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14)

王公大人

“王公大人”這一成語原指國君重臣,後泛指高官貴人。

典故出自戰國時宋國人墨翟的《墨子·尚賢上》:“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治理)。然而不得富而得貧,不得眾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亂,則是本(根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惡。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以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不能以尚(尊崇,注重)賢事能為政也。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強盛);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弱小)。故大人之務,將(應當)在於眾賢而已。”

這段話的意思是:墨子先生說:現在王公大人治理國家,都希望國家富強,百姓眾多,刑事政務整肅治理。然而,國家不富裕卻貧窮,人口不增多卻減少,不能得到治理卻出現混亂,這就從根本上失去了他們所希望的,得到了所厭惡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墨子先生說:這是因為王公大人治理國家,不能尊重賢才,任用能人。所以,國家有許多優秀的士人,那麼國家的治理就強盛;優秀的士人少,那麼國家的治理就薄弱。所以王公大人的任務,就是要增加賢能之人而已。

《墨子·尚賢上》接著說:賢良的人多,那麼國家治理的政績就多;賢良的人少,那麼國家治理的政績就少。現在王公大人的緊要事務就是使賢人增多。問:“既然這樣,那麼使賢人增多的方法是什麼呢?”墨子說:“想要使自己國家中賢人增多,一定要讓賢人富有,讓他們有尊貴的地位,讓他們受到尊敬,讓他們得到讚美,這樣做之後國家的賢人就可以得到並且增多了。”古代的聖賢君主治理國家的方法,說是:“人如果不仁義我就不讓他富有,如果不仁義我就不讓他尊貴,如果不仁義我就不讓他與我親好,如果不仁義我就不讓他與我接近。”因此國家中原本富貴與君主親近的人聽到這個政令,都因為失去了自己原本能夠倚仗的,只能行仁義之事,國家中原本與君主疏遠的人聽到這個政令,都因為君主能不迴避關係疏遠重用仁義之人而行仁義之事。直到邊遠偏僻的郊外的臣子、宮庭的戍衛人員、都城中的民眾、四方邊境的百姓聽到這個政令,都爭相行仁義之事,那麼國中賢人就多了。賢人治理國家,就能使國家安定,刑法公正,府庫充實,百姓富足。

《墨子·尚賢上》又說:古時的聖賢君主治理國家,重用有德行的賢人。即使是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經商的人,有能力就任用他。國中的賢人,給他很高的官位,給他豐厚的俸祿,給他很大的權力。如果賢人的官位不高,百姓就會不敬重他;俸祿不豐厚,百姓就會不信任他;權力不大,百姓就會不敬畏他。拿官位、俸祿、權力這三種東西給賢人,不是對賢人予以賞賜,而是想要使治理國家的事情成功。所以在那個時代,根據德行任官,根據官職授權,根據付出確定獎賞,衡量功勞來分予祿位。所以為官者不會永遠富貴,百姓不會永遠貧賤,人人都想要成為賢人。而現在的王公大人,也想效法古人,以重用賢能之士的方法來治理國家,卻只給賢人很高的官位,但俸祿不隨著增加。官位高卻沒有相應的俸祿,百姓就不信任他了。百姓不信任,怎麼能親附他的君王呢?所以墨子先王說:“貪於權位的,不能把政事分給別人;重視財貨的,不能把俸祿分給別人。”政事的權力不交給別人,俸祿不分給別人,天下的賢人怎麼會自己到王公大人的身邊來呢?如果賢人不到王公大人的身邊,不賢的人就在王公大人的身邊了,王公大人使這些人得到尊位,用這種方法治理國家,那麼獎賞一定不會落到賢人身上,處罰一定不會落到惡人身上。如果獎賞不能落到賢人身上,處罰不能落到惡人身上,那麼賢能的人就不會被勉勵,作惡的人就不會被阻止。因此讓不賢的人治理官府就會監守自盜,讓他守城就會背叛,君王有難時他就不肯獻身,君王外出流亡他就不肯跟隨。所以,聖賢君主以重用賢能之士的方法來治理國家。重用賢人,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是對百姓有好處的事。

例句:“富貴者,天所以待王公大人君子。”(清代龔自珍《明良論一》) (3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