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拱手禮、穿漢服!弘揚傳統文化就這麼簡單嗎?

時下,抖音上一條官方帶頭行拱手禮的視頻火了,引起了抖音用戶們的熱烈反響和讚揚。許多學校、個人紛紛效仿,都行起了拱手禮。

同時,加上如今興起的漢服熱,與拱手禮一起,儼然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穿漢服、行拱手禮的人彷彿成了弘揚傳統文化的代表。穿漢服,行拱手禮,再配上所謂的抖音古風歌曲《莫問歸期》,是不是很有feel,很感動?於是在視頻評論區有“傳統文化迴歸了”“我們是禮儀之邦”“建議迴歸拱手禮,恢復穿漢服的傳統”等留言。

行拱手禮、穿漢服!弘揚傳統文化就這麼簡單嗎?

抖音拱手禮

您可以認為我是個槓精,但我堅定認為我只是說一些客觀事實和道理。首先亮出我的觀點:不能迴歸穿漢服,也不建議行拱手禮常態化,傳統文化遠比這深厚悠遠地多。

先說為什麼不能迴歸穿漢服。漢服是古代農業社會的產物,那些達官貴人和士大夫不用從事農業生產,並且人們的生活節奏非常慢,穿上典雅的漢服顯得很斯文,很優雅。古時中原地區的人講禮儀,這個禮儀不是現在的“謝謝”“對不起”這些,而是一套制度。制度包括的內容很多,如最淺顯的行禮,高深的如對於喪禮、祭祀等活動的規則。當然,衣冠也包括在內。而中原有一套成熟禮儀制度的人將其他沒有禮儀制度地方的人稱為蠻夷。但中原有他的衣冠服飾,吳越之地也有自己的特色。先秦時中原士大夫要有衣、有帶、有冠,要有留長髮,但吳越之地的人卻是剪短髮,打赤膊。這些都是根據當地的環境情況來的。

行拱手禮、穿漢服!弘揚傳統文化就這麼簡單嗎?

漢服

古人的觀念有時候很難改變,但我們現代人則不然,我們容易接受新觀點。比如說,我們深信不疑的觀點是因地制宜、因時而變。漢服是古代農業社會的產物,而現代衣服,說點傷民族自尊心的話,大多都是西方傳過來的。這也是適合時代的服飾。因為工業社會節奏快,且人口膨脹,在某些場合,早就沒了你穿漢服行拱手禮的空間了。漢服的袍子拖在地上,能適應你飛奔趕公交、趕地鐵的節奏嗎?漢服把女性姣好的身材包裹著,能滿足大夏天露馬甲線、大長腿的需要嗎?答案是一定不能!

且當今是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受到了很多西方思想的影響,文化和社會背景早已不是穿漢服的時代了,人們更容易在正式社交場合穿得體的西裝。穿西裝並不是丟臉的事,相反,這更加體現了一種包容的態度、一種與國際接軌的態度,這是自信的體現。而如果全面恢復穿漢服,則顯得以自己民族為中心,給國際一種狹隘、自我感覺良好的感覺,這事實上卻是一種極度不自信的表現。

因此,全面恢復穿漢服不可取,作為個人的愛好則可以。

突然興起拱手禮是當下疫情防控的產物,為了減少人與人的近距離接觸。但當疫情過後,該握手的還得握手。我個人是不建議將之常態化的。拱手禮要在穿漢服的前提下做起來才足夠斯文和優雅。也許是我的審美有問題,我看到穿著現代服裝行拱手禮時,會覺得有點尷尬。因為畢竟大部分人沒有系統的學過拱手禮,也沒有了解過拱手禮背後的文化含義,所以做出來難免有點似是而非的感覺。

行拱手禮、穿漢服!弘揚傳統文化就這麼簡單嗎?

西裝握手

此外,對於高喊穿漢服就是弘揚傳統文化,行拱手禮就是禮儀之邦迴歸的人,我只覺得他們將中華傳統文化理解的太淺薄了。只能說漢服和行拱手禮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變現形式和載體,而不是說它們就是傳統文化。

真正的傳統文化,我覺得是一種道德和思想。真正的弘揚傳統文化應該是提升自己的精神層次,將一些美德內化於心,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方法,這才是弘揚傳統文化。比方說,在面對道德和利益抉擇時,不妨想想孟子的“捨生而取義者也”,在艱難困苦時,不妨想想“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苦,餓其體膚”。在你取得一點點小成就,迫不及待想炫耀時,去讀讀歐陽修的《伶官傳序》,知道“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當你怨天尤人,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時去讀讀韓愈的《進學解》,學學一個滿腹學問卻屢遭不幸的人的處事態度。批判儒家的綱常倫理、迂腐不化時,可以去看看《史記·孔子世家》,瞭解真正先秦剛健的、向上儒家思想。

行拱手禮、穿漢服!弘揚傳統文化就這麼簡單嗎?

論語

真正的傳統文化藏在那些厚厚的書頁中,藏在一些挺身而出的“扶危濟困”的人的行為中,也藏在那些能夠換位思考,而不是一味鬧事責怪別人的想法中。卻很難藏在一件衣服、一個拱手禮中。衣服和拱手禮只是表象,我們不應該捨本逐末追求所有人恢復拱手禮都穿漢服,而應去追求高尚的思想、傳統的美德,這些內核。

真的,別把傳統文化想得太淺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