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了500萬,工作還有意義嗎?

看到一個問題:“如果中了500萬,工作還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想過,主要是我也不買彩票啊,所以從根源上,這個問題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不過我以前有個同事倒是很喜歡買彩票,不多,每天買一張。

我記得中過最多的就是20塊錢,多數情況是錢扔水裡——一去不復返。

我問他:“這中獎概率太低了,幹嘛做這虧本買賣?”

他低頭看著自己手裡的彩票,說了一句看似沒毛病的話:“總有中獎的人,怎麼就不能是我呢?”

別說,聽著好像還挺對的!就是幾率渺茫了些。

我又問了:“那假如你中獎個幾百萬,準備怎麼辦呢?”

“嗯......辭職、買房!”這可能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中國人似乎骨子裡對房子就有種執著。

1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為什麼中了獎有了錢就要去買房子?為什麼不能去做理財、去做點其它的讓錢生錢?

在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看到底下一條評論,是講述他和朋友探討中了8000萬後的生活,大體意思是:

首先,8000萬扣稅後,到手6000萬多點,然後把這些錢全部存放在銀行,接著就是吃利息。

假設年利率以3%計算,每年利息就是180萬。不買剛需房、不買名車,一個月花15萬,每天就要花5000元。

假如你一天有5000元需要花,你會幹嘛呢?

吃喝玩樂?買買買?

如此持續一個月之後,還做什麼呢?

這位網友和朋友探討到第二個月的時候,已經技窮了。

如他所說:這二十多年就是這麼生活過來的啊,性格、興趣、圈子都定下來了。

最後,他總結出來的結論,原來,不浪不作的情況下,花錢也是一件很難的事啊!

如果中了500萬,工作還有意義嗎?

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對於花錢這件事,因為窮,人喪失了花錢的想象力,突如其來的“鉅款”,如何花掉都成了一個難題。

而不會花錢,必然造成不會賺錢的結果。

大家買房子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是全款還是貸款?

其實,我們都知道,貸款是最划算的。但是在一些父輩眼裡,一聽貸款,一下子要多還幾十萬的錢,太多了!

幾十萬對於他們來說,要賺好幾年甚至數十年,無緣無故的,誰做這事啊?

而如果充分利用手中的現金,完全可以創造財富。

窮,不僅限制了人們對於花錢的想象力,更限制了賺錢的想象力。五百萬和五十萬給你,不過是一樣的結果。

賺錢離不開活絡的頭腦。當聽到別人如何賺到錢的時候,總會一拍大腿想,啊,原來還可以這樣賺錢啊!

就像給你五百萬,有的人想到開個店做投資,有的人卻只想買房然後坐吃山空,就這樣度過餘生。

說白了,這是思維上的距離。不難看出,普通人往往更拘泥於常規,而那些賺到錢的人,更容易捕捉賺錢的機會、嗅到商機。

面對幾百萬突如其來的鉅款,怎麼將錢可持續地花,是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2

對於有的人來說,暴富是場悲劇

當“如果中了五百萬”假設成立後,那些一夜暴富的人都是怎麼做的呢?

歷史早就給告訴了我們。

第一種,揮霍無度型。

陳錦亮是一位中了1000萬大獎的普通打工者,中獎後,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裡胡亂投資生意、沉迷賭博、與妻子離婚、同親人反目,最終將家底掏空。沒錢的陳錦亮為了繼續奢靡的生活和償還賭債,惡意透支信用卡近20萬元,最後落得個妻離子散、身處監獄的境地。

英國,一名19歲的男子卡羅爾中了樂透大獎,中獎金額約8500萬,讓這名男子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垃圾收集工搖身一變成了千萬富翁。但好景不長,僅僅8年時間,他就敗光了這筆鉅款,而且,由於他吸毒、嫖娼、賭博,導致妻離子散。最終,自己不得不重回做苦力活的階段。

當浮華褪去,當錢財散盡、家庭破碎的時候,一切的美夢就變成了噩夢。

如果中了500萬,工作還有意義嗎?

第二種,坦然面對型。

2016年,56歲的David和妻子抽中了美國強力球頭彩,贏得了史上最高份額的獎金——5.28億美元(約人民幣36億)。

但是他們既沒買豪車、也沒買新房,繼續工作,日子過得和以前一樣。原來,他們把錢捐給了慈善機構。

不一樣的心態,造就了不同的結果。

據美國社會學家長期的跟蹤調查:世界上買彩票中大獎的,大多數到最後都是以悲劇收場,最好的結局是多年後打回原形。

對於有些人來說,一夜暴富可能是一場悲劇。

相比較一夜暴富,真正決定幸福度的似乎是正確的價值觀。

3

一份收入,永遠是最堅實的後盾

而一夜暴富後,還需要工作嗎?

這個問題,”支付寶錦鯉“女孩信小呆應該可以給到答案。

18年的時候,這個普通女孩獲得了價值1億的獎品,怎麼花是個問題。

隨後,這位女孩辭職、開始環遊世界之行。

雖然環遊世界聽起來美滋滋,但是很快她的身份也發生了改變——旅行博主。

如果中了500萬,工作還有意義嗎?

一路匆忙打卡、學拍照、錄視頻、剪視頻,每天甚至只能睡兩三個小時,比工作壓力還大。

你看,即使獲得大獎之後,還是要工作。值得我們學習的也不是她的錦鯉體質,而是認真對待生活的態度。

工作的意義,不僅僅是賺錢、謀生。

如果中了500萬,工作還有意義嗎?

馬雲、馬化騰、巴菲特每天不是在工作嗎?他們缺那幾百萬嗎?人家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他們工作的意義早就超越了賺錢本身。

馬斯洛提出的五個需要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說明人最終的歸屬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從高層次的需求來看,工作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建立與外界交流的橋樑。

退一步,從低層次的需求看,五百萬也不夠幹嘛的呀!扣完稅到手不過四百萬出頭。

這個錢在一線城市買個房還不夠呢,回到三四線城市吧,買個房,剩下的度過餘生。但是三四線的醫療、教育水平都是比較低的。

所以說,一份可持續的收入,才是你堅實的後盾。

4

寫在最後

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面對巨大的財富,都經不起考驗。

真的得到鉅款時,原本平靜安逸的生活可能就被打亂了,慾望是無止境的,最終多數人都會被錢駕馭,喪失理智。

我個人也不提倡,把實現財富自由的美好願景,寄託於買彩票中大獎上,當你的想法發生了改變,行為也就不知不覺悄悄發生了變化。

雷蒙德·卡佛說:“事情在變,我不知道它們是怎麼變的。但總是在不知不覺中,也不按照你的願望來變。”

你想靠中獎實現財富自由,工作也就不能專心投入,而一個人中獎的機會微乎其微。

慢慢地,每天空想,總會給自己心理暗示:那麼多人中獎呢,說不定下一個就是我,只要運氣好,一夜暴富不是夢......工作不投入、形成惡性循環,別說財富自由,正常生活都是個問題。

當你把一切希望寄託於莫須有的幻想中,你也就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