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你一定要了解

熟知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或許對“劉芳”並不陌生。2007年,*ST金泰連拉42個漲停被劉芳幸運“押中”,“史上最牛散戶”的稱號由此而來。但“劉芳”到底是何方神聖,眾說紛紜。

牛散故事:

2007年,中國資本市場高歌猛進,一個接一個的財富神話不斷上演。當年一季度,一個叫劉芳的股民買入*ST金泰312.24萬股。當時*ST金泰股價僅3.5元左右,此後*ST金泰停牌。

7月9日,黃光裕哥哥黃俊欽作為實際控制人的*ST金泰公佈整體上市重大利好消息,股價連續漲停,加上停牌前的3個漲停,總共拉了42個漲停板,成為A股漲停王。當時股價最高漲到26.5元,一時之間,劉芳的紙上財富增值了6倍多,達到8274萬元。劉芳也因此一戰成名,“最牛散戶”的稱號不脛而走。

如此暴漲,自然引來監管層的注意。2008年,黃光裕、黃俊欽都因內幕交易(操縱*ST金泰股價)被起訴,最終入獄,而另一個受益人劉芳也引起媒體廣泛關注。有媒體猜測劉芳是黃氏兄弟控制的賬戶,不過在黃氏兄弟入獄後該賬戶仍長期活躍,所以這種猜測不太靠譜。

在一段時間內,“尋找劉芳”成為財經媒體樂此不疲的事情。先是中央電視臺發出報道,史上最牛散戶“劉芳”是河南一個司機,而且是男的。不過很快就有媒體指出,央視鬧了烏龍。

此後,“劉芳”現身深圳。2008年6月,有網絡媒體披露,最牛散戶劉芳是居住在深圳福田區的一位女士。於是某證券報記者順藤摸瓜,“歷時數月調查”得出結論:深圳的一名自由投資者叫葉晶,他用自己名字和妻子劉芳的名字開了兩個賬戶,爆炒*ST金泰用的

正是劉芳賬戶。

2008年12月,《第一財經日報》再次拿起接力棒,挖出“最牛散戶”劉芳丈夫葉晶是深圳天訊龍軟件公司的創始人,其開戶在深圳英大證券華僑城營業部,但是各方面都對此事三緘其口;而且詭異的是,最早曝光劉芳行蹤的那個網站記者,不久就被英大證券招聘到總部上班。因為缺乏最直接的賬戶交易信息,該版本最終也無法給“劉芳”之謎定案。

點評:

儘管不斷被猜測、質疑,但劉芳並沒有隱匿起來,而是一直活躍在A股市場。

更為神奇的是,劉芳先後介入10多傢俱有重組、資產注入等炒作題材股票,押寶概率非常高,不得不令人歎服其神機妙算。最近幾年的成功案例有:2013年三季度劉芳成為深天馬A的第六大股東,持股219萬股。劉芳介入後不久,該公司便籌劃重大資產重組;2014年劉芳曾“押中”扭虧摘帽股春暉股份而大幅盈利;2014年劉芳還介入彩虹精化,成為第七大股東,當年年底該股資產重組,今年3月初復牌,股價大漲一倍有餘。

“內幕交易”一直是A股市場最為人詬病之處,對於市場流傳了很多年的“劉芳”之謎,監管部門是完全有能力查個水落石出的。如果劉芳涉嫌內幕交易就要查處,如果劉芳確實是投資牛人,那就還她一個清白。

對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蹊蹺事件,監管層如果一直默不作聲,勢必將動搖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但願以後中國股市少些“劉芳”這樣的謎團。

有人說中國股市是散戶市場,“價值投資”理論行不通。不過,劉元生投資萬科27年、創造482倍財富增長的故事告訴我們,在中國信奉價值投資理念依然大有作為。

牛散故事:

1988年12月末,萬科股份制改組,並向社會發行股票,共發行2800萬股,每股1元。當時,萬科的淨資產只有1324萬元,是個小公司。為了推銷股票,萬科董事長王石親自帶隊上街,在深圳的鬧市區擺攤設點,吸引公眾投資。劉元生是王石在70年代就結識的朋友,聞訊後,出於兄弟義氣,慷慨解囊認購360萬股。

1991年萬科A在深交所上市,股價很快漲到7、8元,後來漲到20多元,很多萬科的早期投資者都賣掉了手中的股票。不過,通過IPO上市撈一把並不是劉元生的目的,出於對王石的信任,出於對中國房地產業的判斷,他一直持有股票。

此後,隨著萬科A送股、配股,加上劉元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的部分,他擁有的萬科A逐年增加:1993年為504.39萬股、1995年為767萬股、2004年為3767.94萬股、2006年為5844.63萬股。如今,劉元生持有萬科A約13379萬股,持股量是萬科員工持股會(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的約兩倍,位居第六大流通股股東。

不算曆年的分紅,僅以目前萬科13元左右的股價計算,其持股市值高達17.39億元。27年裡,劉元生360萬元的原始投資增長了482倍。

當然,目前的市值並非歷史最高。在2007年牛市頂峰時期,劉元生持有的萬科股票市值一度超過24億元。不過,那時候萬科股價對應的市盈率在30倍左右,而目前萬科A的動態市盈率在9.5倍,這意味著在新一輪牛市中,持股近30年的劉元生很有可能再度創造財富神話。

點評:

談論價值投資,首先要分清楚一點:價值投資可以長期持有,但長期持有絕不等於價值投資。價值投資的核心是在買入低估值、高成長性的股票,投資週期則隨估值的變化而定。

劉元生之所以持有萬科股票27年,那是因為這些年萬科一直在高速成長。2014年的數據是:萬科實現銷售金額2151.3億元,同比增長25.9%,在全國商品房市場的佔有率由2.09%提升至2.82%。當銷售規模突破千億元規模後仍能高速成長,而且估值很低,這就是劉元生堅持一股不賣的內在邏輯和理由。

當然,無論萬科還是劉元生,他們的成功與中國房地產過去10幾年內高速發展的大背景直接相關。或者可以說,在10年前隨便買入一隻龍頭地產公司的股票堅持到今天,收益都不會差,也都堪稱價值投資。

那麼未來10年呢?A股市場依然會存在最具價值投資的公司,也許是來自互聯網+,也許是環保、醫療、教育、養老。但可以肯定的是,背靠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這些行業內高速成長的企業,有一天一定會成為同行業內世界級的大公司。

因此,我們不妨把眼光放遠一點,沉下心來,挖掘那些具有成為世界級大企業基因的公司,也踐行一把“價值投資”的理念。

A股市場有許多被稱為最牛散戶的組合,冠以“某某系”。他們經常集中在某一時點大舉建倉某隻股票,待到高位時又集中撤退。這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牛散同盟”已經是中國股市一股重要的力量,“黃木順系”即是其一。

牛散故事:

黃木順的大名,在資本市場如雷貫耳,有“地產股巴菲特”之稱。他曾經長線持有泛海建設(現更名為“泛海控股”).

在房地產開發領域,泛海控股並不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公司,然而在A股的房地產板塊中,“泛海”卻大名鼎鼎,江湖名氣遠超萬科。原因之一就是,泛海控股背後的大老闆就是有著金融大鱷之稱的盧志強。泛海控股是2006年漲幅最大的牛股,全年漲幅超過6倍,黃木順一戰成名,也因此他的一舉一動被外界格外關注。

事實上,黃木順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與他共同進退的親密戰友包括黃木秀、黃俊虎、黃俊龍、朱群英、郭淑玲,樓雄壯、樓肖斌、史玉燕(疑為史玉柱的妹妹)等人。其中,朱群英與黃木順共同創建了深圳市川業世紀投資公司;郭淑玲則是深圳川業世紀投資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黃木秀被媒體懷疑與黃木順是兄弟關係,黃木秀與黃俊虎、黃俊龍則被證實是父子關係。

在“黃木順系”內,黃木順無疑是總指揮,只要黃木順吹集結號,就衝鋒;黃木順敲鑼,則收兵。被“黃木順系”圍剿的股票有北方國際、新華光(光電股份)等,黃木順的多名戰友同時進入“前10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之中。上述賬戶還曾在*ST建材、航天動力等個股中共同進退。多數時候,黃木順系都獲利頗豐,少數時候也被套,但在不斷的補倉中攤低成本,最終也能全身而退。

值得玩味的是,近些年黃木秀、黃俊虎和黃俊龍父子3人有“自立門戶”的跡象,他們的投資領域集中在有色金屬板塊。一個廣受關注的案例是,黃氏父子曾在*ST關鋁(現“五礦稀土”)2011年3月暫停上市前大舉買入,當時兩父子持有*ST關鋁3200萬股,後來*ST關鋁被五礦稀土借殼,2013年復牌首日就讓黃氏父子大賺數億元。此後,北方稀土、鋅業股份也有他們的身影出現。

點評:

在一次接受媒體訪問時,黃木順強調他的“價值投資”理念:“我所購買股票的公司一般都是行業中的老大,買進並且長期持有。”一個依據是,他曾以2元多的價格同時買入萬科A和萬科B,看重的就是其“在商品住宅市場的老大地位”。買入泛海建設,按其解釋,“也是其在商業地產中可能成為老大的預期”。

不過,黃木順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業內一直有爭議。有質疑者認為,他的行事方式更像“莊家”,認為“黃木順系”與此前名噪一時的“德隆系”、“湧金系”並無區別。

此外,他長期持有泛海控股無疑是成功的,但泛海控股並非傳統價值投資者青睞的藍籌類型,而是一個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遊戲規則、不斷迎合資本市場口味的“另類公司”。房產好的時候把自己打扮成主流地產商;房地產式微了,搖身變成集證券、保險、信託於一身的金融投資公司;如果未來有一天泛海控股再次華麗轉身為互聯網企業,那也不會讓人驚訝。

對於普通的投資者,可以關注這個“牛散同盟”的動向,一旦有異動,不妨用少量資金搭個順風車,驗證一下“牛散”隊長黃木順的眼光。

當年的“法人股大王”劉益謙為人所熟知的已然是其收藏家的身份,尤其是那隻價值連城的雞缸杯。在以往的熊市期間,劉以藝術品投資蜚聲業界,而實際上,作為股票投資圈裡嗅覺敏銳的大人物,劉益謙從2013年便已大舉殺回A股。這些年裡,定增成為其主戰場。

牛散故事: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以來,劉益謙已經參與了30多次上市公司定增,累計耗資近80億元,堪稱名副其實“定增大王”。

劉也曾對外解釋稱,現在與5年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對於2015年,沒法預測指數,只能說,熊市過去了,市場趨勢向好。

劉益謙所參與的定增,如今已很少以個人名義,更多的則是以其持股的國華人壽為名。在最新披露的年報中,有兩個股票的前十大股東中出現了劉益謙的身影,分別為國民技術(300077)、中材節能(603126),目前均在限售期內。

不完全統計,2014年,劉益謙通過國華人壽約參與了17家上市公司的定增,總計耗資約40億元。

2009年股市下行開始,劉益謙承認當年參與的部分定增一度表現不佳。當時買了不少地產、金融,其中保利地產略虧,浦發銀行有所斬獲,總體收益相當普通。而時值2013年,劉益謙又開始殺回定增領域,但投資風格卻發生較大變化。

首先從行業來看,曾佔其投資重點的銀行、券商已不見蹤影,轉而投向市值較小的個股(比如國華人壽參與的50億元左右市值的股票很多),且跨度從高新技術製造業和軟件信息技術服務,到計算機電子設備製造,再到金屬製品加工,均有所涉獵。

其中,對於礦產的開發、加工及利用,可謂情有獨鍾。2013年以來,國華人壽參與了五礦稀土、贛鋒鋰業、包鋼股份、天齊鋰業、旗濱集團、太原剛玉等公司的定增。

除此之外,軟件信息服務和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製造業也比重較大。2013年至今,其總計參與了7家該領域上市公司的定增,而且這一趨勢日趨明顯。僅從2014年9月以來,國華人壽就參與了匯冠股份、信威集團、深天馬A、佳都科技和盈方微的定增,總計涉及資金11億元。

另一個變化是高槓杆策略。據坊間傳言,在2009年或更早期,劉益謙在獲得公司股票後,往往會將處於限售期的股票質押給信託公司,而後將認購信託的資金重新投入新的定向增發之中。通過這一方式提高槓杆,使資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兩倍。但在入股國華人壽之後,劉轉向保守,並在公開場合表示,資金均為保險公司自有資金,不存在任何結構化融資方式。因此在定增後,將會持有較長時間,不追求短期得失。

點評:

當年法人股大王劉益謙的光輝事蹟資深股民必定不陌生。靠著國債和認購證起家,接著在市場上大肆收購法人股,並在股權分置改革後獲利頗豐。曾見過劉益謙幾次,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其對投資的悟性,雖然讀書不多,但天生嗅覺敏銳,知道哪裡是最佳賺錢途徑。

這兩年市場逐漸轉好,劉益謙首先在2013年市場轉折之初大舉殺入定增市場,便足見他對大趨勢判斷的獨到之處。從投資標的看也能多少看出他的取向——更多地偏向了新興領域,但也沒有放棄傳統行業的藍籌股。歸根結底,他對價格和股價上漲前景有自己的理解,投資無非還是要看性價比的。

作為牛散的代表人物,趙建平雖然低調,卻已經是很多股民研究的對象。就在去年,他頻繁現身於創業板,引起頗多遐想。由於其選股精準,獲利巨大,因而也被稱為創業板大佬。

牛散故事:

近期有網友對其投資歷程進行了細緻研究和梳理,暫且引用下這位作者的研究。2003~2005年,趙建平以136萬元資金出現在金嶺礦業,通過投資金嶺礦業,資金小幅增值;2004年末重倉現代製藥,這期間現代製藥股價漲了4倍以上。不過沒有詳細數據看到他的賣出時間。

2006~2007年大牛市初期,真正讓他發家的是貴研鉑業,這是一隻有色股,兩年漲了近8倍。他在2006年第二季度進入,當時復權價在7元—10元;中間一路持有並加倉,在2007年第四季度他從十大流通股股東榜單上消失,當時的復權價在30元~40元,趙建平從此股中獲利估計在3~7倍。在牛市中一路持有有色金屬,並且在巔峰時期賣出,堪稱經典。

之後經歷了幾個牛熊回合,直到2013年,幾乎是創業板最瘋狂的一年(當然今年也很瘋狂),也是趙建平豐收的一年。他在前兩年熊市期間持有的股票,在2013年大放異彩,走出了波瀾壯闊的牛市。其持有的中青寶、歐比特、中海達、迪安診斷和佛慈制藥等漲幅驚人。

也有一些新介入的股票,並且幾乎在買入後,股票就出現了巨大的漲幅,其中以奮達科技為代表。他在2013年第三季度大量買入了奮達科技,其間奮達科技股價沒多大變化,大致在20元附近。而到了第四季度,奮達科技一路飆升,最高到了75元,趙建平獲利巨大。

在他投資的企業裡,醫藥生物和信息服務總體上佔比最大,並且高估值幾乎是常態,市盈率幾乎沒有低於50倍的。

值得關注的是,從最近的數據看,至2014年年底,趙建平現身9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其中有5家為創業板公司,還有3只來自中小板,投資者可以關注其中還沒大漲的股票,或許還有機會。

點評:

網上有帖子說跟蹤趙建平的投資路線圖曾大有斬獲,倒也為散戶提供了一個思路。趙建平精選個股、提前埋伏、長期持有的風格,的確比較容易跟蹤。從其以往多年的投資蹤跡看,第一,大趨勢把握相當到位,大都是低位時大舉買入,高位時離場。第二,長線持有,一般短則半年,長則幾年。第三,精選個股相當精準,大多數個股在一段時間後有大幅上漲。在2012年熊市中,他所持有的若干股票仍逆勢翻番,這也是為什麼其持股市值從最初幾百萬元開始,實現漲幅百倍有餘(根據公開數據的不完全統計).

不過趙也有看錯的股票,或者錯誤的交易。有些個股在拋出後迎來大漲,也有些在下跌後割肉出局。但總體上其資金管理的水平技高一籌,並且敢於對看準的個股重倉持有。

曾經的A股牛散,如今在A股卻沒有進入“前十大股東”持股記錄。是隱藏更深了,還是發現了更刺激的富礦?答案也許是後者。

牛散故事:

姚劍定這個名字出現在大眾視野裡只有若干次。此前在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同濟科技股東榜上,姚劍定持股數量基本保持在100萬股至150萬股之間。在此期間,同濟科技的股價恰好從最低點3.46元/股啟動,一路走高,至2013年7月間創下期內高點7.5元/股,區間均價為5.6元/股。一年時間內投資收益翻番。

同濟科技當時並不太引人注目。真正讓坊間注意到此人,是因為最近的新三板熱潮。同樣是姚劍定這個名字,出現在一紙公告上。

今年2月2日,新三板公司御食園發佈《股票發行認購公告》,顯示公司此次以每股4.6元發行的652.17萬股,被一個名叫姚劍定的自然人投資者全額認購。算下來,姚劍定此番掏出的現金高達3000萬元。

但這也不是稀奇之處。讓人意外的是,姚劍定獨自攬下御食園3000萬元定增的背後,還有一份對賭協議。對賭的目標是:御食園5年內上市。

根據御食園的披露,交易雙方在簽訂股權認購協議的同時,還簽訂了一個《補充協議》,其中,姚劍定作為甲方,御食園作為乙方,曹振興(御食園董事長)和王大寶作為丙方。

該“協議”包括“股票回購”條款,主要內容是:合同簽署後5年內(2019年12月31日前)乙方未實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甲方有權要求丙方在該等情況發生之日起90日內回購甲方因本次認購所持有的股份,但經過甲方同意予以延期的情況除外;在回購事項發生前,如甲方未出售過其所持乙方股份的,回購價格為本次認購資金總額和按本合同簽署時人民銀行公佈的5年期存款基準利率(4.75%)計算的收益;回購事項發生前,如甲方已出售其所持本次認購的乙方股份的,丙方按甲方實際持有本次認購的剩餘股份數回購,回購價格依然按5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相應算法計算的收益。

這個對賭在業界看來,算是個“保底數”。假設公司上市未能如期成功,姚劍定可以選擇拿銀行存款利息——這是最差選擇。如果到時股價上漲,姚也可以選擇在二級市場出售。而如果成功上市,潛在收益更是不必說。

點評:

顯然在新三板熱潮之下,真正有望吃到大肉的還是那些直接參與者(基金投資者一般只有平均收益)。但從這個例子也能看出,新三板直接投資者還是需要膽識、資源和關係。類似姚劍定這樣的例子,必然是和公司有著淵源,才得以獲得獨家投資機會。

今年新三板面臨巨大風口,定向增發、協議轉讓、轉板等多樣化的退出途徑,使得新三板市場熱鬧非凡,但其中風險仍需關注。姚劍定這樣的“牛散”,直接通過對賭協議鎖定下方風險,堪稱高招。

在前些年A股熊市中,諶賀飛主要潛伏熱點題材,如最早的西藏天路,又如2013年的中青寶等。2013年,中青寶年中最高漲幅超過700%,在2013年三季報時,諶賀飛成為新進第九大流通股股東,而在中青寶當年年報時,諶賀飛則迅速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但到了2014年,諶賀飛風格大變,開始搞起了藍籌金融股。

牛散故事:

中國人壽披露的2014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其股東名單中,當年一季度已經上榜的“牛散”諶賀飛在二季度大舉增持3011.54萬股,截至6月底的持股數已經達到4830.45萬股,成為中國人壽第三大股東,同時也是前十大股東榜中唯一的自然人股東。

按中國人壽整個2014年二季度13.92元/股的均價計算,諶賀飛本輪增持耗資約4.2億元;本輪牛市以來,中國人壽股價最高突破40元,諶賀飛個人持有的中國人壽賬面市值最高時超過20億元,堪稱“超級牛散”。雖然諶賀飛在中國人壽的一季報中已經現身,成為市場公認的“超級潛伏者”,但其在二季度的大舉增持顯得更加“勢大力沉”。而正是在去年的二季度後牛市啟動,諶賀飛的增持堪稱精準。

到了去年下半年,諶賀飛又開始潛伏券商股。宏源證券的三季報顯示,諶賀飛成為新進第三大流通股股東,持有2295.70萬股,為宏源證券唯一的自然人股東。

宏源證券自2013年10月31日起停牌重組,2014年7月28日才復牌,而復牌後連續3天一字漲停。而從打開一字漲停板的7月31日至9月30日,宏源證券股價基本維持橫盤震盪,其間加權均價為12.02元/股。到了2014年12月初,宏遠證券最高漲到了30元,隨後宏源證券與申萬證券宣佈合併為“申萬宏源”,諶賀飛換股後持股量大增,而合併上市的新股也受到市場追捧,此役收穫頗豐。

除了金融股,諶賀飛還曾現身多家上市公司十大股東名單,包括持有沙隆達A376.84萬股,為第六大流通股股東;持有浪潮信息222.61萬股,為第三大流通股股東;持有潛能恆信104.30萬股,為第五大流通股股東。

不過,到2014年四季度他已經退出沙隆達、浪潮信息的十大股東名單。潛能恆信尚未公佈最近的股東數據,諶賀飛是否仍潛伏其中不得而知。

點評:

相關資料顯示,遂寧市恆盛典當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也叫諶賀飛,諶賀飛是罕見姓名,同名可能微乎其微,所以這位牛散極有可能就是這位典當行的老總。公開資料顯示,遂寧市恆盛典當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質押貸款、典當業務等,於1996年7月26日在遂寧工商局登記註冊,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由此可見,諶賀飛之所以能成為牛散,和它背後靠著融資起家的典當行不無關係。長期在典當行的工作練就了他獨特的投資眼力,也使他得以嫻熟地玩起金融遊戲。

事實上,諶賀飛的投資範圍非常廣,往往會追隨市場熱點落子,當金融股成為熱點時,他便躋身中國人壽、宏源證券的大股東行列;當TMT概念股走強時,諶賀飛又出現在中青寶與北緯通信這兩隻大牛股的前十大股東中。除此之外,節能環保、軍工、稀缺資源等板塊概念中,也常常能見到諶賀飛的身影。

能抓住一隻“十倍股”,當是投資者人生最大的幸運了。“牛散”周軍就擒獲了2014年最牛的牛股“蘭石重裝”。

牛散故事:

3月17日,眾人期待的去年最牛新股蘭石重裝的2014年年報終於面世。蘭石重裝以淨利增長7.77倍的業績傲視去年上市的新股。

自去年10月9日上市以來,蘭石重裝股價已有11倍漲幅。蘭石重裝2014年年度分配預案為每10股送6股並派現1.5元,業績靚麗,股價騰飛,然而機構投資者卻鮮有買入。

蘭石重裝年報顯示,十大流通股股東悉數為自然人,其第二大流通股股東為周軍,系知名“牛散”,其名字去年還出現在泰達股份、匯金股份、康躍科技和浙江東日的十大股東之列。

年報顯示,蘭石重裝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4.47億元,同比增長10.9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3億元,同比增776.59%,基本每股收益0.84元。

值得注意的是,蘭石重裝業績大增並非來自主營收入。蘭石重裝在年報中稱,2014年12月,公司與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出城入園搬遷補償協議,公司所獲得的補償資金專項用於向蘭石集團支付其出城入園產業升級項目建設及相關費用。2014年度確認的搬遷補償收入4.93億元,同時結轉搬遷支出1億元,報告期內營業外收支淨額增加3.92億元。該營業外收支具有特殊性,屬於非經常性損益。

此前,蘭石重裝也在業績預告中提示了上述事項。不過,這不影響散戶做多最牛新股的熱情。截至去年12月底,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悉數為自然人股東。其中,靳東彪持有67.0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0.11%;周軍持有45.76萬股,佔總股本的0.08%。除周軍外,其他9名自然人股東暫未顯示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份。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蘭石重裝上市公告中,中籤的機構投資者悉數“出逃”,不再出現在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

此外,泰達股份去年四季報顯示,周軍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持有2266.1萬股,佔該公司總股本的1.5%,其中四季度周軍在該股上加倉了近500萬股。浙江東日最新公告的年報中,周軍位列第六大股東,持有77.52萬股。而去年三季度末,周軍還持有匯金股份和康躍科技各95.98萬股和49.12萬股,這兩家公司均為去年新近上市的企業。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在康躍科技去年四季報中,同時出現在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的還有南京“香水大王”周信鋼,他是流通股第一大股東,周晨是第二大股東,“牛散”周軍為第四大股東,而第八大股東也姓周。“周家班”集中露面該股,是否為關聯賬戶,目前還無法判斷。

點評:

“牛散”周軍成名已久。資料顯示,周軍的投資策略非常多變。

在過去幾年中,他先後成為羅牛山、西藏發展、廣州國光、成霖股份、正邦科技、斯米克、三川股份、香雪製藥、雷曼光電、上海電力、中船股份等眾多不同行業股票的大股東,可見想要追隨周軍的腳步潛伏進大牛股,對普通散戶來說並非易事。

蘭石重裝是去年上市新股,周軍因此成名,但其持股量卻不大,很可能是中新股而得。蘭石重裝連續漲停、股價飆升10倍,很多中籤者都“出逃”了,而周軍不為所動,的確有股牛脾氣。事實上,蘭石重裝近期再創新高,證明周軍是對的。

作為資本市場上成名甚早的“牛散”之一,吳鳴霄涉及過的領域很多,比如他炒過原始股,也操作過權證,而在2009年之前的大牛市中,他成了ST板塊最為成功的獵手。時至今日,在退市浪潮襲來之後,吳鳴霄又轉變了其投資思路,轉攻創業板。

牛散故事:

提起吳鳴霄,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其投資ST股的經歷。因為他在ST板塊中成功投資多個重組題材,這讓他的資金規模迅速增加,成為最為知名的ST“牛散”,因此博得“ST大王”名號。

據瞭解,在最多的時候,吳鳴霄一度同時持有過7只ST個股,包括ST中房、*ST築信、ST昌魚、ST廈華、ST東海A、*ST北生以及*ST夏新等,在2009年其市值最高時超過4億元。

吳鳴霄最為著名的戰績,當屬押中最牛重組股北生藥業。2008年3月17日,吳鳴霄通過司法拍賣,以7400萬元買下1400萬股*ST北生股份,每股相當於5.28元。暫停上市前,*ST北生股價跌至4.09元。在之後的6年間,北生藥業重組過6次,但都失敗了。

2014年,北生藥業第七次重組轉型介入智慧城市業務,終於成功甩掉了*ST的帽子,復牌後快速走高。如按照4月3日19.44元收盤價計算,其持有的股份折算成現金高達2.72億元,投資回報高達3.68倍。這讓堅持持股多年的吳鳴霄大賺特賺。

“超級牛散”只是吳鳴霄的一個身份,而他另一個身份是上海國鳴投資管理公司的有限合夥人。這家公司投資領域甚廣,包括期貨基金、PE基金、VC基金、文化基金等,並設立了公益創投項目。

博取ST股重組,雖然能夠獲得鉅額回報,但由於退市潮的出現,已讓吳鳴霄看到了其中巨大風險,於是他改變了投資思路,開始投資創業板。

至2014年年末,重倉持有的4只股票樂視網、慧球科技、上海科技、四川長虹均非ST股。其中,投資來自創業板的樂視網,讓吳鳴霄獲得了鉅額收益。根據樂視網財報資料顯示,吳鳴霄從2014年初就持有611.3萬股,即使按照當時36元左右的成本來估算,目前該股票價位在88元左右,吳鳴霄浮盈高達3.18億元。

此外, 吳鳴霄持有的上海科技、四川長虹等股票,價格也都已經遠離其成本區,同樣為他帶來了鉅額收益。

吳鳴霄的“大手筆”讓人印象深刻,統計數據顯示,上述4只股票截至今年一季度的賬面總市值已經超過12.3億元。

點評:

綜觀吳鳴霄的投資經歷,不難發現有兩個方面值得投資者學習。

其一是擅於捕捉機會,其投資的ST類股票,均屬於重組預期明確,而且重組大股東勢力雄厚,這樣能把風險降到最低並提高收益。

第二是跟隨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把握熱點。在ST股受到退市影響之後,豪賭ST股重組已經不再是一條康莊大道,於是他開始轉向創業板。而事實也證明,創業板是近兩三年來持續火熱的板塊。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投資者學習的是耐心。這位因青睞低價、重組股而聞名於股市的“超級牛散”,並不熱衷於短線操作,更青睞長線埋伏。據不完全統計,他手中持有的個股均持有近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2014年,鄭素貞接連甩出大手筆而引起資本市場關注,不管她是不是私募大佬徐翔的馬甲,但其投資理念還是值得投資者研究和學習,比如集中投資有把握的股票,從而獲得豐厚的回報。

牛散故事:

現年63歲的鄭素貞,可以稱得上是資本市場上最有名的老太,已經是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目前她持股市值超過75億元,所以稱之為A股“最牛老太”一點也不為過。

發生在鄭素貞身上最廣為人知的事件,是她任性一把買下大恆科技。繼去年11月豪擲12億元入主大恆科技後,鄭素貞在今年年初計劃再掏30億元現金認購大恆科技3億股定增股份,持股比例大幅上升至58.72%,實現絕對控股。

鄭素貞定增大恆科技的成本價約9.6元每股,對比目前25.5元(截至4月7日)的股價,僅定增部分帶來的浮盈便高達50億元。

在2014年,鄭素貞的名字還多次出現在A股市場。去年3月份,南洋科技計劃以現金和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購買相關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而公司9月份披露的定增項目實施情況報告書顯示,此次募集配套融資總額為1.3億元,發行對象最終確定為1名自然人投資者鄭素貞。目前她持有的南洋科技股票市值已高達2.6億元,收益翻倍。另外,鄭素貞還與徐翔一起,出現在已退市的*ST長油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

如果對鄭素貞的身世稍作了解,便會對她在資本市場興風作浪一點也不會感到奇怪。

外界猜測,鄭素貞實際上就是“私募一哥”徐翔的母親。徐翔此前是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目前是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澤熙投資”)的掌舵人。

雖然鄭素貞自己以及徐翔並未在公開場合上承認母子關係,但從公開資料上,還是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有媒體披露,鄭素貞登記的住所在浙江寧波市江東區賀丞路,而徐翔的身份證登記地址也在寧波市江東區賀丞路。另外,根據上海市工商局資料,鄭素貞曾經是澤熙投資最早的法定代表人,而澤熙投資目前的法定代表人是徐翔。此外,鄭素貞還擔任過澤熙投資的執行董事,而且一直是澤熙投資的合夥人。還有,鄭素貞出生於1952年,而徐翔出生於1977年,兩人相差25歲。

此外,鄭素貞的丈夫是徐柏良,這也是一位“牛散”。在2007年、2008年均上榜“百強散戶榜”,並多次出現在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如2007年的新大洲A、澳洋科技等。而讓他一戰成名的是2008年參與了青島雙星定向增發,出資1.43億元認購青島雙星2500萬股, 以持股4.76%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點評:

分析鄭素貞目前投資的股票不難發現,其主要關注新興行業和熱門概念股。而縱觀股市長久以來的發展歷史,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對於新興行業和熱門概念的關注,一直是長盛不衰的主題。

當然,鄭素貞還有一個值得學習的地方,即集中投資的做法。從理論上來說,分散投資有助於降低風險,但集中投資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收益。尤其是對於資金有限的散戶來說,分散投資還不如在事先做好風險控制的前提下,把有限的資金集中投入到少數有成長潛力的股票上,獲得的收益反而更加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