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4.1到4.4章提出仁学的功用、效果等,4.5至4.8章讲仁学之行,而行才是仁的重心,这也正是《中庸》所讲的,力行谓之仁。从4.9以下讲仁学的实践,即如何力行。第一是看淡外界物质财富的追求,古时衣者、食者是身份的象征,而恶衣恶食,就意味着身份低微,对此感到耻辱者,那就自绝于仁学之道了。第二是仁学力学需要以权宜之义为基本原则,需要体现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第三是要怀德、怀刑,而非怀土、怀惠。第四是不能放于利而行,而是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第五是如果为政,则以礼让为国,为政以德,但为政并不是必选项。层层深入,孰能不识内有完整逻辑焉?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参考译文」孔子说:“士能够立志于学习和践行仁学之道,但又挑剔自己的吃穿,以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仁学之道的,(不符合君子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道理,不能做到内外一致、文质彬彬的)。”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这里是《论语》第一次出现“士”的概念。“士”在上古时指掌管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这些士都是外在身份的指称。士阶层,是当时的特殊阶层,有着一定的社会势力。他们依附于君主,不断地献计献策,为他们扩大政治影响,巩固权位。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孔子仁学和《论语》中,将所有外在的指称都转为了内在自主人格的指示,如小人、大人、君子一样,士也是如此。《説文解字》上的解释是,士,事也。数始於一,终於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有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之意,凡士之属皆从士。由此士专指有特殊才能的人,能有所担当之人,与外在身份无关,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春秋末年以后,士逐渐成为有特殊才能的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为士为知己死的典型,冯谖客孟尝君成为具有非凡胆识的治国人干和智慧的典范、苏秦合纵成为了草民逆袭的典范等。“士农工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国王和贵族等领主势力受到削弱,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的拥护者和谋划者,于是王侯将相争相养士,从而出现了“士”这一特殊阶层。 这段时期,养士(食客)之风风行,尤以四大公子为甚,如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及吕不韦等。这些士大多是能辩善谋,有一定的政治见解,或有一技之长,甚至身怀绝技者。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小人者,能够 “言必行,行必果”,内在的人格开始成长,这是仁学的开始;在“忠与信”的熏陶中“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路》),人的内在人格逐渐成长,“中人以上,可以语之道”,知道了“仁学”的魅力后,虽然那是一条窄路,也坚定了向窄路行,这种“志于道”者,其内在的人格就开始成长起来了,成为了“中人”。“士”是“中人”的典型。正如《子路》中孔子所言,“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士”是指具有自我行动的动力,“行自有耻”,能够担当使命,“使于四方”,并且具有特定才能人的,能够“不辱使命”。这种才能的建立缘于内在人格的建立。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但是“士”者,有了才能之后,开始追逐外在身份,关注外在身份,这就是“耻恶衣恶食者”,这就背离了仁者之道了,内在人格的发展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了,此时,孔子提出了达到士之后仍能专注在内在人格发展者,即“君子”的概念,相对于“士”而言,君子能够“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在行动策略上更注重礼,更注重行动的细节,注重内在人格的成长,如此才能够实现内外一致发展,文质彬彬,然后为君子。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此处的小人、中人、大人,指的是人的“内在人格”。“人格”一词源于希腊语Persona, 后指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它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是自然人主体性要素的总称。人格的特征主要有四个,它们分别是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人的内在人格,从小人走向大人,正是孔子仁学的着眼点和目标。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何谓“人格”,用更为通俗的方法来理解,由人的“格局”,所谓“格”,依中国象形文字的意思,就是木头建立起来的“□”,有格而后才能立,《康熙字典》将“格”释义为“至也。《书·尧典》格于上下。”是指一定空间的建立,与人相联系,即人的空间的建立,对应仁学,即为“三十而立”中的“立”即为人的空间的建立,这也正合从实质意义,而非从形式和物质世界意义上来理解仁学的要求。这种人的“格”的建立使得人具有了自身特定的含义,具有恒久稳定性,对抗外界的变动性,即变动社会的挑战,有效的“格”的建立正是关键。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这种格,使得人在变动不居的社会中具有了“底线”,成为可以预期、可以信任、合作的对象。这种“格”建立确立了人行动的标准,是自身行动的准则。“格”的里面,是正确的思想、行动的空间,即“正确的事情”(rights),而格的外面,是不能做的事情或者是必须要完成的,构成一个与自身相对的“必然”的世界,因此,人在变动社会的生存,这个“格”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有一个不断外扩的过程,这就是“格”的第二层含义我,也依《康熙字典》的解释,“格,穷究也。穷之而得亦曰格。《大学》致知在格物。”这也正是《学而》所指出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正是人格不断外扩的过程。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从人格的角度,“士”的人格告别了“小人”的“硁硁然”,能够根据外在的环境来处理“言必信,行必果”,具有了应变能力,具有了自我行动的动力,即“行己有耻”;具有了完成使命的能力,能够“使于四方”;同时,能够为人所信任,“不辱使命”,这就是具备了“士”的人格了。因此,这里的“士”具有了“中人”的人格,能够在变动社会中“立足”了。这时候,就可以正式接受仁学实践的训练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矣”。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道是仁的内涵,而仁是道德的具体体现。士者的具备了实践仁的基本人格,关注的是内在的世界。但是,“士”具备了才能、了解自身的使命,但是在实现自身使命上欠缺方法和途径,如果“士”不关注于自身的日常生活,过度在意和炫耀物质的东西,对于衣、食的好与坏过度讲究,这种实现途径的缺失或是错误会阻碍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关注方法和路径,“士”再加上关注日常实现路径的“礼”,就成就为“君子”。君子满足基本需求即可,真正需要关注的自身人格的健全和发展。此句放在了“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后,也是对道的第一步引入,从生活最基础的衣食入手,阐述道,不仅仅是深入浅出让普通民众也能读懂理解,更是符合仁学在传授思想理念上的逻辑,抽丝剥茧般地一层层深入。知晓了“道”之后,就成为“士”,而“士”在合理可行的“礼”之后,就成就“君子”。而“君子之行”,需要遵循“义”。

士与君子之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4·9)

用仁学来解释经典,可以填补《论语》篇章间的空隙,让我们了解到完整的仁学,同时也能够见识到仁学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仁学的内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仁学的内涵,敬请加入视频慕课《论语启蒙:论语的法典化解读》,或参考《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