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3徵3敗,李世民御駕親征,他就是高麗國

楊廣在位期間想要通過父親留下來的雄厚國力基礎迅速實現擴張,他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對外擴張,眼看大業已成,但是在這張盛世藍圖上有一個不夠完美的斑點,那就是高麗國。

高麗國當時位於北方,雖然表面向隋朝稱臣,但是也是口服心不服,背地裡和隋朝對抗,這使得當時風頭正盛的楊廣聽到這個消息後大怒,於是他派遣了三十多萬大軍,但是由於高麗地理環境的原因,大軍還沒有真正的到達高麗,就在海上遇到了風暴,還沒等看到對手幾乎就死傷殆盡了。

因為這次的失敗,高麗就成了隋朝的一塊心病。也可以說高麗是拖垮隋朝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楊廣執意要東征高麗,在國內勞民傷財,致使隋朝內憂外患難以面對,最後導致隋朝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中。

楊廣3徵3敗,李世民御駕親征,他就是高麗國

隋朝時地圖

一.楊廣三徵高麗

1.第一次東征高麗

經歷了三十萬水軍的失敗,楊廣更加想要征服高麗,這次他集結了100多萬的軍隊,他親自率領百萬遠征軍出征,自負的楊廣本以為這次肯定能夠拿下高麗,但是事與願違,頑強的高麗軍隊和隋朝軍隊僵持了4個多月,由於長時間征戰糧草供給不足,就這樣第一次的遠征以失敗告終了。

楊廣3徵3敗,李世民御駕親征,他就是高麗國

2.第二次東征高麗

第一次的失敗給了楊廣深深的打擊,他回國僅僅半年的時間他在一起提起了要遠征高麗的計劃,當時的隋朝剛剛盡力失敗的打擊,戰爭使得國力蕭條,人民已經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這使得很多人已經起義造反了,但是楊廣不顧眾人的反對,開始了第二次的東征。

楊廣親自帶著百萬大軍再次來到高麗,但是高麗的防守讓隋軍久攻不下,這時一個壞消息傳到了戰場,國內楊玄感叛亂了,這個消息對於楊廣可以說是一個噩耗,他不得不下令撤軍,由於急促撤退,好多軍械糧草無法及時帶走,這使得楊廣第二次東征又以失敗告終。

楊廣3徵3敗,李世民御駕親征,他就是高麗國

3.第三次東征高麗

平定了內亂,楊廣第三次東征高麗開始了,但是這次卻成了他這輩子最可怕的噩夢。國庫空虛,民生凋敝,這個國家已經沒有實力再對外征戰了。但是楊廣還是決定三徵高麗。

這時的高麗也已經被前兩次的戰爭消耗的差不多了,這次沒有打多久,高麗就低頭妥協了,而此時的楊廣也達到了見好就收,同意了高麗的臣服,找回了面子,這次東征也就徹底落幕了。

東征高麗第一次大敗而回,第二次無果而歸,第三次不了了之,其實三次都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也談不上真正的勝利。由於三次東征高麗,弄得人心不滿,也為後面群雄並起,隋朝的滅亡埋下了一個深深的惡果。

楊廣3徵3敗,李世民御駕親征,他就是高麗國

二.李世民親征高麗

到了唐朝時期高麗國還是不老實,總是蠢蠢欲動,雖然遠在海外,但是李世民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高麗的一舉一動。在李世民處理好了國內的內亂,解決了所有的內部問題後,李世民終於把目光鎖定到了高麗國上。

隨著高麗對新羅的用兵,這也給了李世民出兵高麗的理由,李世民發出警告,但是高麗不以為然,著令李世民大怒,這也就有了李世民第一次御駕親征,討平高麗的軍事行動。

唐朝的軍隊還是比較勇猛的,首戰就取得了勝利。後面也是勢如破竹,但是當時的高麗也有種破釜沉舟的感覺,高麗的軍隊也開始了頑強的抵抗。李世民本以為打敗高麗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沒想到意外發生了。

隨著戰爭時間的拖延,唐軍也陷入了補給不足的情況,並且當時的高麗也做好了最後一搏的準備,全民皆兵。後來因為很多原因,李世民的這次東征開局勢如破竹,後面也是以失敗告終。

楊廣3徵3敗,李世民御駕親征,他就是高麗國

楊廣的三次東征和李世民的一次親征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李世民通過一次的失敗就總結了失敗的原因,他們的共同原因就是就是忽視海軍的發展,使得戰爭時候的補給出現了問題。後來李世民全力發展國力,發展海軍,這也使得高麗最後亡於唐高宗之手。

可以說能夠征服高麗,李世民的功勞是最大的,他善於總結,善於發現問題,不愧是史上一代帝王。

楊廣3徵3敗,李世民御駕親征,他就是高麗國

高麗經歷了34代君王,共475年之久。他們有著自己文化,政治,軍事,科技。面對兩個王朝的徵繳,頑強的存活了那麼久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

參考文獻:《新唐書》

《大唐興亡三百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