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懷念逝去的親人

後天就是清明節了。 從2004年離開家鄉,

來北京上學之後,就再也沒有祭過祖。

我的老家在西北農村,清明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家庭節日,

在省內打工的人基本都會回來。

清晨,帶上各種水果、酒、茶水、餅乾、特製的麵條等貢品,

一大家族,浩浩蕩蕩20多人,早早地出發,趕上墓地。

此時,黑黢黢的黃土高原上野草剛剛貼著地皮長出嫩芽,

杏花桃花正肆意綻放,大朵大朵的白雲半藏在遠山後面,

山鷹在低空盤旋。


清明,懷念逝去的親人


祭完祖之後,男男女女,圍成一圈席地而坐,

聽年長的老人講關於家族的往事,陣陣笑聲迴盪在山間,

這樣的場景,也只有在清明時才有。

所有逝去的親人中,我最懷念的是我的奶奶和媽媽。

我的奶奶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每天早晚冥想、誦經,從不落下。

奶奶沒有上過學,卻非常重視教育。

從小教導我們做人要善良、寬容,

學習要有恆心,學習可以改變命運。

學習改變命運,這是奶奶對我最大的啟蒙。

特別遺憾的是, 奶奶在我高二的時候,

突發腦溢血,走得特別突然,才65歲。

她沒能親眼看到他的幾個孫子,

真的通過學習改變了命運。

清明,懷念逝去的親人


我的媽媽在我7歲的時候,

因病離世,32歲。

我今年35歲,想到媽媽走時才32歲,

人生才剛剛開始,

便覺得命運有時候真的很不公平。

我對媽媽的懷念,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幻想。

當年我還不到7歲,

關於媽媽的記憶大部分都是她生病時的樣子、

溫柔的性格和笑意盈盈的眼睛。

爸爸後來重組的家庭,總是充滿吵架聲,

繼母的性格跋扈,語言刻薄。

現實的晦暗,讓我在腦海裡創造出了一個完美的媽媽形象,

心裡委屈的時候,就想,如果媽媽在的話,

就不會有這麼多苦難了。

清明,懷念逝去的親人


對媽媽的懷念,還有一個原因跟爸爸相關。

爸爸和媽媽當年是自由戀愛,

兩個人彼此真心相愛,很少紅臉吵架,

一家人在一起總是其樂融融的,像個家的樣子。

爸爸和繼母一直吵吵鬧鬧,爸爸在外面做點小生意,

風餐露宿,吃了不少苦,繼母毫不心疼,

總嫌棄家裡的光景不好,

爸爸一味忍讓,繼母最終還是選擇去追求她想要的生活了。

我覺得媽媽離開,與我們而言,失去了一個好媽媽,

與爸爸而言,失去了一個好妻子,媽媽走後,

再也沒人像媽媽那樣愛爸爸,疼惜爸爸。

雖然做為子女,

我們還算是孝順的孩子,

但子女的孝順也無法替代愛情。

清明,懷念逝去的親人


清明祭祖之際,不能親自回家掃墓,

謹以此文,緬懷我逝去的親人們,

願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幸福美滿。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長壽。

願相愛的人們,白頭偕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