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式扶貧幹部陶三系列報道(五)

讓海事春風吹拂大山深處

編者按:2020年2月,廣西海事局推選陶三作為申報“年度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的評選對象。陶三,百色海事局船舶監督處副處長,2018年3月至今,在百色市田林縣潞城瑤族鄉那馬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今天,讓我們通過《他把村民當家人 村民把他當親人》瞭解這位“黃文秀”式的扶貧幹部。

他把村民當家人 村民把他當親人

他把村民當家人,村民把他當親人。每次入戶走訪,陶三的工作包裡都有兩樣東西:一個是為落實各項扶貧政策而為村民準備的各種資料;一個是為村裡留守兒童準備的棒棒糖。

那馬村有不少村民患有癲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他多次組織相關人員入戶核實,至2019年年底共為67名群眾辦理了慢性病歷卡,其中40名建檔立卡戶群眾門診報銷率可達80%。

感动交通 | “黄文秀”式扶贫干部陶三系列报道(五)

雙腿殘疾臥床的村民黃智文,家裡有兩個小孩,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眼看就要因供不起而輟學。陶三知道後,為他們申請低保,並把他家作為自己幫扶的對象,照顧其生活,幫助聯繫醫生。

“我家不僅享受到了扶貧政策,陶書記還自掏腰包幫我們……”說到這裡,黃智文早已熱淚盈眶。

感动交通 | “黄文秀”式扶贫干部陶三系列报道(五)

一次入戶走訪時,一個怯生生躲在爺爺身後的小女孩引起了他的注意,已有四歲的佳佳由於沒有戶口,無法上幼兒園,無法享受低保待遇。為此,陶三多次往返市縣多個部門,今年1月終於為佳佳上了戶口。

感动交通 | “黄文秀”式扶贫干部陶三系列报道(五)

時刻惦記著村民們的生活水平,兩年多駐村生活,吃住、辦公都在一間15平方米的宿舍裡。一張簡易床,一張書桌,一把椅子,沒有獨立衛生間;速凍餃子、方便麵、火腿腸,是他經常的主餐。

“現在好多啦,剛來時還睡了好久的臨時木板床,上個廁所要走200多米小路呢!”看著“住辦一體”的“家”,陶三樂呵呵地說。

感动交通 | “黄文秀”式扶贫干部陶三系列报道(五)

妻子剛懷孕時,陶三便奔赴扶貧一線。“整個孕期幾乎都是我自己挺過來的,兒子出生時他才回來幾天,坐月子都沒有照顧到……”聊起這些,妻子黃淑珍就掉眼淚。

因為扶貧任務艱鉅,陶三因此錯過了兒子成長過程中的許多重要時刻,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第一次拿勺子吃飯、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喊媽媽……至今,兒子還只會喊媽媽,不會叫爸爸。他每次親近兒子都被孩子的大哭打斷,每次回家他都堅持陪伴孩子,好讓兒子多熟悉他、親近他。

感动交通 | “黄文秀”式扶贫干部陶三系列报道(五)

初春時節,那馬村李花綻新蕾,青山起翠微。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陶三還將在那馬村繼續奮戰一年,攻下脫貧攻堅最後的堡壘。當看到村裡的產業項目一日勝過一日,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好過一天,行走在村道上,聽到村民們熱情地喊“陶書記”“陶書記”,陶三笑得很燦爛……

把掛職當任職,把海事春風送入大山深處,為村裡幹實事、謀發展,帶領山民擺脫窮苦,陶三終於把夢想照進了現實!

審 核:方晨

編 輯:周武 鍾葉

感动交通 | “黄文秀”式扶贫干部陶三系列报道(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