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七碗茶歌,生命因茶不朽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每當心突然有些堵,寫不出文字,也不好找人傾訴時,我便習慣一個人來上一壺茶,一杯復一杯後,原來覺得令人渾沌不清的事物,也便在眼前漸漸清明,心情豁然開朗。此時,再情不自禁吟誦一首盧仝的《七碗茶歌》,便恍如在天地間遇到了千萬年的知音。

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七碗茶歌》,是後人在盧仝的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進行截取段落後,獨立命名成篇,更方便了快速傳播與記誦。未錄入的部分,盧仝則表達了收到好友謝諫議送來新茶時受寵若驚般的歡喜心情。做為唐朝有名的茶痴與文人,盧仝素有業內“茶仙”之稱,也常和他的一些朋友文人墨客,如:賈島、韓愈、孟郊等在桃花泉煮飲茶。也便是這首詩,奠定了盧仝在人們心中的“茶神”地位。

念及盧仝,總不免感懷人生意外又匆匆。人生一命,不知什麼時候便沒了,也不知因何便名留青史,恰如盧仝短暫一生。

盧仝逝於公元835年,正是四十歲壯年之際,他的逝世來得突然而又意外,沒有誰會料到他會被牽連冤死在了唐朝歷史“甘露事變”。原因只是,因人一句汙陷話“宰相王涯謀反”,王涯相府被圍剿。偏偏這日子王涯約了盧仝在相府中吃飯喝茶。或許,朋友相見過於高興,又有好茶相伴,盧仝便留宿於此。此時,吏卒秘密行捕相府,把盧仝也逮了。

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盧仝

"我是盧山人,和大家沒有結怨,有什麼罪?"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盧仝問自己犯了啥罪。

"既然是山人,來宰相的宅院,難道不是有罪嗎?"

官吏給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盧仝也不知該如何辯解,便一同遭受了不白之冤。因為缺頭髮,行刑時,還被太監在腦後訂了個釘子。因為盧仝在甘露事變中的“莫須有罪名”,此後,盧仝的後代也怕受牽連,在隨後的一兩千年內隱姓埋名。

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唐朝服飾展示

舊時唐朝盛世,今時日本奈良城

人們都愛追述歷史繁華,在繁華中見人生夢。每當孤獨寂靜時,與茶舉杯獨歡,在嫋嫋茶煙中,總是又再見那過去歷史風雲中的人物與故事。千萬年舊夢人事,不過是幾杯茶的時光。

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正因為有著一群“愛茶”的文人雅士,而讓茶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提到“茶道”,我們當今時代,很多年輕人都以為來自於“日本”。其實,“茶道”在我國唐朝時已興盛,《封氏聞見記》中曾記載:又因鴻漸(備註:陸羽)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講到“茶道”,除了盧仝,人們便會忍不住念及另一位“茶神”陸羽。自小學習茶道及禪文化的陸羽,一生活得相對安穩,逝世於公元804年。倆人共同見證了唐朝歷史時期:公元795至804年。

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日本天皇即位照參照圖

如果,想了解中國大唐盛世時,皇帝如何即位,看看日本新天皇的即位儀式,中華兒女們大抵能感受二三舊時皇家模樣。據說,2019年日本的德仁天皇(第126代天皇)舉行即位儀式,其服飾髮飾都遵循了1300年前(奈良時代710——794年)。彼時,日本派遣了多批使者和留學生學習政治、經濟、文化,建立了日本國家管理制度,並仿照長安城,建造了第一個首都——奈良城。

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日本皇后 參照圖

人生七重境界,都在茶中邂逅

人生一夢,沒有什麼比茶更能令人在紅塵舊夢中清醒。因茶特殊的屬性,五行金木水火土俱全與平衡,又屬南方嘉木,吸日月精華,得山川靈氣,受水土滋養。茶給在人世間辛苦勞作奔波的人群,賦予了特殊的生命能量,人生重重境界,都在一杯茶的往事中浮現出來。

人生第一重:一碗喉吻潤,尋常百姓家解生理之需

少年時候,家鄉有茶在鄉野生長。母親總會採摘了些新茶,自個兒曬青了,製成綠茶,有客人來時,便在茶杯中灑上幾片葉子,用熱水衝了,奉給客人喝。此時的茶,最是簡便,解渴,也無從問深淺來去。

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人生第二重:二碗破孤悶,打開心門,開心竅

人活到一定時,除了勞形勞力,不免勞心。心一勞,便易生孤悶。此時,接住朋友送來的茶,一碗再一碗,心竅也隨之打開,心中悶氣濁氣被茶的清香之氣清洗,衝蕩。

人生第三重:三碗搜枯腸,心中生慧,頓生清雅

當茶不再僅僅與“柴米油鹽”共生,便令人與“琴棋書畫”共舞,原來想不開的事情,堵塞的心緒與智慧,也都因茶在天地之間的溝通,而令人茅塞頓開。此時的文字,更清靜,溫暖,有覺知力。

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人生第四重: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隨著心神與智慧的喚醒,人也會感覺身體氣血變得暖和,有了調和,原來長年困住人身心的事物,都隨著汗液被排出體外。

人生第五重:肌骨清

茶喝得多了,感覺整個人的肌骨也變得更乾淨,清靜了。

在《易筋經》一書中有提過修行人的身體脫胎換骨變化的過程。“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發,九年易形。形易則變化,變化則道成,道成則位為仙。”人們常愛說“茶禪一味”,當一個人進入生活實修時,也會感覺喝茶時,給人身心的安寧寂和與“修禪”的快樂滋味一般。

盛唐故事裡藏著七碗茶歌,一杯茶的心情,藏著人生不知道的境界

人生第六重:六碗通仙靈

當人的身心越來越清靜,深度清靜時,便越能見著自我的真性,真實的樣子。此時,在身心靜安時,越能感受到懸著的令人慾仙欲死般的一口氣,如入“仙靈”,明白自我為何而活,欲歸於何處。

人生第七重:證得菩提大道

茶是人在迷茫時的一劑心藥,令人浮躁時,安靜得下來,迴歸自我。不管,是成聖人,還是歸於人們神話認識中的“神仙”果位,它無時不提醒人們應該回歸的生活與人生狀態,提醒所有人,無論身階高低,都要“人盡其德其用其性”。

很高興芸芸眾生中因文相遇。感恩您對本文的欣賞。

如果,您覺得文章對自己或他人有幫助,歡迎與作者在線交流,也可轉發收藏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