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包容是一種幸福

有容,眾生可成佛:欲引福德財生,先修博愛包容

包容不僅是一種智慧,它還是一種修養。世界上處處存在著包容,是生命與生命之間、心與心之間的默契與交流,也是一種掙脫冷漠世俗的心靈淨化。在佛法裡,包容是深信因果,是願力相續,是生感恩心。

有時原諒別人也等於放過自己。我們常說"別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總是喜歡對別人發脾氣,遇事斤斤計較縱使它是可以作為一種發洩情緒的方式,但很容易讓人困頓於其中,沒有清晰地頭腦平靜的心態,也不能擁有寧靜的心,毫無益處。學會寬容,可以主動清除很多雜念和煩惱。心靜則清,心清則明。

學會包容是一種幸福

容人,不恕眾生是苦自己:心胸無限寬大,自然人人交心

境由心生。生活中,我們對許多事情的看法會受自己的心態影響,許多煩惱也是因為對外界太過於苛求而產生。心無芥蒂,坦然面對他人的評價,任何事不是非黑即白。如果我們用一顆惆悵的心面對他人時,生活就會變得悲慼;當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面對他人,得到的也許是微笑。有容人之量,自然是識大體、顧大局的人。包容是非,就是天堂。

學會包容是一種幸福

修心,可納三千世界: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不要抱怨上天的不公;不要因為慾望得不到滿足而沮喪,更不要以為偶爾的成功而輕狂。

不是別人讓你痛苦,而是你的修養不夠。其實真正的痛苦在自己的心中,來自自身的慾望,多數是和自身的修養有很大的關係。放低姿態,不對別人給與的傷害敏感、耿耿於懷,收穫會更多。

人生百態,挫折困苦常有,恩怨情仇常有,慾望與抉擇常有,為人修心,胸懷廣闊,方能容萬物,方能安平生。

學會包容是一種幸福

佛法雲,寬恕別人可以昇華自己。包容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所以包容是一種功夫。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人。願每個人都能寬容的對待人與事,心平氣和幸福的的工作、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