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理財險要刻舟求劍

很多消費者在聽保險代理人介紹理財險時,會覺得保險公司推出的理財險並沒有什麼優勢。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相比,收益率差不太多,投資週期卻很長。理財險太“笨”了,不值得買。這是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理財險的真實認知。


在我看來,未必。


保險產品複雜又繁多,想選到划算又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不易。理財險作為保險中的重要分類之一,想選好也不易。不過,如果選得好,長期來看,達到的效果也會令人滿意。


雖然未必跑得贏通脹,但理財險應該是每個需要做資產配置的家庭必備的投資方向之一。


PART 1


說實話,乍一看,理財險的收益率沒有優勢。


目前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大多在3.5%-3.9%之間,而這個“預期收益率”幾乎就是最終拿到手的收益率。


而理財險呢?


現在尚且留存的預定利率4.025%的分紅險產品,扣除一部分附加費用後,用IRR公式計算出的年化收益率能接近4%就算很不錯了。預定利率小於4.025%的產品,年化收益率更少。和銀行理財比,沒有明顯優勢。


目前,萬能險的結算利率大多在3%-6%之間,看起來還不錯,但這個收益是浮動的,是“不確定的”,“不做保證的”。


未來,隨著利率大概率長期逐漸下降,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買理財險要刻舟求劍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來比較的話,隨著未來利率逐漸走低,萬能險的收益率還真未必比4.025%的分紅險高。繼而,附加萬能賬戶的分紅險,未來的收益率也是不確定的,因為萬能賬戶的收益率不確定。


難道理財險真的這麼雞肋嗎?


PART 2


別喪氣。我們先往前看看。


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存款利率呈現明顯的下行趨勢(如上一節的圖)。保險公司推出的理財險的收益率亦然。一九九幾年滿大街跑的8%收益率的分紅險,現在早已一去不復返。因為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保險公司早已無法通過風險可控的投資來獲得如此高的收益率。而那些老的分紅險保單,每年侵蝕著保險公司的利潤。但是沒辦法呀,自己訂立的合同,已經簽了約生了效,含著淚也要履行完。不過幸好當時的人們保險意識不強,買理財險的人不多,要不然保險公司可要難受死了。


之後不久,保監會(現在叫銀保監會)為了防範高收益率理財險的這種利差損風險,於1999年和2013年兩次規定人身險保單的最高預定利率,用嚴格的監管將利差損風險壓制在可控的範圍內。


控制風險固然重要,但是消費者拿到的收益率不那麼美好了......


PART 3


往前看完了,我們再往後看看。


今年8月30日,銀保監會一紙令下,預定利率4.025%的分紅險正式進入存量時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市場間利率的繼續走低,即使銀保監會不做硬性規定,為了避免若干年後的利差損風險,保險公司也會主動下架4.025%的分紅險產品。我們將與4.025%的時代徹底告別。


現在很多人看不上眼的4.025%的分紅險,在十幾二十年後,很可能成為奢求。


這就是提前鎖定利率的意義所在。鎖定的利率也許在現在看來just so so,但它是實實在在百分之百確定的。即使未來中國像發達國家那樣進入負利率時代,你手裡的分紅險保單依然享有美滋滋的正收益。


要想鎖定幾十年的利率,各種形式的存款做不到,投資期限較短的理財產品不一定做得到,債市、股市、樓市不一定做得到,萬能險不一定做得到......


我能想到的唯一好去處,就只有確定了預定利率的分紅險。


所以,你要是問我理財險值不值得買,我會告訴你有一些值得,這個“一些”,是確定了預定利率的分紅險。如果想在一部分確定收益的前提下搏一下稍高收益,可以考慮附加萬能賬戶的分紅險。


PART 4


好了,前面和後面都看完了。


在利率下行的趨勢下,不妨用刻舟求劍的思路去想問題。提前鎖定當下的利率,幾十年後回頭看,很可能你會很欣賞自己當年做的這筆投資決定。


保險是一種工具。在資產保值增值的設計方案中,各種形式的存款、寶寶類基金提供靈活性;確定收益的分紅險鎖定穩健收益;債類、權益類產品挑戰更高收益……


各個品種的產品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合理互補,才能讓方案良好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