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節”說海軍!驅逐艦的“先驅”,“飛霆”艦和“飛鷹”艦

4月23日,是人民海軍成立71週年日子。

“海軍節”說海軍!驅逐艦的“先驅”,“飛霆”艦和“飛鷹”艦

  或許,誰也沒想到,經過短短20年快速發展,在人民海軍的序列中曾經是一片空白的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如今已經是成雙結對(第二艘兩棲攻擊艦在2020年4月22日下水)。可以說,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國產航母和國產兩棲攻擊艦,將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當然,除了航母和兩棲攻擊艦意外,中國的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也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但是,無論航母也好,核潛艇也罷,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在人民海軍的水面艦艇部隊中,驅護艦是無法取代的“當家花旦”。

  雖然,此時此刻,驅逐艦早已不是人民海軍僅有的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艇。但是,無論是數量上,還是型號上,包括綜合性能方面,人民海軍的驅逐艦在當今世界範圍絕對是名列前茅。且不說擁有雙波段雷達的055萬噸大驅,以及被譽為“中華神盾”的052C/D型驅逐艦。就是那些在“小步快跑”階段建造和引進的各型驅逐艦,經過現代化的改造之後,依然可以為劈海戰浪在大洋上巡弋。

“海軍節”說海軍!驅逐艦的“先驅”,“飛霆”艦和“飛鷹”艦

  可以說,人民海軍的驅逐艦如今是“枝繁葉茂”,而中國使用驅逐艦的歷史也是“根基深厚”。之所以說中國使用驅逐艦的歷史悠久,是因為早在驅逐艦剛剛出現不久,中國就開始引進驅逐艦。19世紀70年代,魚雷艇大行其道,對於各國的主力艦艇形成了極大的威脅。於是,英國開始研製專門用於對付魚雷艇的小型水面艦艇。這經過多年的嘗試,終於在1892年英國成功研製了,排水量比魚雷艇更大,速度比魚雷艇更快,火力比魚雷艇更強的“魚雷艇捕捉艦”。到了1892年8月8日,這型艦艇第一次在官方通訊中別稱為“魚雷艇驅逐艦”。自此之後,這個名字就成為了這種新型艦艇的專有名稱。

  就在“魚雷艇驅逐艦”成功研製不久之後,在中日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擁有兩艘排水量7335噸的“定遠”級鐵甲艦,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已經顯得老邁不堪。雖然,這支艦隊在1888年才宣告成軍,除了“揚威”艦和“超勇”艦之外,其他戰艦艦齡都在10年左右,還在1899年添置了“平遠”艦。但是,在那個新技術和新裝備不斷湧現,戰艦三到五年就會進行一次升級的時代,北洋水師的艦艇早已經落後於時代的發展。

“海軍節”說海軍!驅逐艦的“先驅”,“飛霆”艦和“飛鷹”艦

剛剛完工的“飛霆”艦

  對於,還處在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本就是極端保守的大陸國家,對於什麼是“百年海軍”根本沒有任何的理解。於是,清廷在應對中日戰爭之時,拿出了辦團練總結而出的法寶——“臨時抱佛腳”或者說“臨陣磨槍”——命令駐歐、美外交官採購軍艦和武器裝備,甚至可以採購二手艦艇救急。於是,南美的智利、阿根廷、巴西三國的二手艦艇吸引了清廷官員的注意,可惜價格過於高昂以及其他原因,南美採購二手艦隻能草草了事。就在收購二手艦艇的計劃破滅之際,駐英公使龔照瑗和駐德公使許景澄,則為清廷採購到兩艘新型艦艇。

  其中,龔照瑗從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訂購一艘“捕雷艦”(其實就是“魚雷艇驅逐艦”)。這艘命名為“飛霆”號的軍艦,長63.7米,寬7.2米,吃水3米,滿載排水量不過401噸。武備方面,配備了2門阿姆斯特朗3.75英寸(95mm)25磅速射炮、4門哈奇開斯3磅(47mm)速射炮、2具雙聯裝14英寸(356m)旋迴式魚雷發射管,單裝14英寸固定式魚雷發射管1具。除了最高航速可達21.45節之外,“飛霆”號性能指標和武備都讓人大失所望。就在龔照瑗訂購“飛鷹”的同時,許景澄也在德國伏爾鏗船廠為清廷訂購了一艘“捕雷艦”。這艘模仿自“格愛富”號巡洋艦(排水量2230噸)的戰艦,長79米,寬8.69米,吃水4.15米,排水量850噸。武備為2門105毫米速射炮(一說口徑120毫米),6門哈乞開司37毫米口徑機關炮,4門1磅炮,3具14英寸口徑魚雷發射管。這艘戰艦的最高航速達到了22節。

“海軍節”說海軍!驅逐艦的“先驅”,“飛霆”艦和“飛鷹”艦

航行中的“飛霆”艦

  可以說,兩艘戰艦無論是武備,還是綜合性能都堪稱平淡無奇。但是,這兩艘戰艦的價格卻是“傲視群雄”。據清廷發給李鴻章的“著李鴻章訂購新式小快船旨”電文中明確提出,“先撥銀200萬兩,款足敷用,即著李鴻章迅速訂購”。可以說,為了這兩艘小型艦艇,清廷可謂是不惜血本,要知道,排水量達到2150噸的“平遠”艦,造價也不過52.4萬兩白銀。不過,清廷希望這兩艘戰艦能夠“剋期送華,以濟急需”,清廷寧願付出這樣代價。但是,錢花了,戰艦卻沒有及時送回中國參戰。但是,英國以拒絕向交戰國出口武器為名,扣留了“飛霆”艦。“飛鷹”艦也因為同樣的理由,被德國“禁運”。直到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之後,“飛霆”和“飛鷹”先回回到國內。

  甲午戰爭後,清廷雖然也重建過北洋海軍,但是無論其艦隊規模、戰艦質量都與之前的北洋海軍不可同日而語。而且,艦隊主力已經從巡洋艦,悄然的向“飛霆”、“飛鷹”這樣驅逐艦,以及更小的炮艦發展。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否認,“飛霆”和“飛鷹”是中國海軍史上,驅逐艦的先驅!

“海軍節”說海軍!驅逐艦的“先驅”,“飛霆”艦和“飛鷹”艦

“飛鷹”艦是中國海軍史上煙囪最多的軍艦

  然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北洋海軍覆滅125年之後,在亞洲大陸東方,18000公里的海岸線上,再次崛起了一支強大的艦隊。這支艦隊,不僅擁有航母、兩棲攻擊艦(即將擁有)和核潛艇,更擁有一支強大的驅逐艦編隊。而此時的驅逐艦代表著更大的排水量,更先進的作戰系統,更多的武器配置。如今,人民海軍的驅逐艦,不僅在數量上,更在綜合作戰性能方面,遠遠超越了“發明”驅逐艦的歐洲。或許,這才是人民海軍為自己的“生日”獻上的最佳生日祝福,也是對“飛霆”艦和“飛鷹”艦最好的告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