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三個月,金融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今天距離1月23日武漢封城已經整整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中,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響。宏觀經濟方面,GDP同比下降,失業率大幅上升,CPI逐步下滑;貨幣政策方面,各國紛紛降息,祭出各種工具增加流動性;實體經濟方面,企業停工,餐館關門,服務產業出現倒閉潮,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個人方面,收入減少,負債增加,面對面社交活動幾乎消失。隨著疫情的發展,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著過去很少去想到的事情。那金融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們投機交易要做出哪些改變呢?


在我看來,金融市場主要發生了以下三大變化:

一、波動性大幅增加

疫情以來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大幅增加。

股市方面,疫情開始之前,美股每天漲跌幅達到2%就算是巨幅波動了。疫情期間卻多次觸發熔斷機制,知道現在稍微穩定了一些後,每天漲跌幅還是很少小於2%。全球其他國家股市波動幅度普遍增加。中國股市在疫情初期也出現了大幅波動,後來疫情穩定下來之後波動性就降低了。

大宗商品方面,由於商品價格國際化程度較高,受國外影響較大,疫情之後觸及漲跌停板的頻率明顯增加,甚至多次出現了二連板的情況。為了應對大宗商品波動性增加的情況,保證交易更順利的進行,交易所擴大了多個品種的漲跌停板幅度,同時相應的提高了期貨產品交易的保證金比例。即使如此,漲跌停板仍然是頻繁觸發。

二、黑天鵝成群出現

疫情期間,黑天鵝事件也層出不窮。

原油在疫情期間頻頻出現在頭條。由於疫情期間需求的大幅降低,恰逢OPEC減產協議到期,各產油國受到價格下跌影響導致收入大幅下降的壓力,在3月初無法達成新的協議,觸發了原油價格戰。原油價格戰又進一步加劇了金融市場的波動性。

股市在疫情影響下出現下跌的情況,原油價格戰的出現又加速了股市下跌的速度,導致了流動性危機。包括貴金屬和國債等避險品種在內的所有資產遭遇拋售,金融市場搖搖欲墜。

國際貿易在疫情影響下跌至冰點。疫情期間,各國開始對礦產和糧食的出口進行限制。世界範圍內有可能出現新一輪糧食危機。好在我國是農業大國,疫情得到控制的較早,糧食危機對我國影響較小。

未來還可能會出現哪些黑天鵝?

1、由於低價格原油的持續衝擊,導致某局部地域爆發中大型戰爭。

2、某些關鍵人物身亡(據傳隔壁某80後領導人已腦死亡?)。

三、市場規則逐步進化

隨著金融市場的變化,各國的交易規則也在逐漸的調整和適應目前的市場。

各國股市在做空方面例行的增加了限制。衍生品市場的交易保證金都在提高。某些金融產品的熔斷比例也調整的更大。

最近對市場影響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CME調整規則允許了商品期貨負價格的出現,同時也調整了期權的相關規則。這個規則在調整之後的一週馬上就被觸發,顯示出了交易所未雨綢繆的預見性。商品負價格得以允許可能會對未來的金融市場有更深遠的影響。這個影響很難用簡短的話來描述,稍後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講這件事。

用一句話概括上面的三點,新冠疫情出現以後,市場環境變得更加的兇險了。

新冠疫情爆發三個月,金融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金融市場發生了變化,我們做投機交易應該如何做出改變應對這些變化呢?我認為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做出改變:

一、降低倉位

市場波動增加後,為了風險控制的需要,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應該是降低倉位,以保持較為穩定的風險水平。如果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時候仍然使用和原來相同的倉位大小,在有利波動的時候會比之前盈利快很多。但遇到不利波動的時候,會遭遇過去難以遇到的重大損失。

疫情期間,有人在3月初原油價格戰期間,持有原油多單,遭遇連續跌停板穿倉,有人在3月中旬流動性危機期間,持有白銀多單,遭遇連續跌停板穿倉。至於重倉隔夜遭遇爆倉的,已經數不勝數。查看3月27日開始的期貨大賽成績,輕量組淨值低於0.2的有170人,佔比0.43%。在4月份波動性已經較為收斂的情況下,仍然有這麼多人爆倉或接近爆倉,3月份的這個數字有多少,不敢想象。

在投機市場中,長期活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適當降低交易的倉位。如果你較為保守,將倉位降低至0,像巴菲特一樣在疫情期間持有現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二、做自己專業的事情

投機交易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儘管在國內炒股的人很多,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會交易。但事實上,真正在投機交易方面較為專業的人是極少數的。那麼在疫情期間,金融市場變得異常的危險的情況下,少做自己不專業的事,就是在保護自己。

比如前幾天發生風險事件的某銀行某寶理財產品,導致很多人穿倉。這個風險事件的發生,一方面是銀行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性,將金融市場當做兒戲;另一方面投資者,不管是工作人員沒有介紹清楚,還是對產品缺乏主動的瞭解,也做了超出自己風險度的投資。衍生品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類似某寶這種建立在衍生品(原油期貨是原油現貨的衍生品)上面的衍生品(某寶是建立在原油期貨上面的二度衍生品),風險超級大。很多專業的投資公司都在複雜衍生品上栽跟頭,更別說業餘的散戶投資人。

在疫情期間,儘量做自己熟悉的,風險可控的投資。少參與規則不明,來源不明,或者非專業人士(銀行人員管理衍生產品就屬於非專業)推薦的投資產品。

三、以更開放的態度去應對變化

疫情讓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多變。每天都可能有新的事情,新的規則,或者新的黑天鵝出現。在做投資交易的時候,要接受更多的可能性,以更開放的態度去應對各種變化。多去思考各種變化背後的邏輯,合理性,以及可能的發展方向,少去做確定性的判斷,少去相信100%肯定的結論。如果你可以改變態度,去妥善應對所有的變化,相信你可以更好的控制投資中的風險。

新冠疫情爆發三個月,金融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綜上所述,金融市場一直在不停的變化中。只有適應了變化並做出改變,才能更好的在其中生存。祝君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