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落地,繼續看好逆週期——A股市場觀察20200417

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研究團隊編寫,

僅面向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光大證券研究所不會因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光大證券的客戶。

謝超 黃亞銣 李瑾 黃凱松

◆市場表現:A股市場高開以後衝高回落,大盤藍籌表現強於中小創。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0.66%,滬深300指數上漲0.98%,創業板指上漲0.62%,上證50上漲1.47%,中證500指數上漲0.03%,萬得全A上漲0.53%。行業層面上,基建板塊表現突出,漲幅前三名的行業是消費者服務(+2.52%)、建築(+1.97%)和電子(+1.79%),跌幅前三名的是醫藥(-1.13%)、有色(-0.88%)和電力及公用事業(-0.46%)。兩市成交額大幅放大至7377億元(前值5922億元),北上資金全天淨流入86.23億元(前值+38.15億元),資金面情緒明顯活躍。

◆市場點評:

今天統計局發佈一季度經濟數據,其中一季度實際GDP同比下降6.8%,雖然下滑幅度較大,但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投資方面,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6.1%,3月降幅明顯收窄,其中3月份房地產投資表現亮眼,當月投資增速轉正至1.2%(1-2月為-16.3%),但3月的基建投資仍為負增長。消費方面,3月的社消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5.8%,降幅有所收窄(前值為-20.5%)但總體恢復較慢,其中糧油食品、飲料、中西醫藥等行業同比維持正增長,必需消費表現繼續好於可選消費,權重佔比最高的汽車銷售邊際改善,3月降幅收窄至-18%(前值-37%)。工業生產方面,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1.1%,降幅明顯收窄(1-2月-13.5%),復工復產效果顯現。隨著國內和海外疫情分化加劇,雖然國內一季度經濟增速已見底,但二季度外需下行將制約經濟回升力度。

今日市場衝高回落,早間芝加哥大學的3期臨床試驗顯示瑞德西韋效果良好,刺激美股期貨走強,以及臺積電一季度業績超預期,A股和港股市場受帶動而高開,電子產業鏈表現良好,盤中一季度經濟數據發佈後市場震盪走高。午間浙江省會議明確將推進沿海高鐵、杭州蕭山機場綜合樞紐、滬杭甬超級磁浮等千億元“超級交通工程”建設,總投資超過3萬億元,帶動午盤基建板塊大幅走強,但市場臨近前期成交密集區後有所回落。

往後看,一季度經濟數據已落地,3月份相比1-2月明顯改善,但距離看到“數據強”仍有一定差距。我們的四大變數中,海外恐慌變數已實現,“政策松”的變數正在實現中,歐美疫情新增病例已有下行趨勢,國內3月失業率仍然偏高,“政策松”有望延續,3月社融和信貸的大幅增長和逆週期調節政策對企業盈利恢復的效果有望逐步體現,經濟數據轉強同樣值得期待。當前A股市場估值所隱含的增速預期已低於經濟的長期潛在增長率,我們建議長線資金可繼續買進,短線資金也無需過度擔憂。

配置上,(1)繼續關注逆週期抓手的純內需標的,包括新老基建、汽車和地產;(2)“數據強”出現之前,基本面確定性強醫藥和食品飲料等必需消費領域仍可關注。(3)如果歐美經濟二季度出現休克,從供應鏈的角度,關注汽車等交運設備、化學化工、醫藥醫療設備、航空航天以及農產品領域補空缺可能。(4)10年期國債利率較低,適當關注高股息板塊。

風險提示:疫情快速擴散;經濟增速超預期下行;海外市場波動加大。

—————————————————————————

光大策略團隊

謝 超 北京大學博士 首席策略分析師

黃亞銣 清華大學碩士 行業與大類資產配置

李 瑾 北京大學碩士 主題與行業比較研究

黃凱松 廈門大學碩士 投資組合與行業比較

—————————————————————————

本訂閱號是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簡稱“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團隊依法設立、獨立運營的官方唯一訂閱號。其他任何以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團隊名義註冊的、或含有“光大證券研究”、與光大證券研究所品牌名稱等相關信息的訂閱號均不是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團隊的官方訂閱號。

本訂閱號所刊載的信息均基於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僅供在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研究觀點的及時溝通交流,其中的資料、意見、預測等,均反映相關研究報告初次發佈當日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義務。如需瞭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光大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投資者不應將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本公司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權行為給光大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光大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