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力挺,阿里雲宣佈將再投2000億,雲計算跟新基建有何關係

馬雲力挺,阿里雲宣佈將再投2000億,雲計算跟新基建有何關係

​在昨天(4月20日)阿里雲宣佈未來三年將再投2000億,用於雲基礎設施的投資包括數據中心建設,服務器,芯片,網絡,雲操作系統。在解讀這個信息的時候,先給大家來拆解一下雲計算的產業。


雲計算的定義是什麼:

大數據時代已然悄然降臨,雲端的作用更為明顯。雲計算作為一種創新的交付模式,隨著雲計算在企業以及日常生活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必將對雲計算產業鏈的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產生非常強大的影響。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這是和傳統IT最大的進化。

馬雲力挺,阿里雲宣佈將再投2000億,雲計算跟新基建有何關係

雲計算產業鏈主要是可以分為幾個部分,IAAS,PAAS,SAAS服務商,IDC服務器商。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還是覺得有點蒙著四個東西是什麼。我就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地來排列:

  • IDC服務器就是Internet Data Center網絡數據中心,其中核心的硬件包括存儲器,服務器,網絡交換機還有光模塊
  •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叫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是以虛擬化、自動化和服務化為特徵的雲平臺,通過網路為用戶提供基礎資源服務和業務快速部署能力。
  •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叫平臺即服務,PAAS是構建在基礎設施之上的軟件研發的平臺,以SAAS的模式將軟件研發平臺作為一種服務提交給用戶。
  •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叫軟件即服務,SAAS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Web的軟件。
馬雲力挺,阿里雲宣佈將再投2000億,雲計算跟新基建有何關係

曾經有一位大V來通俗的解釋整個雲計算產業鏈,相當精闢!

  • 中國移動或者中國電信買了浪潮信息的服務器
  • 放在寶信軟件或者光環新網租的IDC機房裡
  • 其中服務器插著新易盛
    的光模塊
  • 服務器商運行著用友網絡或者廣聯達的SAAS軟件

如果你還不懂,我就用更通俗的方式來解釋:

IAAS系列的是可以企業自建機房的企業,也可以是租用機房來提供服務的。IAAS國內提供商巨頭就是華為雲,騰訊雲。世界級的就是亞馬遜,微軟雲還有阿里雲!這種巨頭他們的業務是和IDC的業務稍微有一點重疊的。PAAS的就是提供軟件研發平臺,一般做IAAS的公司基本都包了這一層,主要的數據掌握提升自己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之餘SAAS主要就是具體到軟件應用端,雲化軟件商,貼近客戶的應用層面,像恆生電子,金山辦公,用友網絡,衛寧健康都有相關的業務。

其實側面也說出了我們機構看好的雲計算產業鏈的優秀標的了,但這裡非薦股,單純參考,投資有風險,盈虧自負。

回到我們開始的時候,未來IDC也會作為5G時代裡面重要的基建環節

,同時馬首富還是非常想把阿里雲再次戰略性升級成世界級巨頭,遠遠甩開國內的其他競爭對手,這一個想法Ace認為十分高明且有前瞻性,為了能通過人口紅利,資金實力以及各方面的支持爭取和世界最強的亞馬遜,以及近幾年增速最高的微軟和谷歌做鬥爭,也是能讓未來我們在我們與美國之間的博弈能夠有屬於自己籌碼,這個決定是十分深遠也是有重要的意義,馬首富十年前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世界留下自己的腳印,這背後意義深遠,不愧為中國最厲害的企業家之一。但是我們中國的企業相對於美國來說還是晚了。所以差距還是很大,高技術壁壘與高成本讓很多公司在初期由於資金的問題無法生存。亞馬遜已經成為了天花板一樣的公司,可以說是21世紀在雲計算方面有史詩級成功的公司。

馬雲力挺,阿里雲宣佈將再投2000億,雲計算跟新基建有何關係

2020年的數據還沒有找到,暫且用2019年的數據,四大巨頭亞馬遜,微軟,谷歌,阿里巴巴這裡的市場份額就達到了84%的市場份額,預計今年能達到90%基本是成定局,後續進入市場的公司只能在很窄的空間裡面去突破。

馬雲力挺,阿里雲宣佈將再投2000億,雲計算跟新基建有何關係

在國內,阿里巴巴複製了亞馬遜,獨立有了一個零售部門和雲計算部門,佔有了45%的中國市場份額,大約13億美元,增速57.9%。騰訊18.6%,華為,百度都是大幅度落後,亞馬遜為什麼強?在中國這種強調民族主義的國家,能在我們國家市場上搶到8.6%高於百度的份額,各位可以細品一下了,未來可以有空寫一篇亞馬遜為什麼這麼厲害的研究。

馬雲力挺,阿里雲宣佈將再投2000億,雲計算跟新基建有何關係

同時根據Canalys的預測,單單雲基礎設施IAAS服務能達到2020年裡達到1410億美元。基礎設施IAAS是可以推動IDC產業的持續發展。近期的政策,加上大規模的資本流入,政策價碼,企業的上雲率增長,整個生態就是很符合我們對於科技股的方向選擇。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是未來的主題,越來越多的需求不斷湧現,企業要求敏捷開發、快速響應並能夠支撐新技術,那麼雲計算就不應該只是承擔企業存儲和平臺載體那麼一個單一的角色,它更應該是多種形態交互混合式發展,配搭5G,AI,VR甚至是更廣闊的小細分領域來呈現,這也是

為什麼我們堅定看好的方向

在這個板塊從概念轉化成導入期間,產業的趨勢某種程度上比估值更加重要,極致的科技股在中國A股市場總是走的極致化行情,這是我們對於這個板塊一般放大10-15倍來看的主要原因,同時去獲得超額收益。

總結:對於這個板塊,我們儘可能不選擇中小型的上市公司,因為市場份額本身在產業鏈裡面空間被4大巨頭壓縮的很小,選股的方向儘可能集中在技術壁壘高,不可替代以及相關的大市值大市場份額以及相關優秀供應商裡面選擇是比較有優勢且能保障在公司本身選股上有自己的資金安全墊容易獲得超額收益的。

今天文章有深度,請多多支持,支持幫您調研就是支持您自己,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