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 凝心聚力戰貧 啃下最後硬骨頭

<table> 羅湖 凝心聚力戰貧 啃下最後硬骨頭

羅湖對口幫扶陸豐市湖東鎮竹林村扶貧產業基地種植的南瓜喜獲豐收。受訪者供圖

/<table>

疫情期間,莊烽有了新身份——竹林村扶貧產業農產品的帶貨主播。一個小時的直播裡,這位深圳市羅湖區委(政府)辦公室、羅湖區機關事務管理局派駐陸豐市湖東鎮竹林村第一書記介紹推銷了當地特色南瓜,還向大家分享了扶貧工作的點滴。

直播結束後,村合作社收到的南瓜訂單接二連三,社裡的貧困戶成員為此感到欣喜,紛紛為直播活動成效點贊。此外,羅湖區幫扶單位對南瓜進行批量採購,消化了近2萬斤產品。同時,為了給貧困戶和村集體爭取最大的利益,工作隊四處聯繫採購商,終於解決了滯銷問題,順利完成了基地第一輪的種植和銷售,為貧困戶帶來了產業分紅收益。

從撂荒多年的土地到促進村集體與貧困戶雙增收的南瓜地,轉變的驅動力是羅湖從受援地需求出發,精準推動當地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羅湖以改革開放先鋒城區的擔當和作為,助力對口幫扶地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羅湖區對口辦主任、區工信局局長周建軍表示,從2014年開始,羅湖精準扶貧幫扶陸豐26個貧困村、全面對口幫扶陸豐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幫扶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西林縣兩縣。在羅湖區幫扶下,截至2019年底,陸豐26個貧困村達到脫貧標準。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初的23.57%下降至2019年底的2.02%,西林縣於2019年4月24日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同意脫貧摘帽。

●祁覬

黨建引領貧困治理提高幫扶實效

“村民回村的大巴上有疑似病例!”消息一出,羅湖區財政局派駐溪南村第一書記李治和整個溪南村委迅速打起十二分精神,醫護人員上門檢測、勸說村民居家隔離、迅速召開兩委會……短短時間內,李治一行人有條不紊完成檢測、隔離、防控等一連串動作,最終等來了好消息。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駐村工作隊就是防“疫”隊、戰“疫”隊,溪南村基層幹部展現出的較強戰鬥力的背後,是黨建引領下基層幹部瞭解基層,學會做群眾工作,在實踐鍛鍊中快速成長。

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為加強組織領導,羅湖建立完善幫扶體系,成立以區委書記為組長、區長為常務副組長的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區對口幫扶工作。

統籌安排10個街道辦、35個區直單位的骨幹力量與貧困村結對。新一輪選派陸豐26個貧困村的駐村工作隊長全部兼任第一書記,以強化基層黨支部建設為抓手,帶動村委班子建設,通過開展貧困識別、精準幫扶,凝聚起鞏固脫貧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東門街道對口幫扶點陸豐市北池村裡有個陸豐市首個村級“扶貧車間”——恆業混凝土攪拌站。據介紹,該項目每年可分紅48萬元,村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一年可以從這個項目中享受戶均分紅3000多元。如今在此就業的員工有40多人,其中村民和貧困戶有十幾人。

攪拌站的建立改變了貧困戶蔡金貴的生活。以前蔡金貴家裡全靠種田養雞生活,收入只夠填飽肚子,現在可以在家門口的攪拌站打工,“每個月工資3500多元,覺得生活壓力沒那麼大了。”蔡金貴說。

在北池村前任村委會書記蔡文俊和新任書記蔡瑞培看來,三年的精準扶貧,給村裡帶來的變化是“紮紮實實看得見的”:路變寬了,燈更亮了,環境衛生變好了,黨群服務中心建起來了,農貿市場建好了,特色產業開工了,合作社成立了,村委會成員更團結了,貧困戶收入逐年提高了,村民也更有幹勁了……

產業幫扶精準施策提高造血能力

清明節後,陸豐市南塘鎮南湖村村民陳本拿到玉米種植基地的收成分紅,看著長勢喜人的玉米,陳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

這片佔地約24畝,收成能達7.5萬斤的產業示範基地一年前還是荒草叢生。怎樣把閒置的土地重新利用起來,深圳市公安局羅湖分局駐南湖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朱粵暉與村“兩委”成員、種養公司反覆探討後,一致認同建設南湖村“一村一品”產業示範基地。

扶貧工作隊帶頭修路、拓寬銷售渠道,因為早在建設基地時,就與銷售公司簽訂了兜底收購協議,儘管疫情突如其來,只要做好防控精心管理,基地整體收成不會受影響。下一步,朱粵暉計劃根據南湖村下轄6個自然村的土壤情況,爭取一個村發展一種特色農產品。

南湖村採用的“公司+基地+農戶”幫扶模式,已在羅湖定點幫扶的陸豐26個貧困村中遍地開花。隨著各村主導產業的落地和實施,貧困村每年可獲得8萬元的集體收入。

陸豐東海產業園裡,4棟廠房、1棟員工宿舍已封頂,一個佔地約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2萬平方米的產業園初步建成,一切準備就緒,就待產業資源進駐,發揮項目效應。

羅湖區與陸豐市在積極推進東海開發區相關產業項目的同時,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區發展規劃,一致同意決定將兩地產業共建的範圍擴大到全市,並在原來商定的東海、星都兩個園區基礎上增加位於陸豐碣石的海洋工程基地產業園。該項目總投資約56億元,預計2020年投產,產值近百億元。

在羅湖的一家華潤萬家超市裡,“粵桂扶貧——黑山羊扶貧協作項目”的專櫃前圍著不少消費者。這些來自廣西隆林的當地特產黑山羊農產品是如何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

商貿強區羅湖發揮優勢,結合廣西隆林、西林兩縣的資源特點和深圳的優勢,持續發動商會、協會,組織商貿流通、農產品加工企業赴兩縣考察。協助兩縣在深圳舉辦招商投資推介會,組織企業參加推介會並進行對接。

你來我往中,產銷渠道逐漸搭建。隆林黑山羊、西林砂糖桔等一批特色產品,通過沃爾瑪、華潤萬家、深圳海吉星農批等大型批發零售平臺被推廣至千家萬戶。同時,依靠電商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以訂單農業將當地優質農產品引入全國市場,目前已累計銷售超5000萬元,惠及貧困人口約5000人。

織牢“民生兜底網”提高生活質量

指導當地醫院集團共建“呼吸內科”,組建由羅湖醫院集團呼吸科、放射科、急診科和ICU參與的“新冠肺炎診療專家小組”“西林新冠肺炎診療院外羅湖專家微信群”,無縫銜接“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1月29日,羅湖區駐西林醫療隊8名駐點隊員提前返崗,奔赴抗疫最前線開展防疫工作,有力提升了西林縣新冠肺炎防控成效。

與醫療隊隊員一樣及時趕到的還有羅湖區捐贈的防疫物資。疫情發生以來,羅湖區想方設法調配物資,並發動轄區愛心企業、慈善機構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捐款捐物。截至3月底,羅湖已累計向陸豐市、西林縣和隆林縣捐贈口罩超50萬個、其他防疫物資一批,捐物摺合近260萬元。

“這些捐助極大緩解了我們的疫情防控壓力。”陸豐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義清表示,陸豐市將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加快復工復產,進一步推動陸豐市的經濟社會發展。

為幫助對口幫扶地區來粵務工人員儘快復工復產,羅湖區人力資源局與西林縣和隆林縣人力資源部門積極溝通對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通過包車點對點、達深接送等形式積極推進勞務赴粵返崗。截至3月底,累計組織當地務工人員11415人乘坐愛心專車赴粵返崗。

已是耄耋之年的陸豐金廂鎮下埔村村民黃安日老人沒有想到,自己的晚年生活成了200多公里之外一位素不相識的人的心頭大事。

90多歲的黃安日老人年老多病,一直與兩眼雙盲的獨生女兒和未成年的外孫女相依為命。全家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生活難以為繼不說,三口人居住的極度危房,時刻都有倒塌傷人的危險。

瞭解情況後,羅湖區委黨校派駐汕尾市陸豐金廂鎮下埔村的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廖淑新幫助其申請到危房改造指標,發動全村黨員幹部捐款資助。同時,將黃家的貧困情況向羅湖區委黨校領導進行了專題彙報,黨校領導倡導幹部職工也積極捐款援助。最終籌得捐款十餘萬元,在2017年底幫助黃家建起三間新房。

因家庭貧困,黃安日老人的外孫女找到廖淑新,道出了自己想輟學的想法。“你不讀書就很難改變命運,沒有豐富的知識也找不到好的工作。”廖淑新耐心勸說並鼓勵她堅持讀書完成學業。同時,他還聯繫到一位深圳愛心人士,願意承擔小姑娘讀書的全部費用,解除了她的後顧之憂。

黃安日老人一家是羅湖強化民生幫扶,努力提高對口幫扶地區幸福水平的受益人。近年來,羅湖協調陸豐全額落實資助26個貧困村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醫療保險政策落實率達到100%。有序推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全日制專科教育生活補貼和學雜費補貼落地工作,確保了貧困戶子女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3%以上,落實補助貧困學生義務教育6925人次。針對陸豐26個村危房改造缺乏補助資金,羅湖區主動作為,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為貧困戶籌集危房改造補助資金108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