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連鎖反應,中國無法置身事外

疫情成為金融暴跌的導火索

全球角度看,疫情的增長曲線目前依舊非常迅猛。

截至昨日4月13日,美國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病例均超過2萬+,確診病例累計超過56萬,這對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世界經濟來說,確實是感受到了災難來臨的感覺。

全球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連鎖反應,中國無法置身事外


從全球角度看,大面積的感染會導致幾個嚴重的經濟衰退連鎖反應:

(1)全球貿易和全球人口流動會因為疫情導致明顯衰減,現在幾乎各大國際機場都是空空蕩蕩的,不少國家主動選擇關閉入境,這對航空、物流、旅遊、進出口等行業都有明顯打擊。

尤其是有一些以文旅為主的小國,防控設施無法跟進,經濟又全面崩潰。

(2)疫情可能帶來全球產業鏈的多環節停產,比如對中國來說,中國臺灣地區、日本、韓國的疫情情況直接會影響中國的產業供應鏈供給;而中國、越南等國的停產情況,又會影響美國的供應鏈情況。

(3)一旦疫情導致各種相關開支減少,則意味著全球需求衰減,對於很多外貿型經濟體來說,則會導致大量富裕產能,但折舊、資金成本、房租等剛性成本必不可少,從而引發經濟全面下行以及經濟連鎖反應。

對歐洲影響更重

全球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連鎖反應,中國無法置身事外


(1)歐洲經濟已經處在衰退之中

作為歐洲經濟的領頭羊德國,2019年的GDP增速只有0.6%,而德國的代表性產業之一汽車行業也在面臨需求下滑的危機,德國汽車的第一大消費市場中國正在經歷著新車銷售量增速下降。

而其他幾個國家,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幾個歐洲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都在1%上下,持續增長壓力非常大。

同時,歐洲部分國家包括丹麥挪威等國家,也依賴石油出口,而且荷蘭的皇家殼牌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油價波動同樣影響歐洲。

在過去我們理解中的“23個全球發達國家”歐洲佔據了三分之二,但現在看來,這些國家幾乎都在經濟增長降速的泥潭中。

(2)歐洲債務問題可能出現集中爆發

歐債問題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問題,因為增速下降,同時要保障就業率問題,持續的刺激導致歐洲整體負債累累。

(3)歐洲的體制與文化問題

即使疫情已經嚴重到了當前這個地步,很多歐洲的居民還是和過去一樣自由散漫,這對當前的疫情防控會有非常大的挑戰。

疫情無法防控,反過來又加劇未來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從而進一步放大歐洲的經濟問題。

連續12年的美國牛市無法持續

全球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連鎖反應,中國無法置身事外


美國連續12年的牛市導致股市高位,槓桿疊加,負債高企,漲無可漲,無法持續。

在2008年危機之後,美國經濟經歷了一輪漫長的刺激與恢復過程,股票市場也在此過程中走出了慢牛行情,但尤其最近五年,美國為了持續維持股票市場高位,連續通過各種金融槓桿、回購等方法維持資本市場的持續繁榮。

但其中最不可持續的問題是,經過2008年之後連續7年的貨幣寬鬆,連續的低利率以及鉅額債務赤字導致美國經濟強勢週期不可持續。

這無疑是埋在美國經濟體系中的一個地雷,甚至這可能會是未來的超級黑天鵝。

所以,美國當前最大的問題之一是“過度金融化”。

因為各種衍生品、槓桿等各種金融工具,量化交易反覆疊加;美國居民財富中超過68%的比例是配置在金融相關資產。

但股市上漲需要資金,股市下跌只需要恐懼,當前的疫情預期以及石油價格暴跌,導致負面情緒疊加,資金集中賣出,直接導致美國股市也出現“兌付踩踏效應”。


未來標杆實驗室 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