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备考策略!2020军队文职岗位能力考试详情


军队文职:备考策略!2020军队文职岗位能力考试详情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内容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其中笔试又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又由岗位能力和公共知识两部分组成

前一段时间给小伙伴们讲解了军队文职考试的内容,为了方便小伙伴们复习,今天我们把军队文职考试中岗位能力的内容综合在一起,给大家一起讲解。

岗位能力

考试目的

主要测查应试者与拟聘文职人员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岗位能力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考试方法和时限

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考试分值和试题类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岗位能力部分占60分,公共知识部分占40分。试题类型为客观性试题。主要是单项选择题,也有少数多项选择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文职人员到部队后,要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但无论从事哪种工作,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只要和人打交道,就离不开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考生语文功底和平时积累的展现。

数量关系

主要考察考生最基本的数字推理及运算的能力。文职人员在部队里,不是每个岗位都像财物助理一样和数字打交道。但是,日常中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数字推理和运算还是经常能遇到的,需要文职人员具备这方面最基本的能力。

判断推理

主要考察考生对事物的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个能力无论是文职人员还是公职人员及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必须具备。如果不具备判断推理能力,你几乎无法胜任任何工作。判断推理还有一个作用,从一个侧面考察你智商大小。比如图形推理,实际上和《韦氏智力量表》里的测智商的题有点类似。

资料分析

主要考察考生综合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料分析分为文字、表格和图形资料分析,这是文职人员到部队后最常用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加以掌握。

真题模拟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____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______,一种沉闷的重复。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破解 轨道 B. 诠释 痕迹

C. 说明 道路 D. 解释 轨迹

解析:D

第一空,表达人们对世界未知谜团的了解,用“破解”“解释”恰当,排除B、C。第二空,“轨道”多用“一条”描述,与“一种”搭配不当,且“人生轨迹”为习惯表述。故本题选D。(原题见4月28日公众号)。

下列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是( )。

A. 旁(旁边)征博引 虎踞(蹲坐)龙盘 荒诞不经(常规)

B. 苦心孤诣(达到) 赴汤(开水)蹈火 置之度(考虑)外

C. 茹(吃)毛饮血 甚嚣(嚣张)尘上 克勤克(能够)俭

D. 听(听任)之任之 若即(靠近)若离 尾大不掉(摆脱)

解析:B

A项“旁征博引”的“旁”意思是“广泛”;C项“甚嚣尘上”的“嚣”意思是“吵闹,喧哗”;D项“尾大不掉”的“掉”意思是“摇动”。B项正确,当选。

环境保护部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国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我国的环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等。我国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土壤的污染现状又凸显在我们的面前。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传统的污染物排放没有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层出不穷,中国环境问题面临严峻形势。

B. 新的环境问题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C. 我国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因为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大。

D. 环境污染问题的呈现有它的特殊规律,即先出现水和大气的污染,再出现土壤的污染。

解析:A

由文段第二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可知,经济快速发展只是新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背景,并不能得出“新的环境问题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结论,故B项错误,排除。由文段第一句可知,传统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才会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C项忽视了这一前提,错误。文段只是客观描述了前前后后出现的环境问题,但无法得出D项所概括的特殊规律。故本题选A。

请选择最合理的一项来填充所给数列的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32,81,64,25,6。

A. 16 B. 36 C. 1 D. 49

解析:C

解析:多次方数列。各项依次可写为(1^6),2^5,3^4,4^3,5^2,6^1。

某单位人员招聘共设三类职位,规定每人限报两类职位。现报名人数为63人,每人均报了两类职位,甲、乙、丙三类岗位报名人数分别为40、31、28,同时报甲和乙类职位人数为13,同时报甲和丙两类职位的人数为15人,则同时报乙和丙类职位人数为( )。

A. 8 B. 6 C. 7 D. 9

解析:A

设同时报乙和丙类岗位的人数为x,根据容斥原理得:40+31+28-13-15-x=63。解得x=8。

如果小丽会说法语的话,那么她也会说英语、日语和德语。如果上述论断为真,那么以下那一项也一定是真的( )。

A. 如果小丽不会说法语,那么她也不会说英语

B. 如果小丽不会说日语,那么她也不会说法语

C. 如果小丽会说英语、日语和德语,那么她也会说法语

D. 如果小丽会说法语和英语,那么她不会说日语和德语

​解析:B

题干是一个后件为联言命题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A项否定前件和C项肯定后件均不能进行有效推理;联言命题否一则全否,B项否后则否前,正确;D项明显推不出。故答案选B。

下列最合乎逻辑顺序的选项是( )。

(1)事件调查; (2)市民献血;

(3)消防员受伤; (4)爱心传递;

(5)化工厂爆炸。

A. 5-3-2-4-1 B. 5-3-2-1-4

C. 3-1-5-4-2 D. 5-3-4-2-1

解析:A

考查事件的逻辑顺序。化工厂爆炸是整个事件的逻辑起点,爆炸引起消防员受伤,然后市民献血,爱心传递,最后是对此次爆炸事件进行调查。故答案选A。

材料:(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以下4题)

世界煤储量在世界能源总储量中占90%,按目前规模开采可持续200年左右,据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能源会议等组织的资料,世界煤资源地质储量为14.3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为3.5万亿吨,约占24.5%,在总储量中硬煤占75%,褐煤占25%。按硬煤经济可采储量以美国、俄罗斯、中国最为丰富,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4.8%、21.5%,19.6%,共占2/3。

在世界煤炭资源地质储量中,未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 )。

A. 25.1% B. 75.5%

C. 74.9% D. 25%

解析:C

由“世界煤资源地质储量为14.3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为3.5万亿吨,约占24.5%.......”可知,未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1-24.5%=75.5%,答案选C。

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大约有( )。

A. 9.84万亿吨 B. 3.58万亿吨

C. 14.3万亿吨 D. 10.73万亿吨

解析:D

“世界煤资源地质储量为14.3万亿吨……在总储量中硬煤占75%”,所求为14.3×75%=10.725万亿吨,答案选D。

硬煤经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是( )。

A. 俄罗斯 B. 中国

C. 都不是 D. 美国

解析:D

直接查找比较,硬煤经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是美国24.8%,答案选D。

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的储量比褐煤的储量多( )。

A. 6.78万亿吨 B. 3.58万亿吨

C. 7.15万亿吨 D. 10.73万亿吨

解析:C

由“世界煤资源地质储量为14.3万亿吨,在总储量中硬煤占75%,褐煤占25%”可知,所求为14.3x(75%-25%)=7.15万亿吨,答案选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