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奇書《反經》中對管理的啟迪之善馭人

《大體》為《反經》之首篇,可見其重要性。它直接闡釋了千古以來,管理之道的要領。

謀略奇書《反經》中對管理的啟迪之善馭人

“臣聞《老子》曰:以正理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為能者也。”

翻譯的意思是:老子說過,以正道治國,以奇謀用兵,以無為取天下。荀子說,君主以善於管理別人為有才能;普通人,以自己能幹為有才能。

這兩句話,直白的道出了何為領導才能,就是善於使用有才能的人,而不是親力親為。反觀現在很多企業,董事長在做總經理的活,總經理在做總監的活,總監在做主管的活,主管在做員工的活,然後導致了員工無活可幹,只能閉著眼睛搬磚。如果一群人都只會埋頭搬磚,不會抬頭看路,那麼,長期下去他們的行為會向上感染。於是乎,主管、總監、總經理都會逐級閉上眼睛;更是乎,這個鏈條上面的人,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憤懣“這種小事也需要我親自去做才能做好嗎”。殊不知造成這個後果的始作俑者就是他自己。

謀略奇書《反經》中對管理的啟迪之善馭人

如何馭人呢?或者說如何放權呢?

“堯知九賦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勝其任以成九功,堯遂乘成功以王天下。”

翻譯的意思是:堯瞭解各種政務、讓此九人各自根據自己的才能做事,而他們又各自勝任成就了功業。

這裡得出的啟迪之一就是:領導者首先要精通業務流程

“漢高帝曰:夫運籌策於幃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這是歷史上用人的最經典的典範之一,就不翻譯了。相比之下,霸王項羽,僅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如何不敗。

這裡得出的啟迪之二就是:領導者要明白哪個業務需要哪個人,即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

謀略奇書《反經》中對管理的啟迪之善馭人

人們受演義和影視劇的影響,內心深深的接受了千古賢相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形象,尤其是當一份事業完全是自己的時候。但江山是一個人打不下來的,“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知人善用,才是一個領導者的職責之一;找到精通業務及善於管理的人,才是領導者的責任。

管理的最高形態,即是“無為而治”;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一個企業,就會發生外界看上去不可理解的現象,比如這公司企業文化真不錯,員工自覺性挺高的,公司氛圍很有激情,可也沒見他們有什麼特殊的制度啊。



【請勿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