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料河裡的魚


馬料河裡的魚

風光無限好的馬料河(袁玉芳攝)

馬料河裡的魚

綠耳翠鳥(劉家榮攝)

馬料河裡的魚

袁玉芳主編《普河村志》

馬料河裡的魚

白腹錦雞(劉家榮攝)

馬料河。據袁玉芳主編《普河村志》記載。有三個發源地,分別發源於太華山,流經妥睦,注入龍房水庫,途徑清水溝村、團田村、海谷村。在三岔河彙集。注入馬料河;另外一條河,發源於光崀老青山,流徑冊峨、三家村、一里衝村、小河邊村、在三岔河彙集,注入馬料河。第三條,發源於光明水庫,流入小普河村、大普河、甸尾。在三岔河匯合注入馬料河。馬料河流域寬3米,全長約11公里。這條河流域面積谷平緩,屬於長江上游流域之後,注入螳螂川。我童年的時候,與同齡人常常到河裡游泳,四五月間,天氣逐漸炎熱,常常一帶搜山,二帶打獵,在河裡拿魚摸蝦。我們家門口的馬料河雖然水不深,河不寬。就是這條母親河,哺育了我們袁家子孫祖祖輩輩,全靠這河水,養育了細鱗、鯉魚、鯽魚、馬魚、彎絲、白魚、蛇魚、黃蟮、泥鰍等水生產品。曾記得,在我九歲哪一年,陸良人帶著水鷹,到馬料河、石龍壩拿魚,不知拿出去了多少噸鮮活的鯉魚、鯽魚、白魚、彎絲、蛇魚等,一干就是十天半月。當時,生活於馬料河村裡的人,卻不知道市場經濟,人家拿上崖的魚不僅不交納一定的數額的錢文,反過來還出較高的錢去購買,肥了別人,瘦了自己的錢袋子。讓他人佔了便宜,還誇誇其談說人家太有本事了。讓祖宗購買的土地、河流裡的魚拱手奉獻給了別人。大疊的錢裝滿了別人的腰包。就這樣,前腳捕魚的人走了,接踵而來的仍然又是一樣的陸良人,把馬料河裡生活了數百年的水動物水獺捕了一條又一條,一隻又一隻。這夥盜賊,他們使用的是獺貓鉤,鉤子排為長鏈,只要一上崖休息之後再下水時,就會被鋒利的幾棵鐵鉤緊緊地抱著,再也動盪不了,只有天亮了,等待著的僅有死路一條。就連很小的一塊肝,也要買你五元錢。其它的拿到市場上出售。很短暫的時間裡,數十條的水獺遭雷劈勵一樣,慘遭獵捕,已經幾乎滅絕。當時由於大家不知道是今天的國家野生保護動物,再一再二的捕殺。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已經全部滅絕。

我思念著故鄉生龍活虎的金線魚、細鱗、鯉魚、更深深懷念哪一對對生龍活虎的水獺,海鱗鼠、綠耳翠鳥。因為它們的家園的存在,給我的心靈帶來了生機盎然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