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封家書 感受“西遷精神”的傳承

中央紀委國家網站 郝思斯

64年前,交通大學一大批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為響應國家在西北部署一所高水平工業大學的號召,從上海將交通大學搬遷到西安。幾十年獻身大西北建設,他們凝鑄起“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用奮鬥寫就“甘灑青春為家國”的感人故事。一起通過兩封家書,感受“西遷精神”的傳承。

一路向西:國家需要就是奮鬥方向

【書信摘編】

給我最親最愛的婉:

來信收到,得知你教學工作受到學員們的愛戴,為你高興。望你繼續努力,愛護好自己的身體,我在這裡一切都好。今接到通知,我校將西遷要紮根西安,學校鼓勵我們帶上家屬一起去,你是否同意和我一起前往大西北,貢獻我們的力量。

你的忠實的冬

這是1955年4月25日,交大年輕的俄語教師周淼冬在上海寫給遠在哈爾濱的未婚妻徐婉珠的一封信,信寫在一張明信片上。如今已有近90歲高齡的兩位老人,回憶起當年那段西遷往事,仍印象深刻。

1955年初,為了適應國家建設的需要,改變高等教育佈局不合理的現狀,支持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交通大學從上海遷至西安。一紙西遷令,改變了這所高校裡上萬名師生的命運軌跡。

周淼冬和徐婉珠在大學時相識,兩人是江蘇宜興同鄉。畢業後,徐婉珠北上哈爾濱教書,周淼冬則分配至交通大學。每週周淼冬都會給徐婉珠寄去一張印有江南風光的明信片,而這一次他們將面臨一個新的選擇。

“我們從小在心裡就深埋下了與祖國同根的種子。國家提出西遷,我立即給徐婉珠寄去一張明信片,問她是否願意和我一起西遷,獻身西北。”這是一封詢問信,也是年輕人在國家與小家之間的抉擇。沒有猶豫,兩位年輕人牽手來到西安,並於同年結婚。不久,這對新婚的夫妻回到老家接上母親和妹妹,四口人自此作別了故鄉江南,輾轉前往遙遠的西北。

上世紀50年代的西安,發展水平與上海有著天壤之別:學校處在田野之中,馬路不平、電燈不亮,晴天揚灰路,雨天水和泥,十分貧瘠。徐婉珠回憶,他們到達西安火車站後,當時還沒有公共汽車,是靠坐著人力三輪車,大約走了半個小時才到達交大校園。

1956年9月,到達新校園的師生員工和家屬已有6000餘人,後續人員還在不斷抵達西安。遠道而來的師生們沒有怨言,也顧不上休息,就立刻著手解決如何開學的問題。“當時教師們都在開墾荒地、建校舍、建教室。”周淼冬回憶。經過緊張的籌備,9月10日,在西安人民大廈禮堂,學校隆重舉行了在西安的第一個開學典禮。

開學後,學校雖已初具規模,可以保證基本的學習生活,但因為還在建設中,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鄉野之中喧鬧的大工地。徐婉珠被分到丈夫周淼冬所在的俄文教研室。當時教學條件簡陋,連合適的俄語教材都沒有,後來學生們使用的《俄語語法》《俄漢對照通俗科技文選》等教材都是他們與教學小組的其他教師們利用課餘時間自己編寫的。

如周淼冬和徐婉珠夫妻一樣的西遷師生員工們還有很多。時年已66歲的沈雲扉是當時西遷的交大人中年齡最大的,得知遷校消息後,他當即表示,交大在哪兒他就在哪兒,並再三婉拒校領導的照顧,和侄兒一同隨校西遷。他寫下豪邁詩句:“長安好,建設待支援,十萬健兒湖海氣,吳儂軟語滿街喧,何必憶江南!”當時最年輕的教授,能源動力科學家陳學俊將上海的房產交公,舉家西遷,因為“既然去西安扎根,就不要再為房子而有所牽掛,錢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計較”。

這樣的故事數不清,也講不完。正是憑著這樣一種奉獻和犧牲精神,西遷師生員工在艱苦歲月的磨礪中創造了嶄新的業績。他們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默默耕耘在三秦大地。

2005年,在迎來西遷50週年之際,西安交通大學概括總結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唯有了解這段歷史的人,才能深切體會到這16個字中所凝結的無數青春、芳華、激情、熱血和奮鬥。

薪火相傳:西遷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書信摘編】

親愛的爸爸媽媽:

四年來,我深深地被交大的“西遷精神”感動、號召,在情懷、經歷和理想的影響下,我堅定地要去基層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些實事。大學時期的系統的社會科學的學習研究,讓我更深知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情況,而這些艱苦的情況恰恰激勵著我決定在西部基層闖蕩一番。

……

女兒裴柳

這封信是西安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畢業生裴柳寫給父母的。畢業後,她考取了陝西省選調生,被分配到咸陽市長武縣,經輪崗後到巨家鎮掛職任鎮長助理。

巨家鎮是長武縣距離縣城最遠的一個鎮,和甘肅省靈臺縣接壤。剛開始工作時,裴柳遇到了很多困難。首先是語言關,當地的方言聽不懂;其次是生活關,來自東北的她,非常不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在鎮上工作很辛苦,但也的確能學到真本事,特別是直接和群眾打交道,能學到很多東西,這些是我們在書本上永遠都學不到的。很多真學問、大學問都只有在實踐中,尤其是貼近群眾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裴柳說。剛到巨家鎮沒幾個月,她就把所有村子走了一遍。從城市到農村,從象牙塔到基層一線,裴柳將自己對“西遷精神”的傳承變成了為群眾奔走的實踐。

歷史是發生在昨天的故事,但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許許多多如裴柳一樣,在“西遷精神”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正將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根植於心,腳踏實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書寫新的歷史。數據統計,西遷以來,西安交大累計培養了27萬餘名大學畢業生,他們廣泛分佈在各個領域,其中40%以上在西部奮鬥。

師從西遷老教授陳學俊院士的中科院院士郭烈錦20年磨一劍,自主創新研發出煤炭超臨界水制氫發電技術,有望從源頭上解決導致霧霾的“燃煤之疾”。郭烈錦說,紮根西部、報效祖國,是陳先生教給他的寶貴財富。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大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管曉宏曾在1995年留學歸國,面對多所高校伸出的“橄欖枝”,他毅然選擇回到交大:“我所在的系統工程研究所,領導和老教師大部分都是西遷來的。胡保生、萬百五等老教授嚴謹、勤奮的治學態度對我影響很深。”

80後教授張磊,先後前往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進行課題研究。當地曾開出優越的條件希望他留下來,但他說,比起“是不是留下來”,“回到交大怎麼幹”才是自己一門心思考慮的問題。

從西遷老教授到西遷新傳人,“西遷精神”作為一種精神脈絡,成為他們大寫的人生裡始終不變的精神標識和價值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