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14)

王公大人

“王公大人”这一成语原指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典故出自战国时宋国人墨翟的《墨子·尚贤上》:“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治理)。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根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以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尊崇,注重)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强盛);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弱小)。故大人之务,将(应当)在于众贤而已。”

这段话的意思是:墨子先生说:现在王公大人治理国家,都希望国家富强,百姓众多,刑事政务整肃治理。然而,国家不富裕却贫穷,人口不增多却减少,不能得到治理却出现混乱,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他们所希望的,得到了所厌恶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先生说:这是因为王公大人治理国家,不能尊重贤才,任用能人。所以,国家有许多优秀的士人,那么国家的治理就强盛;优秀的士人少,那么国家的治理就薄弱。所以王公大人的任务,就是要增加贤能之人而已。

《墨子·尚贤上》接着说:贤良的人多,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多;贤良的人少,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少。现在王公大人的紧要事务就是使贤人增多。问:“既然这样,那么使贤人增多的方法是什么呢?”墨子说:“想要使自己国家中贤人增多,一定要让贤人富有,让他们有尊贵的地位,让他们受到尊敬,让他们得到赞美,这样做之后国家的贤人就可以得到并且增多了。”古代的圣贤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是:“人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富有,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尊贵,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与我亲好,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与我接近。”因此国家中原本富贵与君主亲近的人听到这个政令,都因为失去了自己原本能够倚仗的,只能行仁义之事,国家中原本与君主疏远的人听到这个政令,都因为君主能不回避关系疏远重用仁义之人而行仁义之事。直到边远偏僻的郊外的臣子、宫庭的戍卫人员、都城中的民众、四方边境的百姓听到这个政令,都争相行仁义之事,那么国中贤人就多了。贤人治理国家,就能使国家安定,刑法公正,府库充实,百姓富足。

《墨子·尚贤上》又说:古时的圣贤君主治理国家,重用有德行的贤人。即使是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经商的人,有能力就任用他。国中的贤人,给他很高的官位,给他丰厚的俸禄,给他很大的权力。如果贤人的官位不高,百姓就会不敬重他;俸禄不丰厚,百姓就会不信任他;权力不大,百姓就会不敬畏他。拿官位、俸禄、权力这三种东西给贤人,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想要使治理国家的事情成功。所以在那个时代,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付出确定奖赏,衡量功劳来分予禄位。所以为官者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不会永远贫贱,人人都想要成为贤人。而现在的王公大人,也想效法古人,以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却只给贤人很高的官位,但俸禄不随着增加。官位高却没有相应的俸禄,百姓就不信任他了。百姓不信任,怎么能亲附他的君王呢?所以墨子先王说:“贪于权位的,不能把政事分给别人;重视财货的,不能把俸禄分给别人。”政事的权力不交给别人,俸禄不分给别人,天下的贤人怎么会自己到王公大人的身边来呢?如果贤人不到王公大人的身边,不贤的人就在王公大人的身边了,王公大人使这些人得到尊位,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那么奖赏一定不会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一定不会落到恶人身上。如果奖赏不能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不能落到恶人身上,那么贤能的人就不会被勉励,作恶的人就不会被阻止。因此让不贤的人治理官府就会监守自盗,让他守城就会背叛,君王有难时他就不肯献身,君王外出流亡他就不肯跟随。所以,圣贤君主以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重用贤人,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是对百姓有好处的事。

例句:“富贵者,天所以待王公大人君子。”(清代龚自珍《明良论一》) (3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