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是否新冠病毒宿主,國外專家直言99%相似度“不夠”

2月7日上午,在華南農業大學的發佈會上,科學家們將那些被販運的穿山甲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的中介宿主。而前陣子最為流行的消息是新型冠狀病毒起源於蝙蝠,並通過其他動物傳染給人類。

但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穿山甲可能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這一最新發現對於預防和控制新的冠狀病毒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發佈會上的報告內容顯示,這次的研究小組一共測試了1000多種來自不同野生動物的基因樣品,發現穿山甲和人類患者的病毒基因組序列有99%的匹配度。

穿山甲是否新冠病毒宿主,國外專家直言99%相似度“不夠”

劍橋教授表示這些證據仍然不夠

劍橋大學的獸醫學教授詹姆斯·伍德向外媒表示,“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僅顯示基因組序列之間的相似性是不夠的,哪怕是達到了99%的相似。”

同時,香港城市大學獸醫學教授德克·菲佛(Dirk Pfeiffer)也表示:“只有根據代表性樣本比較不同物種之間(冠狀病毒)的患病率,我們才能得出更明確的結論。”

穿山甲是否新冠病毒宿主,國外專家直言99%相似度“不夠”

國際偷獵穿山甲現象依然無法斷絕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稱,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的鱗狀哺乳動物,長期以來因其肉而被重視,在一些亞洲國家被視為美味佳餚,而鱗片則被多處地區用於傳統醫學。

最近的保護工作最大可能的保護了在亞洲和非洲發現並受到非法貿易威脅的八種穿山甲物種。根據從事非法動物貿易的非營利組織WildAid的數據,每年有100000多隻穿山甲被偷獵 。

穿山甲是否新冠病毒宿主,國外專家直言99%相似度“不夠”

而假若穿山甲真的被證實屬於新冠病毒宿主,或許對其進行偷獵的現象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