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

在公司裡,如果大家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總有一些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給公司的中層管理提出新業務,大部分的中層管理一聽也覺得很興奮,可最終這種項目往往是不了了之。為什麼呢?

有時候並不是說這些新建議、新業務不好,只是不少的中層管理者在公司是“混日子”,提出這些新業務就會打破他們的生活節奏,可能要加班、可能晚上就不能回家和妻子一起吃飯、可能自己的副業就會被耽誤等等。

其實推出新產品也一樣,你的產品確實很好,可是消費者就是不願改變自己原來的默認選擇來選的你新產品。如果只是不斷強調自己的新產品很好、不斷罵消費者傻,那和不斷對孩子說學習有益、不斷罵孩子笨是一樣的,最終都無法解決問題。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我們知道,每類新產品推廣的難度是不一樣的,而最難推廣的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推出的新產品確實不好,只是老闆覺得很牛!

這樣的情況不少,我特意去了一些相關火的文章看,果然有很多員工針對這種現象進行吐槽。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第二種,是由產品屬性決定的!

如保健品新上市——缺乏後驗性價值判斷、新開發的理財產品——需要極高的信任度、除汗劑剛發明的時候——產品帶來負面形象。

但尷尬的是大部分新產品並不是最難推廣的類型,推廣的效果卻往往不如人意。


那新產品推向市場時,

對消費者說什麼,怎麼推廣才更有效呢?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平時是如何讓別人去做不是很願意做的事呢?

其實我們的通常手段就是——“威逼利誘”!如我們不想上學,但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嚴格要求,以及表現好有獎勵,最後還是堅持去上學了。對於新產品的宣傳廣告、文案也一樣可以利用這招——
威逼利誘原則。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當然威逼不是追著消費者說:“你不買我的產品,我讓你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利誘也不是使用美人計。威逼在營銷上更多地表現在恐懼營銷以及製造壓力感上;利誘除了金錢的補貼外,更多地表現在能解決消費者長期存在的不合理現象,或以別人獲利的故事引導。

但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前提是首先不是讓用戶關注你的產品,不是把消費者的注意力轉移到產品本身,而是先讓他們關注自己。

很多低水平的推銷員一上來就不斷誇自己的產品有多厲害,消費者一聽就特反感。比如向男士推銷一款新研發的洗髮水,250塊,假如文案說:最新研究,效果超讚。消費者一聽,覺得用沙宣、海飛絲挺好的,也習慣了,憑什麼讓我改變這個習慣來買你的昂貴新產品?

而像滋源的廣告:你洗了一輩子頭髮,你洗過頭皮麼?這就是先引導消費者讓他們先關心自己長期存在的問題。

接下來我就講講新產品在廣告上如何利用這兩個原則進行營銷的!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威逼”原則在營銷上更多是使用恐懼營銷,合理的恐懼營銷為什麼會那麼有效呢?

當人們感到恐懼時,就會激活大腦中的“杏仁核”(調節情緒的腦部組織),讓人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而腎上腺素能讓人在短期內提高“注意力”和“記憶力”,讓人從放鬆的狀態脫離出來,這樣更加會留意你的新產品。

最近騰訊地圖新上線一個“智能避堵”功能,推出的新廣告《一分鐘有多貴》,很多人看後覺得非常感動,但其實在裡面也運用了“威逼”的恐懼營銷。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騰訊地圖新廣告不是先鼓吹自己的產品多先進,而是先引導消費者關心自己。

我們平時對於一分鐘是感知不到很重要的,刷個抖音一會就兩個小時過去了,看幾條朋友圈一分鐘就沒了,上班偷懶一下半個小時就不見了。即使在感知到一分鐘很重要的時候,也不能為了爭取快一分鐘而耽誤別人。

針對這種現象,騰訊地圖通過四種白領熟悉的場景來講述故事:

袁依和男朋友吵架而分手,袁依賭氣離開。男朋友飛奔去飛機場挽留她。對於那男的來說,這一分鐘,可能讓他錯失一次道歉的機會,也可能讓他失去一段愛情;還有媽媽去接放學的孩子,在一分鐘內一旦遇到堵車,就會讓孩子苦苦等待兩小時;張浩妻子的羊水破產,多堵一分鐘對妻子和孩子都會增加生命危險;姜靖趕著去簽約,多堵一分鐘遲到可能就會失去顧客了。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騰訊地圖這新廣告在視頻裡不斷營造:堵車一分鐘會發生各種恐懼的事,而且這種事是我們熟悉或者可能會經歷的。

但恐懼營銷這個“威逼”使用是有嚴格要求的,比如一些新出的保健品廣告就很喜歡使用這種套路,但我們年輕人看後往往無感,還覺得買這些產品的父母不夠明智。難道這些廣告無效麼?

當然不是,本質上其實不是我們的認知水平有多高,而是因為我們沒有體會過父母被各種病折磨的痛苦,缺乏“威脅的易遭型”。

根據PMT理論的威脅評估和對應評估可以看出,一個有效的恐懼訴求成立來自四個方面的設計,先來說說老人們為什麼相信電視醫藥廣告:

1、威脅嚴重性:廣告把患者的痛苦在各場景彰顯得淋漓盡致,半夜失眠、走不上樓梯、家人嫌棄、腰痠背痛、看不見摔倒等等,把一些恐怖的場景表現出來。

2、威脅易遭性:老人自己多多少少都有上面說的症狀,而且很多慢性病確實很琢磨人,有不少確實給家人帶來不便,有的被嫌棄,反正自己經歷過,沒經歷又可能隨時發生。

3、反應效能(你推薦規避威脅方案是否有效):患者哪裡治療都沒效果,吃了這個藥就好了,“專家鑑定”、“權威證書”。

4、自我效能(這個方案我是不是容易做到):費用不多、只需吃三個療程的藥就搞定。

我們比父母高明不了多少,知識付費新行業出現時,各種知識付費新產品推出時,也是利用這招方式對我們營銷,雖然很多是資本聲音,但就是很有效。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威脅嚴重性:互聯網的流量紅利沒了、自媒體的紅利沒了、人工智能馬上要替代很多人工作,你們將要失業、階級固化越來越嚴重了,你們上升的通道更難了、行業越來越不景氣,將要裁員大批人等等;

威脅易遭性:可能被裁員、升職太難、公眾號的流量越來越低、同事一年看100本書,不看就落後、別人打卡被單詞,和別人差距越來越大、房貸壓力太大等等;

反應效能:誰誰誰聽了我的課,寫文章經常10萬+、誰誰誰報了我的英語培訓,現在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還升職加薪、誰誰誰加入讀書訓練營一年看了100本書,認知升級,跳槽到更好的公司、誰誰誰報了我的文案課後,一篇文章能帶貨1000萬銷售額。“大神”、“改變命運”、“爆發式成長”詞彙充斥著網絡等等;

自我效能:“6招搞定老闆”、“30天寫出10萬+作為訓練”、“一小時建立終身受用的閱讀操作系統”、“咪蒙教你月薪五萬”等等,反正就是很簡單。

“威逼”這招在營銷上最多就是使用恐懼營銷。但還有其他方面的,由於篇幅原因就不再展開了,接下來講講“利誘”原則。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在營銷上利用“利誘”這個原則,主要在兩個方面來進行思考:

1、可以塑造充滿誘惑感的事故

我們日常的行為改變,更多是受感性的影響。在推廣某個新產品的時候,比起更加理智的“收益率”、“功能強大”,我們更容易受到充滿生動而誘惑感的故事影響,因為這樣更容易觸發我們的原始生物性本能。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如我在一個在線教育平臺,為了推廣公司開發或迭代的新課程產品,往往會通過以往在這報課學習這個課程獲取什麼,改變什麼的感人故事,塑造得讓人覺得自己報這個課程也會像他那樣得到改變。


如果你向同事推薦一個課程,你說這個課程多好多好,知識多麼有趣又有價值,可能作用不大。如果你說自己最近的升職多虧了這個課程,然後渲染講老闆佈置的某個任務正好用上所學的知識,最後完美完成任務,最後你同事可能會追著你來問是什麼課程。

2、直接是看得見的誘惑(如紅包、免費)

這個方式現在拼多多做得很多,對四五線城市的人來說誘惑很大,最近火起來的萌推也慣用這個技巧。

每一位萌推的新用戶,都會被自動發放一個五元紅包,並很顯眼地提醒你集完10塊就可以提現。而獲取紅包的方式可以是分享好友,每日簽到等(不過做的套路太深,真正獲取提現的機會太低了,被太多人投訴)。

新品牌“威逼”消費者後,居然火了!|頂尖乾貨


這篇文章就到這啦,新產品推廣宣傳往往很難,新產品種類不一樣推廣的手段也往往不一樣,對於大部分新產品來說,我們可以使用“威逼利誘”這個原則去思考事情。大家還有什麼絕招?我們留言區見。

本文由頂尖品牌說(ID:topgrand)獨家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