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談談作者對“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性!

對於《三國演義》中魏延的這一人物形象,想必很多讀者都是持有反對態度的,魏延在三國演義似乎給讀者們的印象是一個不忠不義之人。但我們知道魏延在登場之時的形象是非常正面的。

在迎接劉備入襄陽城之前,魏延曾怒斥蔡瑁、張允“以圖爵祿,非義士所為”,在長沙城斬殺韓玄,救下老將黃忠,獻出城池給劉備。劉備在世時,魏延展現出的忠肝義膽非常突出。在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延更是蜀軍中不可多得的將領,善於思考,有戰略頭腦,並非一介莽夫。總的來看,魏延在《三國演義》中被塑造出的是一個驍勇善戰,愛憎分明的將領。

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為抬高諸葛亮的形象,有意貶低魏延,為了保證人物形象和歷史真實性,作者內心也是較為矛盾的,導致魏延的形象前後似乎有一些矛盾,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描寫手法,讀者們對於魏延這一形象也是更加深刻。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性。

讀《三國演義》,談談作者對“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性!

一、歷史上的魏延是個怎麼樣的人?

1,戰功顯著

《三國演義》中魏延的形象在讀者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應該就是其“腦後有反骨”,魏延骨子裡就是一個叛逆,不忠之人。但在《三國志》中,並沒有對魏延造反的記載。

《三國志·蜀書 魏延傳》記載“魏延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可見魏延原本是劉備的親信將領,在後來劉備做了漢中王,準備遷至成都,留一重將鎮守漢中,劉備選擇了魏延。劉備問魏延是否有信心,魏延回答“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問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大王吞之。”當時劉備和眾人聽了魏延的宏論都很高興。後來諸葛亮鎮守漢中時,任命魏延為督前部。建興八年,魏延大破雍州,進封南鄭侯。

2,自視過高

,魏延在蜀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作為將領的魏延勇猛過人,同時很會管理軍隊。但魏延的缺點也很明顯,經常瞧不起人,自視甚高。長史楊儀和魏延的矛盾較為突出,兩人水火不容。對於諸葛亮,魏延也並非是唯命是從,經常會在諸葛亮面前提出不同的意見,當然這也是他的長處,但魏延的意見若沒有被採納,便大發牢騷。

如“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魏延以韓信自稱,可見其自大之處。諸葛亮的“制而不許”也讓魏延感到不滿意,認為諸葛亮膽小。感嘆自己的才能沒有發揮。這些都可以看出來魏延的自視甚高。

讀《三國演義》,談談作者對“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性!

3,意氣用事,但未想過反叛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魏延是劉備的親信,並沒有反叛過誰。在劉備和諸葛亮在世之時,魏延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從沒有想過反叛。但在諸葛亮去世之後,事情變得有些複雜,以至於有人認為魏延想造反。

根據《三國志》中諸葛亮去世後魏延的話“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軍擊賊。”

可以看出,魏延並沒有造反的想法,只是想要率軍擊賊,“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勤,作斷後將乎?”魏延是對監軍楊儀不服,後來魏延一怒之下領軍難歸,一路燒絕棧道,和楊儀兩人爭相上表朝廷,互報對方為叛逆。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魏延意氣用事的性格,但不能說魏延有謀反之心。

4,悲劇性人物

魏延是一個悲劇性人物,他的性格導致了他的悲劇,最終被馬岱斬殺。魏延自視甚高,導致周圍人避而遠之。在諸葛亮去世之後,不顧大局,意氣用事,導致眾叛親離,被斬落馬下,還揹負了“叛徒”的罵名,實在是很可惜。

當然,我認為,諸葛亮也是導致魏延悲劇下場的推力。諸葛亮在對待魏延時,總是不放心,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諸葛亮沒有做到像劉備一樣放手任用魏延,不願意認真考慮魏延的意見。其次,諸葛亮本人並不喜歡魏延的性格,這導致諸葛亮先入為主,不能夠正確的任用魏延。

還有就是在處理楊儀和魏延問題上,似乎有意排擠魏延,在託付後事的時候,魏延作為蜀中大將,卻把他排除在外,只留給“斷後”的指令。這讓魏延和楊儀之間的矛盾只有進一步加深。

讀《三國演義》,談談作者對“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性!

二、《三國演義》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之處

羅貫中作為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在塑造每一位形象的時候都追求完美,特別是在諸葛亮的塑造上,幾乎沒有一點瑕疵。這也導致了魏延這一形象上的矛盾,人物形象的不統一。主要分兩方面分析:

(1),觀念上“忠臣不事二主”和“良臣擇主而事”的矛盾

人們如何評價一個人物形象,主要看的還是他們的品德,中國古代是被傳統的倫理道德約束著他們的社會生活的。在《三國演義》中,單論武力,我們肯定會想到呂布,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武將。但是對於呂布的評價並不是很好,因為呂布有勇無謀,貪戀女色,還是一個見風使舵的小人。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也是被刻畫成了一個小人的形象。作為一名武將,忠君愛國,對主上絕無二心是必須具備的品質。但在三國時代那樣一個戰亂年代,“良臣擇主而事”也是值得肯定的。像趙雲認識到了公孫瓚並無遠大志向,主動歸順劉備,並且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後人的尊敬。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魏延似乎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魏延先是在襄陽城準備殺了阻撓劉備入城的蔡瑁、張允。後來在長沙城見義勇為,斬殺韓玄解救老將黃忠,獻出長沙城給劉備,結果差點落得被諸葛亮斬首的下場,實在有些難以理解。

諸葛亮評價魏延“腦後有反骨”,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識人之術似乎並不高明,像任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任用楊儀做領軍卻導致蜀軍內訌。我認為,這或許是作者內心的矛盾,想醜化魏延而美化諸葛亮就必須在道德倫理方面至魏延於不忠不義。魏延並沒有投降,最多隻能夠算是棄暗投明。作者對於魏延的事蹟描寫,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是魏延的愛憎分明,見義勇為的英雄氣概。

讀《三國演義》,談談作者對“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性!

(2),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和“為賢者諱”的行事原則的矛盾

在小說創作中,作者體現人物形象不會通過直接的評價表現出來,而是通過安排故事情節表現出來他們的性格特徵和內心世界,讓讀者自己去了解體會人物形象。《三國演義》給我們讀起來的感覺是非常真實的,因為羅貫中堅持運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儘量保持歷史的真實性。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也是儘量保持人物的形象統一。

在魏延這一角色的刻畫中,作者雖然有意貶低魏延,但也認識到了魏延的歷史真實面貌。殺韓玄,救黃忠體現了魏延的勇武過人和“善養士”的特點;向諸葛亮提出子午奇謀體現了魏延的戰略眼光。但整體來看,作者“為賢者諱”的傳統觀念,不願意讓諸葛亮的形象受損,對於諸葛亮的缺點可以說是諱莫如深。

書中對於魏延的很多情節,作者的本意就是是要貶低魏延,例如在五丈原之時,魏延踩滅諸葛亮的求祭北斗的主燈。讀者們看到肯定是非常排斥魏延的。但仔細一想,書中的情節在今天看來實屬迷信,要想給魏延加罪名實在是“莫須有”。這也體現出了作者在魏延這一人物形象刻畫上的矛盾。

讀《三國演義》,談談作者對“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性!

結語:

總的來說,《三國演義》確實稱得上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中國古代小說作品。作者能夠將三國時期這一戰亂年代紛繁複雜,描寫的栩栩如生,情節也是引人入勝。可見羅貫中的寫作手法之高超。或許對魏延這一形象描寫一個小小的失誤,但卻也不影響《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精彩程度。

在我看來,再偉大的作品也難免會有瑕疵。也正是作者對於魏延這一人物形象描寫的矛盾之處,讓我們對於魏延這一人物印象更加深刻。小說在塑造魏延形象之時,將魏延桀驁不馴的個性表達的非常明顯。但也充分的體現出了“忠”這一重要主題。魏延的桀驁不馴和作者所弘揚的“忠”不相吻合,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在魏延的形象塑造上會有矛盾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