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不知名的宋詞,卻寫盡了單身漢的孤獨寂寞

佚名,這個詞經常在雜誌或者網絡上看到,是指作者沒有署名,或是由於時間久遠等原因,作者的真實姓名查無根據,或者根本就無法知道作者是誰。也有的是由於集體創作或是勞動人民從很久遠的時候就流傳下來的作品,這樣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標作“佚名”。

這樣的情況從古代就有,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都有無名氏的作品,《唐詩三百首》中無名氏的作品較多,而《宋詞三百首》中僅有一首無名氏的作品,且來欣賞《宋詞三百首》中唯一的一首無名氏之作《青玉案》:

一首不知名的宋詞,卻寫盡了單身漢的孤獨寂寞

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此詞在《陽春白雪》、《翰墨大全》、《花草粹編》等書中皆列入無名氏之作。唯《歷代詩餘》、《詞林萬選》題作黃公紹,唐圭璋先生認為此乃失考所致。

這首詞之所以由無名氏經過輾轉而堂皇地和其他著名詞人的詞一起記載,說明流傳很廣,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社日是古時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社與秋社,這裡指春社。每逢社日,婦女有停針線的習慣。詩人一開始就著意於遠方的愛妻:

一首不知名的宋詞,卻寫盡了單身漢的孤獨寂寞

在這社日來臨之際,她一定會因思念異鄉的丈夫而愁緒萬端。詩人用春燕的成雙來反襯分離的夫妻。這樣一個憂傷憔悴的思婦的形象便躍然紙上。“年年”二字暗示讀者,這對夫妻經歷了長期的別離,現在的憂傷只不過是往昔的延續罷了!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這是詩人自身的寂寞描述:春日已過大半,自己一個人仍在亂山深處、溪橋之畔淹留,固守離愁之苦。一個“亂”字,既表示身世的孤獨,又象徵著離愁的紊亂。

一首不知名的宋詞,卻寫盡了單身漢的孤獨寂寞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這兩句的意思是:春衣已破,誰為補綴?想到此,不由得淚灑春衫。詩人從夫妻這一特殊的關係著眼,選擇了日常生產中最普通的“針線”情節作為表達情感的契機,這樣的真切而不矯飾,正如賀裳所評:“語淡而情濃,事淺而言深。”

一首不知名的宋詞,卻寫盡了單身漢的孤獨寂寞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這是這首詞的關鍵所在,也是最精彩之處。它的精彩之處在於把思念之情落實到具體事物上,因此顯得纏綿之至:當紅日西沉,詩人解鞍歸來,雖有鮮花,卻無人佩戴,以酒澆愁,又無人把盞,醉後更無人照管。這是多麼悽楚的情景。

一首不知名的宋詞,卻寫盡了單身漢的孤獨寂寞

詩人的情感恣肆了,筆調放縱了,三個“無人”,道盡了所有單身漢內心的孤獨寂寞!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中國的文化淵源流傳,博大精深,其古詩跌宕起伏,別具特色,試問我們能背誦多少古詩?

閒暇之餘大家飲酒作詩,只把飲酒發揮的淋漓盡致,卻把古詩拋之腦後。

一首不知名的宋詞,卻寫盡了單身漢的孤獨寂寞

今年就為大家推薦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有名的古詩作品集——《12冊中國古詩詞》。

共有12冊,12個不同的歷史人物作品,分別涵蓋了豪放、婉約、田園、邊塞、詠史等各個類別,還聚焦忠孝、仁義、愛國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的樂趣。

一首不知名的宋詞,卻寫盡了單身漢的孤獨寂寞

也適合孩子閱讀,裡面的詩詞解答,分析的很清楚,裡面包含了高中以前的全部詩詞,幫助孩子提升智慧,涵養心靈。

一首不知名的宋詞,卻寫盡了單身漢的孤獨寂寞

語文的魅力,不可阻擋,這套書共有12本,原價是168元

,現在價格只要99元,平均一本只要8塊錢,就能遊覽中國古詩的魅力,提升自己,提升孩子,都是很不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