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必要的規矩和禮儀

讓孩子學會必要的規矩和禮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說的是做人做事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什麼是規矩?規矩就是規則、禮法,和規矩密切相關的是禮儀。很多時候 ,規矩和禮儀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文明程度,一個缺少規矩和禮儀教養的人很難建立一個長久和諧的人際關係,畢竟大多數人都喜歡和有文明有素質的人來往。

而規矩和禮儀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一點一滴的去培養,比如吃飯時候的餐桌禮儀、比如說話時候的尺度把握,好的習慣一定要儘早培養,否則養成壞習慣就很難改變。一般來說,孩子6歲前就會明白一些事理,所以家長要抓住機會,教給孩子相關的規矩和禮儀,比如:

(1)不經過別人同意不要隨便拿別人東西

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尤其是沒有經過別人同意的情況下,比如有的小朋友在幼兒園看見別人掉的橡皮或其他東西撿起來都會裝進自己的文具盒,別人往回要還不給,家長應該在老師告知孩子有這樣的行為的時候正確引導,而不是以孩子小還不知道為理由去開脫;

(2)不要有粗俗粗野的行為

舉個例子:有個小朋友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們玩,她要把所有的沙包都拿在自己手裡,一個也不給別人,別的小朋友拿什麼她也不同意,去小朋友手裡搶,搶不到就去告狀說別人搶他東西。和別人搶東西的行為就是粗野的行為,是不對的,大人應該及時制止。

讓孩子學會必要的規矩和禮儀

(3)從哪拿的東西要放回哪裡去

孩子們都喜歡玩玩具,但是玩完了不懂得收拾,大人要給孩子明確規則,玩具玩完一個收拾好再去玩另一個,從哪拿的東西要放回哪去。

(4)要懂得排隊

要從小告訴孩子懂得排隊,比如滑滑梯盪鞦韆,誰先到誰先玩。

(5)做錯事情要懂得道歉

告訴孩子做錯事情要道歉,有錯就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