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一篇好文:從人類基因角度看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在知乎看到一篇好文,從基因的方面講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原文如下:

申遺好像也沒啥可說的了,關於良渚遺址我以前的回答已經說了很多了。

其實也沒啥新發現,把之前的東西整合一下就已經能穩穩當當躋身世界遺產了。

良渚遺址的完整性、年代、規模、內涵放在當時都是能排上號的。與蘇美爾烏魯克、烏爾古城、埃利都古城以及古埃及底比斯、孟菲斯相比都不遑多讓,這幾個都已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良渚申遺成功自然也是可以預見的。

良渚還是這些5000年古城中其中規模最大的,擁有最完善水利系統的,最大規模的工程建設的。這幾個當時的世界之最就已經能說明其地位了。

轉發一篇好文:從人類基因角度看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良渚古城復原(我覺得沒復原好,比例和建築密度不對)

轉發一篇好文:從人類基因角度看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良渚水街復原

轉發一篇好文:從人類基因角度看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良渚古城被世界承認,自然也代表了世界對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承認。不過網上某一類人似乎就開始把矛頭對準在良渚人種和華夏文明的區別上了。

那麼良渚真的和漢人沒關係嗎?

根據考古遺址分子人類學研究,目前檢測到的良渚y染色體單倍群均為O1類型。從網上一些所謂“O3純種漢人”的神論出來之後,逐漸演化成了非O3不是漢人的錯誤結論。

轉發一篇好文:從人類基因角度看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事實上,漢族中O1類型並不少,在整個漢族中為6.91%(南方漢人中O1佔比達到了15.34%),按照絕對人數有9000多萬漢人屬於O1類型。同時O3類型也並不能代表漢人,它佔比是54%,有7億多O3類型漢人。如果說非O3就不是漢人,那麼另外6億多非O3類型的人就不算漢人了?另外,苗瑤O3佔比達到51.41%,獨龍族更是100%,南島人O3有26.31%,這些人難道比漢族還純正?

轉發一篇好文:從人類基因角度看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事實上,研究者根據O1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續性,已經基本確定浙江上海地區的O1人群“從新石器時代到現代…該處人群可能沒有被替代過”,也就是說這一地區人群就是良渚後人。

轉發一篇好文:從人類基因角度看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另一份研究也可以證明此觀點,如下圖O1在漢族中的分佈頻率,可以看到浙江上海地區O1頻率達到了26%以上,其他地區逐漸減少。這證明了該區域是O1漢人的中心,它也證明了漢人曾在這裡融入了一個強大的O1人群。

根據歷史記載,我們可以確定,這個人群就是曾經百越中的於越與揚越,這些人根據上面的結論基本上可以確定為良渚人的直系後人,這些民族現在已不存在,所有後人全部融入了漢族之中,所以良渚人確實是漢人的一部分(並不是主體)。

另外可看到,O1頻率在福建、廣州、臺灣又變得非常少,這說明這些地區的O1人群並未融入到漢族中。而且這些民族現在尚在,如高山族、布衣族、壯族、土家族,還有越南的各族。這說明在很久之前浙江上海地區的O1與南方O1就不是一個人群,而秦漢時期浙江上海地區的人群被打包融入了漢人,南方人群則向南逃向東南亞、太平洋,或者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這些民族和良渚人並非一個人群。

轉發一篇好文:從人類基因角度看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轉發一篇好文:從人類基因角度看良渚和漢人的關係

綜上,良渚人應該是部分漢族人群(幾千萬)的祖先。由於其血緣和文化成果均融入了漢人文明,所以其也應該是漢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文系轉載,原作者如有異議,請聯繫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