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口岸的“一國兩制”實踐

<table> 橫琴口岸的“一國兩制”實踐

橫琴口岸讓兩地經貿往來快速便捷。 關銘榮 攝

/<table><table> 橫琴口岸的“一國兩制”實踐
/<table>

站在珠海橫琴和澳門交界處的蓮花大橋上,東望澳門,是金碧輝煌的酒店建築群;回首西眺,嶄新的橫琴口岸通關大樓映入眼簾。

不久後,新橫琴口岸將迎來首批通關旅客,這個“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年通關量或達8000萬人次的新口岸,將成為人們口中名副其實的“超級口岸”。

作為琴澳兩地往來的主通道,橫琴口岸自第一代建立起,已歷經20年變遷。早在2000年3月,第一代橫琴口岸與蓮花大橋一同興建,改變了琴澳兩地隔水而居的局面。如今,歷經四代變遷,橫琴口岸始終佇立在濠江邊,見證著兩地風雨同路的二十年。

從單向投資到雙向合作,由地緣親近到深度融合,從旅行觀光到工作生活。今天的珠海橫琴、澳門,不僅是一橋之隔的“好鄰居”,也是攜手前行的“好夥伴”。

南方日報記者 劉豔婷 梁涵

通訊員 朱金輝

改變▶▶閉塞荒島敞開懷抱

“第一次到橫琴島是在1999年7月,當時橫琴大橋尚未開通,到橫琴需要靠擺渡船來島上,不僅人員進出很不方便,所有基建物資都靠水運顛簸過來。”時隔多年,珠海大橫琴口岸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彤依然清晰記得與橫琴初次見面的場景。

當時的他不曾想到,自己會與眼前這片泥塘甘蔗地結下不解之緣。後來,張彤一路見證橫琴口岸的建設。

橫琴的對面是澳門,地緣上唇齒相依。但回望改革開放之初,珠海橫琴這片“蕉林綠野,農莊寥落”的荒島,在經濟發展水平上與對面的澳門有著不小的差距。

1980年8月,珠海經濟特區成立,對前來特區投資的外商,珠海在稅收、土地利用、出入境等方面實行優惠政策和靈活措施。政策吸引下,大量的澳門資本湧入珠海經濟特區,興建了一批“三資”企業,帶動了珠海經濟的騰飛。

不過,彼時的橫琴,仍舊是一座荒草魚塘的小島。珠澳之間唯一的陸路通道就是拱北口岸,一個口岸連接珠澳兩地的人口密集區,人員貨物均由此進出。

改變始於澳門迴歸祖國之際。2000年3月,作為迎回歸的重點項目,珠澳共建的蓮花大橋正式通車,橫琴口岸也同時通關,拉開了橫琴與澳門陸上往來的序幕,閉塞已久的橫琴島逐漸敞開懷抱。

據橫琴邊檢站入境車道隊教導員丁曉俊回憶,第一代橫琴口岸是填海建造的臨時口岸,旅檢大廳是鐵皮屋頂,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颱風來時,整棟建築哐當哐當響。“當時每天驗放旅客僅幾百人,上午9時開關,晚上8時就閉關了,澳門方面通關的主要是氹仔居民,珠海方面則以赴澳旅遊的旅行團居多。”丁曉俊說。

通關幾年後,第一代橫琴口岸地陷嚴重,鐵皮屋修修補補,威脅旅客安全,被迫於2005年關閉旅檢大廳,在原址上進行重建。

兩年後再度開放的第二代橫琴口岸,旅檢擴容,車道修繕,整體的通關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丁曉俊驕傲地告訴記者:“2008年北京奧運健兒在澳門結束訪問後,就是坐大巴從橫琴口岸通關的!”

隨著兩地往來的增加,第二代口岸也不足以承載通行客貨的需求,新橫琴口岸應運而生。如今正在通行的便是第三代過渡期口岸。從2000年至今,橫琴口岸已歷經三次迭代,待新橫琴口岸正式啟用後,即邁入口岸4.0時代。口岸變遷的背後,是一座荒島的鉅變。

融合▶▶橫琴開發深化珠澳合作

在橫琴口岸的2.0時代,橫琴島迎來了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關鍵節點。

2009年初,國家發改委公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澳門被納入珠三角大發展戰略。彼時,受金融風暴影響,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以外向型經濟為主體的粵港澳三地遭遇空前挑戰。

危與機同生並存。當時就有觀點認為,上述綱要賦予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對澳門產業多元化來說是難得的機遇。“澳門應以橫琴開發為突破口,讓珠澳合作率先在此破局起航。”

同年8月,國務院批准通過《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橫琴新區的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奠基、對澳合作產業園連片崛起、橫琴地下綜合管廊開建……一時間,整個橫琴島,處處熱火朝天。

“這完全是個新的橫琴!”橫琴的快速崛起讓丁曉俊感慨,一天天都不一樣。

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也是在那幾年的時間裡,橫琴對岸的澳門也在大步前進,通過填海,氹仔和路環連接起來,華麗的建築群拔地而起,蓮花口岸周邊日漸繁華。

這期間,琴澳兩地的關係也突飛猛進。丁曉俊敏銳地覺察到,2010年左右,從橫琴口岸入境的人和車多了起來,越來越多通關旅客因為工作和生活需要頻繁往返兩地。

澳門居民歐陽紅便是一名頻繁通關的兩地客。歐陽紅的父親早年在內地教書,後來乾脆在珠海斗門買房置業。而歐陽紅與朋友也多在內地合夥做生意,加上看望老父親,他便如同鐘擺一般,一週有6天往返氹仔與橫琴。

2014年12月18日零時,第三代橫琴口岸啟用,即當前使用的橫琴過渡期口岸。啟用同時,這一代橫琴口岸實現了24小時通關,為通關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24小時通關太好了!以前的行程要卡著通關時間來安排,現在隨時都可以走,車不多的時候,10來分鐘就可以過關。”歐陽紅對此很滿意。

此後,隨著橫琴自貿片區掛牌、澳門單牌機動車入出橫琴政策落地,橫琴口岸迎來了高速發展,客流量呈現爆發性增長。從2000年年驗放20萬人次到2019年的900萬人次,足足翻了45倍。

數字的背後,丁曉俊感到珠澳兩地的情感聯絡正愈發緊密。“很多澳門同胞都很認可內地的發展,到珠海經商做生意的很多,跨境上班上學的也很多,還有專門跑趟珠海來吃個飯的,每天下午5時左右都是客流高峰期。”

憧憬▶▶新口岸將帶來新機遇

4.0版橫琴口岸即將啟用。張彤所在的大橫琴口岸公司,距離即將投用的新橫琴口岸不到500米。這些年,作為橫琴建設熱潮的親歷者,他感受到不少變化。

“以前,往來琴澳的人員更多是赴澳的旅客,或者奔波兩地的務工人員。現在兩地的往來更多元化,商務文化交流成為主流。”張彤說。

張彤還發現,珠澳合作已經從初期單向投資發展到雙向合作,由地緣親近走向深度融合。僅在橫琴島範圍內,雙方合作就已涵蓋經貿投資、金融、文化旅遊、城市規劃與跨境交通、口岸通關、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真正意義上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張彤說。

如今,澳門年輕人在橫琴創業,政府有多項扶持政策;常住橫琴的澳門居民還可以參加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在與澳門同胞打交道的過程中,丁曉俊時常能感受到他們臉上洋溢的暖意,也會聽到不少旅客抱怨“擺渡”“繞行”的不便。

當前,位於蓮花大橋兩端的橫琴口岸與澳門蓮花口岸採用傳統“兩地兩檢”的查驗模式,過境人員需來回換乘穿梭巴士擺渡,讓不少兩地往返者直呼“流程繁、耗時長”。另一方面,澳門大學橫琴校區雖已啟用幾年,但與橫琴其他區域實行圍牆隔離,沒有直接連通通道。澳門大學師生進出橫琴,只能繞行河底隧道、蓮花大橋後再從橫琴口岸過關,交流頗不便利。

在丁曉俊看來,新橫琴口岸或許能逐步解決這些問題。新口岸啟用後,將使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查驗模式。該模式在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旅檢通道已運營近2年,將在新橫琴口岸拓展至旅檢、小客車和貨車等全部通道。而澳門蓮花口岸也將分階段搬遷至橫琴口岸。

這意味著,往返珠澳兩地的旅客只用排一次隊,最快通關時間不超過一分鐘。按照設計,新橫琴口岸日通關流量可達22.2萬人次,年通關量可達8000萬人次,將成為國內最先進智能便捷的現代化口岸。

除此之外,新橫琴口岸作為深化粵港澳合作的重點工程項目,還承載著更深遠的期待。

“是口岸,更是窗口。新橫琴口岸開通不僅標誌著通關能力的提升,更將加速優質資源流動,密切兩地的合作往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橫琴新區商務局口岸辦負責人張軍接受採訪時表示。

萬事俱備,只待東風。眼下,新橫琴口岸已經具備通關條件,旅檢大廳的主體工程包括查驗設施等設備均已完成建設。張軍介紹,待疫情緩和,珠澳兩地將聯合進行通關設備調試及各類演習,確保新橫琴口岸正式開通後順暢運行。

橫琴口岸的“三維”創新

口岸查驗機制創新是深化改革開放、推進通關便利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橫琴與澳門一衣帶水、路橋相連,位於蓮花大橋兩端的橫琴口岸和澳門蓮花口岸,承載著珠澳兩地人員交流和經貿往來的重要使命。當前,傳統的“兩地兩檢”查驗模式和過境人員來回換乘穿梭巴士擺渡,流程繁、耗時長且體驗感差,已越來越不適應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雙方深度合作發展需要。

為適應珠澳兩地互聯互通要求,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經中央授權,橫琴探索推動澳門蓮花口岸分階段搬遷至橫琴,並在新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通關模式。

◎法制創新

實現分階段適用澳門法律管轄

港澳迴歸祖國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針對深圳灣港方口岸區、澳門大學橫琴島新校區、香港西九龍內地口岸區的法律授權,均是在工程全部建成驗收後,一次性授權、一次性適用港澳或內地法律管轄。

橫琴口岸鑑於部分工程建設需在原過渡期臨時口岸的場地上拆舊建新、邊拆邊建,邊騰挪轉關邊維持通關運行的特殊性,澳門蓮花口岸實行分階段搬遷至橫琴口岸運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授權採取因地制宜舉措,對橫琴口岸澳方管轄區創新性採用“一次授權、分階段適用澳門法律管轄”。

第一階段,完成旅檢功能搬遷,並對澳門相關旅檢功能區域適用澳門法律管轄;第二階段,2021年底實現小客車和貨車等車檢功能搬遷,對澳門相關客貨檢口岸區適用澳門法律管轄;第三階段,在澳門輕軌建成驗收後,對相關區域適用澳門法律管轄。

橫琴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做法開創了全國口岸建設法律授權的先河,是國家法治保障重大改革的鮮活實踐和生動案例。

◎模式創新

“一次過關”提升通關查驗效率

在通關查驗模式上,橫琴口岸將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旅檢通道“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查驗模式推廣拓展,應用到橫琴口岸旅檢、小客車和貨車等全部通道。

其中,旅檢通道主要釆用“合作自助”“合作人工”“傳統人工”等“三道門”查驗模式,實現珠澳邊檢部門“背對背”“肩並肩”執法。同時,將“合作自助”查驗人員範圍由內地澳門兩地人員擴大內地和港澳臺四地人員,過境旅客位於同一查驗大廳排一次隊、查驗一次即可通關。

小客車和貨車通道珠澳查驗單位位於同一“一站式”聯合查驗區域執法,兩地海關採用在各自出境一側共享H986,並將搭建共享數據傳輸平臺,按各自查驗標準查驗無誤後放行。在此基礎上,橫琴口岸將繼續試點推動更大力度的查驗機制創新,逐步實現更便利查驗模式。

◎通道創新

儘快實現口岸區域與澳門大學直連直通

澳門大學橫琴島新校區建成並適用澳門法律管轄後,與橫琴其他區域實行圍牆隔離,沒有直接連接通道。目前,澳門大學橫琴島新校區只有一條河底隧道連通澳門本土,澳門大學師生進出橫琴只能繞行河底隧道、蓮花大橋後再從橫琴口岸過關,對兩地交流極不便利。

橫琴口岸澳方管轄區在申請中央授權時,專門設置澳門大學連接橫琴口岸的常規通道橋,直接連通蓮花大橋和橫琴口岸,並擬在2021年申請開通。

屆時,從澳門大學新校區到橫琴口岸只需幾分鐘,既便利內地旅客經橫琴口岸過關後直接進入澳門大學橫琴島新校區,也方便澳門大學師生往來澳門和橫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