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2003年,我大学毕业,怀着一腔赤诚参加“西部计划”,来到邻水县鼎屏镇初级中学支教,这一呆就是整整10年。先后经历了数十个岗位。

这一路,直路我就直着走,弯路我就弯着走,潜意识里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但当我无数次问出“我是谁”“我在哪儿”之后,幡然醒悟。这一路,哪里是我在走路,明明是路在走我。被路走着的我,哪会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我是谁”不是上天的设定,出生是男性,但“蹲着尿”的也有;出生在万贯之家,最后行乞的也有。“我是谁”也不是他者的参照,不能比照着弱智说只有小学生水平的自己是天才;也不能比照着王健林说自己是穷人。“我是谁”应当是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位置(“我在哪儿”)和现实价值的总和,实际位置处在演艺圈,还是不足以用“演员”去定义“我是谁”,“剧务”也可以,得要有那么几部作品体现出现实价值,才能够用“演员”定义“我是谁”。

我的实际位置,也就是“我在哪儿”很好找,但我的现实价值在哪儿呢。没有现实价值的我,敢拍着胸口说我是公务员、我是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办公室工作者吗?让“路”把我走了这么多年,“转观念、转作风、提能力、抓落实”活动让我搞明白了,现实价值必须靠“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要在“我在哪儿”的基础上,明白这个实际位置的职责和使命,并真正将这个职责和使命担当起来,才是我去走“路”,才能够将弯路走直、才能够在直路走快、才能够走出现实价值。等有了现实价值,也才能够回答、有底气的回答“我是谁”“我在哪儿”。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我会彻底摒弃陈旧观念,深刻认识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办文、办会、办事和管理、服务、协调都离不开办公室,办公室是信息的交汇点、任务的集中点、矛盾的集聚点、成果的收集点。要为上上下下服好务,当好局内人、管好分内事;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主动沟通,科学协调,紧扣中心工作、紧盯重点目标,一手抓落实一手抓监促,使整个工作体系顺畅有效地运作。

我会切实转变工作态度,有效提高办公室工作的时效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转变一味接受和老牛拉车的工作态度,不做只顾埋头工作、不懂思考的“机器人”;提高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转变得过且过、盲目乐观的态度,认真、负责、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我会努力提升综合素质,积极面对办公室工作的新挑战。坚定政治立场,在重大原则性问题上立场坚定,坚决执行领导的决策部署,在处理工作事务和协调关系时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过硬业务素质,全面提升文字能力、协调能力、办事能力,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我会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全面固化办公室工作的使命感。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穿着大方得体,待人热情周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好领导的参谋,为领导做好服务,脚踏实地,能够牺牲“小我”、加班加点,杜绝工作拖延,不搞粗制滥造。

我会强力改进工作方法,有效增强办公室工作的针对性。理清思路,分清轻重缓急,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变“说得多、干得少”为“说得少、干得多、干得好”;善于思考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在明白哪里做错了、哪里做得不到位、哪里还有欠缺后“三思而行”,尽可能的考虑周到慎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找出自己的原因,改掉自身的毛病,纠正错误的做法,就一定能够在“我在哪儿”的实际位置中体现出现实价值,最终知晓“我是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