,陰麗華採取了迂迴政策。她知道,這場戰爭中,她的母族雖是新野貴族,但在政治上是無法與郭聖通的那有著軍權母族相比的。更何況,郭聖通還為劉秀生了長子。所以,一開始,她沒爭後位。直到最後,帝王三番五次相勸她才登上後位。

溫良賢淑以致勝,端莊大度方成事,以退為進決勝千里

從後來看,陰麗華這場戰爭採取的政策完全正確,她以柔克剛,不爭不搶。在她剛回到劉秀那裡時,劉秀出於愧疚,經常在她那裡留宿冷落了郭聖通,於是她勸帝王要雨露均分;帝王賜予她珠寶,她以天下將定、百姓未安為理由拒絕;帝王給她的母族晉升,她也以不能以私情擾亂朝廷勸阻了。

這種種手段使得帝王對她的好感節節上升。她的對手郭聖通則犯了戀愛中的女人的共同錯誤,發現自己的丈夫不顧自己的兒女走向別的女人後,她又急又怒,天天想方設法地找劉秀,甚至上演“一哭二鬧三上吊”戲碼。這樣一來,已經成為帝王的劉秀自然會對郭聖通越來越反感,最終落敗。

所以,陰麗華在這場戰爭裡憑藉她的大度、智慧贏得了帝王的心,最終生了五子多女,在建武十七年,成為皇后。

青史留名更尤甚

公元五十七年,劉秀駕崩,劉秀與陰麗華的兒子漢明帝即位。尊陰麗華為太后。

陰麗華雖因為郭聖通當了十六年的貴人,但沒有因此教唆漢明帝劉莊為難郭氏家族。在當時郭氏位於“四姓小侯”之中,是京師大家族。而郭通的小兒子劉焉也被允許進京。由此可見,陰氏之寬仁的本性。

溫良賢淑以致勝,端莊大度方成事,以退為進決勝千里

《光武帝劉秀》劇照

陰麗華的五個兒子,長子是漢明帝,從諡號便可以看得出來這位帝王的成就如何,而劉蒼則是千古賢王,所以說陰麗華的教子還是非常成功的。

范曄《皇后紀》中寫到 ,二十四史中從她開始有了“皇后本紀”,在她晚年還為漢明帝劉莊定了皇后即東漢明德皇后,這位皇后被後世稱為賢后典範。

最後,她死後與光武帝劉秀合葬與在原陵。

逸聞趣事:關於陰麗華的逸聞趣事有兩件一是前文提到的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麗華之嘆;另一個是《女紅餘志》中記載的“足底纖細”,文中說:陰麗華因為在她走的地方都鋪上精緻的氈子,所以她的腳底肌膚很好,特別光滑。

結束語:陰麗華此人生於貴族家,受的是貴女的教育,是管仲後人,所以也不難理解她能成為真正的皇后。她的一生也是“欲冕王冠必先承其重”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