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

在公司里,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总有一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给公司的中层管理提出新业务,大部分的中层管理一听也觉得很兴奋,可最终这种项目往往是不了了之。为什么呢?

有时候并不是说这些新建议、新业务不好,只是不少的中层管理者在公司是“混日子”,提出这些新业务就会打破他们的生活节奏,可能要加班、可能晚上就不能回家和妻子一起吃饭、可能自己的副业就会被耽误等等。

其实推出新产品也一样,你的产品确实很好,可是消费者就是不愿改变自己原来的默认选择来选的你新产品。如果只是不断强调自己的新产品很好、不断骂消费者傻,那和不断对孩子说学习有益、不断骂孩子笨是一样的,最终都无法解决问题。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我们知道,每类新产品推广的难度是不一样的,而最难推广的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推出的新产品确实不好,只是老板觉得很牛!

这样的情况不少,我特意去了一些相关火的文章看,果然有很多员工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吐槽。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第二种,是由产品属性决定的!

如保健品新上市——缺乏后验性价值判断、新开发的理财产品——需要极高的信任度、除汗剂刚发明的时候——产品带来负面形象。

但尴尬的是大部分新产品并不是最难推广的类型,推广的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


那新产品推向市场时,

对消费者说什么,怎么推广才更有效呢?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平时是如何让别人去做不是很愿意做的事呢?

其实我们的通常手段就是——“威逼利诱”!如我们不想上学,但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以及表现好有奖励,最后还是坚持去上学了。对于新产品的宣传广告、文案也一样可以利用这招——
威逼利诱原则。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当然威逼不是追着消费者说:“你不买我的产品,我让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利诱也不是使用美人计。威逼在营销上更多地表现在恐惧营销以及制造压力感上;利诱除了金钱的补贴外,更多地表现在能解决消费者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或以别人获利的故事引导。

但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前提是首先不是让用户关注你的产品,不是把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产品本身,而是先让他们关注自己。

很多低水平的推销员一上来就不断夸自己的产品有多厉害,消费者一听就特反感。比如向男士推销一款新研发的洗发水,250块,假如文案说:最新研究,效果超赞。消费者一听,觉得用沙宣、海飞丝挺好的,也习惯了,凭什么让我改变这个习惯来买你的昂贵新产品?

而像滋源的广告:你洗了一辈子头发,你洗过头皮么?这就是先引导消费者让他们先关心自己长期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我就讲讲新产品在广告上如何利用这两个原则进行营销的!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威逼”原则在营销上更多是使用恐惧营销,合理的恐惧营销为什么会那么有效呢?

当人们感到恐惧时,就会激活大脑中的“杏仁核”(调节情绪的脑部组织),让人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能让人在短期内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让人从放松的状态脱离出来,这样更加会留意你的新产品。

最近腾讯地图新上线一个“智能避堵”功能,推出的新广告《一分钟有多贵》,很多人看后觉得非常感动,但其实在里面也运用了“威逼”的恐惧营销。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腾讯地图新广告不是先鼓吹自己的产品多先进,而是先引导消费者关心自己。

我们平时对于一分钟是感知不到很重要的,刷个抖音一会就两个小时过去了,看几条朋友圈一分钟就没了,上班偷懒一下半个小时就不见了。即使在感知到一分钟很重要的时候,也不能为了争取快一分钟而耽误别人。

针对这种现象,腾讯地图通过四种白领熟悉的场景来讲述故事:

袁依和男朋友吵架而分手,袁依赌气离开。男朋友飞奔去飞机场挽留她。对于那男的来说,这一分钟,可能让他错失一次道歉的机会,也可能让他失去一段爱情;还有妈妈去接放学的孩子,在一分钟内一旦遇到堵车,就会让孩子苦苦等待两小时;张浩妻子的羊水破产,多堵一分钟对妻子和孩子都会增加生命危险;姜靖赶着去签约,多堵一分钟迟到可能就会失去顾客了。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腾讯地图这新广告在视频里不断营造:堵车一分钟会发生各种恐惧的事,而且这种事是我们熟悉或者可能会经历的。

但恐惧营销这个“威逼”使用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一些新出的保健品广告就很喜欢使用这种套路,但我们年轻人看后往往无感,还觉得买这些产品的父母不够明智。难道这些广告无效么?

当然不是,本质上其实不是我们的认知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我们没有体会过父母被各种病折磨的痛苦,缺乏“威胁的易遭型”。

根据PMT理论的威胁评估和对应评估可以看出,一个有效的恐惧诉求成立来自四个方面的设计,先来说说老人们为什么相信电视医药广告:

1、威胁严重性:广告把患者的痛苦在各场景彰显得淋漓尽致,半夜失眠、走不上楼梯、家人嫌弃、腰酸背痛、看不见摔倒等等,把一些恐怖的场景表现出来。

2、威胁易遭性:老人自己多多少少都有上面说的症状,而且很多慢性病确实很琢磨人,有不少确实给家人带来不便,有的被嫌弃,反正自己经历过,没经历又可能随时发生。

3、反应效能(你推荐规避威胁方案是否有效):患者哪里治疗都没效果,吃了这个药就好了,“专家鉴定”、“权威证书”。

4、自我效能(这个方案我是不是容易做到):费用不多、只需吃三个疗程的药就搞定。

我们比父母高明不了多少,知识付费新行业出现时,各种知识付费新产品推出时,也是利用这招方式对我们营销,虽然很多是资本声音,但就是很有效。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威胁严重性: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没了、自媒体的红利没了、人工智能马上要替代很多人工作,你们将要失业、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了,你们上升的通道更难了、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将要裁员大批人等等;

威胁易遭性:可能被裁员、升职太难、公众号的流量越来越低、同事一年看100本书,不看就落后、别人打卡被单词,和别人差距越来越大、房贷压力太大等等;

反应效能:谁谁谁听了我的课,写文章经常10万+、谁谁谁报了我的英语培训,现在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升职加薪、谁谁谁加入读书训练营一年看了100本书,认知升级,跳槽到更好的公司、谁谁谁报了我的文案课后,一篇文章能带货1000万销售额。“大神”、“改变命运”、“爆发式成长”词汇充斥着网络等等;

自我效能:“6招搞定老板”、“30天写出10万+作为训练”、“一小时建立终身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咪蒙教你月薪五万”等等,反正就是很简单。

“威逼”这招在营销上最多就是使用恐惧营销。但还有其他方面的,由于篇幅原因就不再展开了,接下来讲讲“利诱”原则。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在营销上利用“利诱”这个原则,主要在两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1、可以塑造充满诱惑感的事故

我们日常的行为改变,更多是受感性的影响。在推广某个新产品的时候,比起更加理智的“收益率”、“功能强大”,我们更容易受到充满生动而诱惑感的故事影响,因为这样更容易触发我们的原始生物性本能。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如我在一个在线教育平台,为了推广公司开发或迭代的新课程产品,往往会通过以往在这报课学习这个课程获取什么,改变什么的感人故事,塑造得让人觉得自己报这个课程也会像他那样得到改变。


如果你向同事推荐一个课程,你说这个课程多好多好,知识多么有趣又有价值,可能作用不大。如果你说自己最近的升职多亏了这个课程,然后渲染讲老板布置的某个任务正好用上所学的知识,最后完美完成任务,最后你同事可能会追着你来问是什么课程。

2、直接是看得见的诱惑(如红包、免费)

这个方式现在拼多多做得很多,对四五线城市的人来说诱惑很大,最近火起来的萌推也惯用这个技巧。

每一位萌推的新用户,都会被自动发放一个五元红包,并很显眼地提醒你集完10块就可以提现。而获取红包的方式可以是分享好友,每日签到等(不过做的套路太深,真正获取提现的机会太低了,被太多人投诉)。

新品牌“威逼”消费者后,居然火了!|顶尖干货


这篇文章就到这啦,新产品推广宣传往往很难,新产品种类不一样推广的手段也往往不一样,对于大部分新产品来说,我们可以使用“威逼利诱”这个原则去思考事情。大家还有什么绝招?我们留言区见。

本文由顶尖品牌说(ID:topgrand)独家编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