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第三場直播結束:你負責關注,我只負責專注

4月1日,羅永浩如約在抖音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場直播秀,首秀賣貨成績可謂傲人。總銷售額竟高達1.1億元,單場累計觀看人數超過4800萬人次。時隔9天之後的10日,羅永浩又趁熱打鐵進行了第二場直播帶貨,但是銷售額和觀看人數都遠不如第一期,同比分別下降69.7%和76.2%。於是有人斷論說,“羅永浩只是在直播間售賣自己的個人IP和影響力罷了,持久不了。”

然而間隔不到一週,羅永浩又進行了第三場直播,總銷售額同比第二場上升60.9%,但是累計觀看人數同比下降26.4%。有人又繼續說,“羅永浩直播要完蛋了”,因為單從數據上看,人氣一直在減少,然而第三場直播,老羅因為選品優勢,在一加8手機獨家首發的加持下,第三期直播銷售額成功逆襲。於是有人又定論說,“羅永浩直播穩了”。

羅永浩第三場直播結束:你負責關注,我只負責專注

從目前看,羅永浩直播賣貨還債,輿論背後除了人物本身極具的話題性,大眾更關注的是,像老羅這樣的明星紅人,直播帶貨到底能否一直成功下去。

所以當大家還在討論明星、紅人帶貨模式能否成為趨勢的時候,羅永浩卻表示自己沒有什麼豪情壯志,直播帶貨只是在眾多賺錢的門路中,做出了一個最優選擇而已。他本人近期也接受了《福布斯中國》的採訪,當被記者問到,如何看待直播行業的時候,他也坦言道:“直播只是另一種看起來很有前途的職業選擇,一切創造價值的工作都會讓我有興趣。

是的,他喜歡做有價值的事情,想想當年帶著滿滿的情懷創業做手機的老羅,又何嘗不是這樣。即使當時很多人從一開始就表示不看好,甚至等著錘子手機什麼時候會關門大吉。但是他卻絲毫不被這種聲音左右,他依舊帶著那股衝勁,一直往前走。即使現實很殘酷,“羅永浩做手機敗了”,但他還是揹著債務,繼續直播討生活。或許他特渴望成功,但是他更渴望成長。

因為細心的人早已經發現,從第一場直播首秀為口播出錯鞠躬道歉,到第三場直播出色的口條和產品介紹,他的直播效果已經明顯變得更加流暢和專業。他不再像第一場沒有意義的在直播間隨意拋出話題,而更加註重跟用戶的互動,關注產品的功能介紹和高性價比。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在努力改掉第一、二場直播存在的“10000個問題”。

當然,肯定還是有人會認為,老羅直播之所以能夠收穫頗豐,還不是因為他一直以來的高人氣。

難道只是這樣嗎?

反觀某企業家汽車做不成反倒逃至國外躲債,面對錘子手機破產,老羅卻敢於直面自己的失敗,主動承擔責任並走上了艱辛的還債之路。

名氣可以作為起點,卻成不了終點。

1

“神一樣的存在”,解讀邁克爾·喬丹刻苦的“封神”之路

邁克爾·喬丹,一個在籃球界被冠以許多美名的王者。諸如“神一樣的存在”、“超人”、“穿運動鞋的上帝”都已經難以表達人們對他的喜愛,甚至於他的一舉一動,都能輕易引來了整個籃球界的劇烈反響,大家待他就像待神明一般。

羅永浩第三場直播結束:你負責關注,我只負責專注

然而喬丹並不是天生的神將,完美投籃的背後,更多的是他無數個日夜的努力付出。他不是天才,他只是體育界最努力的運動員。

大家都知道,邁克爾·喬丹在高中時期的時候,因為個子和球技不足,曾直接被校隊教練淘汰。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聽從了母親的建議,繼續每天早上六點離開家,到學校去訓練。到了上大學的時候,他又開始不斷彌補自身的弱點,比如自己的防守動作、控球能力和投籃技巧。他遠超常人的高頻率訓練,甚至連教練都為之震驚。

有一次學校球隊輸掉了季後賽最後一場比賽,喬丹回去後並沒有放鬆,而是立即開始了下一輪的訓練,因為他已經在為下一年的比賽做準備了。即使到了日後功成名就,他還依然保持著這樣的高強度訓練。

當回應大家對自己的溢美之詞時,喬丹表示很尷尬:“大家像搞宗教崇拜那樣稱讚我,這讓我感到很尷尬,我只是一個和大家一樣的人。”雖然大家總是誇獎他擁有完美的身體素質,但是他卻一直認為:“堅韌的意志和決心比某些身體上的優勢更強有力。

因為他深知自己也會失敗,而且也勇敢的接受了自己的失敗。他曾在自己代言的耐克廣告中說道:“我有超過9000次投籃沒有命中,曾經輸掉約300場比賽。有26次,人們相信我會投出決勝的一球,但是我沒有。”然而能夠確定的是,當他輸掉這些比賽的時候,他唯一會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回去繼續訓練。

邁克爾·喬丹不是一直在成功,而是一直都在成長。

《終身成長》的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是一位致力於教育和傳統心理學的研究工作者,她在書中向讀者充分展示了她的研究成果:關於人類某種“信念”的力量。她認為這種“信念”來源於一種成長型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會對我們人生很大部分的內容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而想要形成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首要條件就是要相信“可變化”的力量。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變化的,相信人類某項專長並不是先天固定,而是可以通過有目的的鍛鍊而獲得的。

所以成功者的天賦固然重要,但是為了習得和維持這種天賦狀態,更需要一種健康、積極、不斷進取的思維模式,一種不推崇智商或成功本身,更多將關注點投放在持續不斷努力上的長期思考方式。所以成長型思維模式者總是能處在不斷的學習狀態當中,並掌控著自己走向成功,維持成功。

就像傑出社會學家本傑明·巴伯曾經說的:“我不會將世界兩分成弱和強,或者成功和失敗,我會將世界分成好學者和不好學者。”


2

大師養成記:不止於天賦,選擇持續不斷的付出才能終成大器

其實達爾文當年寫《物種起源》,並不順利。而是在和同個領域合作多年的團隊、同事和導師們經過了上千次的討論,廢棄了數篇的長草稿,耗費了半生的精力,才最終完成了它。

莫扎特的創作也不是從一開始就一鳴驚人,他也是經歷了超過10年的醞釀,才最終創作出了能夠讓我們仰慕的作品,而在他創作的起始,也只是簡單的把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進行拼接而已。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功,但獲得成功的人,一定都懂得專注在自己的領域,並持續深耕。他們不喜歡過多關注自己的成敗,反而更加關注自己能夠在事情的本身上學習到點什麼,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世界著名的編舞大師、舞蹈家泰拉•薩普寫過一本書《創造性的習慣》。她認為創造性並不是一種出自靈感的神奇行為,而是一種能夠通過不斷地努力工作和精神奉獻帶來的結果。即使是像莫扎特和達爾文這樣的名人,也是如此。

同樣道理,對於畫家傑克遜•波洛克,也不例外。

在當時,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認為,波洛克在藝術方面並沒有什麼與生俱來的天賦,因為這一點從他早期的作品中,就可以明顯看出來。但這同時也並不妨礙專家們一致的認為,波洛克就是20世紀最優秀的美國畫家之一,他為現代藝術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被公認為是美國現代繪畫擺脫歐洲標準,在國際藝壇建立領導地位的第一功臣。

羅永浩第三場直播結束:你負責關注,我只負責專注

滴畫

有太多固定性思維者認為,天賦決定了一個人的才能。如果大部分人都把繪畫看成是一項只有少數人才能擁有的神奇能力,讓毫無天賦可言的傑克遜•波洛克打消成為畫家的念頭,那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

波洛克正是靠著這股對藝術的熱情和傾情奉獻,才從藝術的低點,走到了藝術的高點。他狂熱的想要成為一名藝術家,並且時時刻刻都在為他的創作踐行。也正是因為看到了他的熱情,其他專業藝術家也都更加樂意於向他提出建議,並指導他,讓他精通了更多的繪畫技能,終成大器。

波洛克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就是使用“滴畫法”作畫,而且他的每一幅滴畫都是採用無意識的作畫方式,因此這讓他的每一幅作品,看起來都更加極具豐富的情感,並絕無僅有。

如果當初波洛克任由他人給自己貼上不適合當畫家的標籤,而失去了繼續深造畫技的熱情。那麼想想,他肯定也收穫不了如今般的成就。

3

作為普通人,如何教會自己,成為成長型思維模式者

很多人總是喜歡給自己貼上各種標籤,比如“我是成功的”,“我是獨特的”;又或者“我不適合,我不會”,“我根本做不到”。

在固定型模式中,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的標籤,都會擾亂到我們的思緒。因為當我們被肯定的時候,就會害怕失去,當被否定的時候,我們就會害怕自己正如別人所說的那樣,最後變得越來越不能掌控自己的能力,甚至認為自己已經“定型”。

難道固定型思維者,就再也沒有機會轉變為成長型思維者了嗎?

卡羅爾·德韋克在書中提到:想要培養成長型思維,就必須從心底裡堅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改變的,並堅定的邁出提升自己的那一步,然後持續不斷的努力,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靜待時間的結果。

那麼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起自己的成長型思維呢?

卡羅爾·德韋克認為只需要做到以下四步:

第一,接受它。

接受我們的固定型思維,因為事實證明,幾乎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是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混合物。所以接納自己的思維模式,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要讓固定性思維,再次頻繁的出現。

著名的心理學研究者武志紅在《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書中寫道:“學會接受之後,我們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深深的懂得自己才是自己問題的答案,由此我們開始努力地改變自己,並最終獲得更大的自由。”

當我們接受了自身存在的固定型思維,同時也就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始正視自己的不足,並願意嘗試著去作出改變。

第二,觀察它。

觀察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明確,到底是什麼激發了我們的固定型思維。

是在失敗的時候?在別人不經意對你進行評判的時候?還是在你產生壓力、焦慮、傷心的時候?

找到導致你產生固定性思維模式的真正誘因,但也別急著去評判它,給這些誘因下定義,我們要做的,只是靜靜的觀察它。

第三步,命名它。

心理學裡有個人格理論,什麼意思呢?

人格是指個體在一生中思考、行動和感受的獨特方式。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自我覺知,正是來源於這種人格理論,即指個體能夠跳出自己來觀察自己的能力。

德韋克教授說,當觀察到固定思維模式人格出現的時候,就給它起一個名字。這樣,當我們感到失敗的時候,同時就能清晰的感知到,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的到來。

第四,教育它。

到了這裡,我們已經清楚的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出現,瞭解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還有它的出現將會對你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那麼剩下的工作,就是接受我們的固定性思維模式人格,然後教育它。

教育它不要過於關注成功或者失敗,而是要更加關注我們能夠從事件的本身學習到什麼?如何才能在下次類似的情況做得更好?

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阻礙和挫折,先給自己制定一個新的計劃,然後在心裡一遍一遍地重複這個計劃:“我將在何時何地?用什麼樣的方式開始實行我的新計劃。

萬事開頭難,即使當下感覺很差,也要繼續堅持做下去。一旦獲得成功,也不要忘了鼓勵我們的固定型人格,要繼續怎麼做才能保持不斷地成長?

然後讓它跟著我們一起去學習相關維持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方法。即使在成長的路上,它還是會時不時地跑出來搗亂。但是我們還是要堅持耐心的教育它,並讓它陪伴我們一起走過接下來的每一段旅程。

最後,我想說:

真正的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偶然的成功也並不可能一直可靠。

高爾基說:“天才出於勤奮。”魯迅先生說:“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安徒生則說:“一個人必須經過一番刻苦奮鬥,才會有所成就。”

是的,其實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能撐到最後的人,總是寥寥無幾。

記得,保持努力,專注成長,無畏成敗。


我是金小牛,聚焦個人成長,擅長學習,定期分享乾貨!

歡迎來關注我,獲取更多幹貨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