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凡的世界看人生

十六歲,正是青春洋溢愛做夢的日子,連空氣都彌散著一股輕飄飄的香氣。那個時候免不了寫幾句朦朧詩,有太多的甜膩和柔軟充斥著粉色的歲月。我陶醉於這樣的生活,也心甘情願將自己埋藏在旑妮的文字中。就在那一年有一本書影響了我,讓我不再沉溺於軟軟的文字,換了視角看世界。這本書就是《平凡的世界》。


從平凡的世界看人生

那時從同學那裡看到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起初沒怎麼在意。只是那本快變成煎餅的書會有什麼樣的魅力,讓這麼多人陶醉其間?

讀這樣一本鴻篇鉅著對於我來是第一次,一開始我擔心能不能讀得完,現在看來真得是多慮了。那本書是盜版的,字號超小,看得我眼睛疼。可是那個有些遙遠的黃土高坡上的故事還是深深地吸引我看下去。那段時間,我著魔一樣總捧著這本書,從教室到宿舍,就是考試前也難得這份刻苦。只一週時間我便讀完了。

果然,如扉頁所言,看過後胸中湧起一股熱流,真得是蕩氣迴腸。一人品味沒多大意思,便邀同學一起回味書中的情節,我們在教室一起大聲朗誦“東關,我的耶路撒冷,我的幸福與幸運之邦,……”每每都會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十幾歲的我們臉上寫滿了興奮,幸福地憧憬著未來。到今天我清楚得記著當年大聲朗讀的情形,真得非常過癮。

從平凡的世界看人生

《平凡的世界》寫盡了生活的苦難和殘酷,寫盡奮鬥的艱辛,第一次讓我感受到了苦難的力量。孫少平深處苦難的底層卻依舊努力向上,他身上的累累傷痕也彷彿烙在我心上。原來苦難是這樣有切膚的力量,原來還可以這樣對待苦難。當然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這讓青春萌動的我對愛情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原來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會花前月下,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會結果。

後來我又陸續讀到了路遙的《人生》等作品,而此時斯人已逝,我強烈感受到他文字的力量。這彷彿從黃連中泡出來的文字,有著極強的生命力,一直在我心頭纏繞、生長。

從平凡的世界看人生

從那以後我悄悄發生著變化,去圖書館關注現實的作品多了,朦朧詩寫得少了。中國青年報上冰點那個欄目期期都看,也學著用一雙不成熟的眼睛看社會,看國家。

是的,青春的世界裡除了寫在花瓣上的朦朧詩還有刻在石頭上的句子。我的人生或許沒有苦難,但是如何把平凡的生活過得有意義依然是值得探索的事情。後來我自己買了一本《平凡的世界》自己還沒來得及看卻被表哥借走,然後他們班上的同學每人翻了一遍,書破得不成樣子,表哥沒好意思還我。從此,我再沒見過我的《平凡的世界》。

孫少平和孫少安兄弟兩個不同的發展之路,給《人生》中的高加林以啟迪。要麼再次離開農村,憑自己的力量到外面紮根,要麼留在黃土地,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改變農村。

許多年過去了,小說的情節已記不大清,但是鮮活的人物仍活躍在我心中。世界是平凡的更是深刻的。因為平凡,所以深刻,我會記著它。

從平凡的世界看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