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C. 所羅門|情感、權力與勸說

羅伯特·C. 所羅門|情感、權力與勸說

羅伯特·C. 所羅門|情感、權力與勸說

[美] 羅伯特·C· 所羅門《哲學的快樂——乾癟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陳高化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罗伯特·C. 所罗门|情感、权力与劝说

羅伯特· 所羅門(1942—2007),世界著名哲學家和哲學教師, 生前是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Quincy Lee 百年紀念” 講席教授和傑出授課教授,特別擅長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大哲學家複雜的思想,同時又不失其嚴格性。

他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尤精於尼采、存在主義哲學和情感理論的研究。他出版過四十多本著作, 包括《激情》、《在黑格爾的精神之中》、《關於愛》。

在本書中,所羅門教授以哲學的乾癟和職業化為主線,用他所受的分析哲學訓練與對大陸哲學的熱愛,以一種存在主義的情懷,重新追問什麼是激情、正義、悲劇、死亡、自我等等,論辯這些奠基哲學的永恆追問所受的冷遇,探討理性的人類該如何運用自己的各種情感,突破理性的界限,擁抱愛和智慧,過上善與好的公共生活和個人生活,並讓每個熱愛思考和生活的人,都能勇敢、真誠地去發現並珍惜哲學中蘊含的無窮快樂。

情緒襲來。它既不是從“外”也不是從“內”到來的,而是作為在世的方式從這個在世存有中升起來的。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

情感是政治這個說法最明顯的意思,就是我們會用情感去打動他人或其他生物。我們養的狗會迅疾地吼叫或皺眉,即使這是訓練有素的虛假反應,而非真正的情感。當然,這就提出了一個關於情感政治的關鍵點,就是說,起作用的是情感的有力表達,而不是人們所謂的情感本身。但是,在我們關於情感概念地圖的說明中,我試圖質疑情感與表達之間的區分,進而主張情感的“有力”展示要麼以所展示的情感為前提,要麼——如威廉·詹姆斯所說的那樣——往往會創造想要展示的情感。

一個人沒有某種情感,但卻假裝或表現出自己有的話,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嗎?理論上來看,或許可以,如果對方容易輕信或過於敏感的話,更易得逞。不過我認為,實際的情形是,我們很少有人是如此高明的演員,能夠成功完成這樣的演出,所以實際上擁有情感看來是必要的。如果真是這樣,似乎就可以得出結論說,為了得到想要的結果,人可能要擁有相應的情感。

有時,我們的情感和情感展示包括關切、求助、需要的表達。順從、因恐怖而尖叫、嬰兒的痛苦哭聲,全都是為了(並不是說有意識地)得到注意以及指導他人的行動。由於它們很有用,所以可以學習、培養、練習,進而有意地(即不是“假裝地”)被運用。一位年輕女性很快就學會通過順從贏得喜愛,而這種順從包括感覺順從,因此她學會了感覺順從。一隻靈敏的猴子有時只要一次,就學會了對沒什麼危險的訊號做出過度反應,由此驚散隊伍獲得食物。嬰兒、小孩甚至大人都學會用哭泣贏得他人的同情。同樣,他們不是在“假裝”,只是能特別敏銳地找到可供哭泣的事物而已。《宋飛正傳》(Seinfeld)中一位年輕女人因她的熱狗從麵包中掉了出來而真的放聲大哭,但後來在祖母去世時卻毫不悲傷。她或許可惡,但我認為她不是一個騙子。

罗伯特·C. 所罗门|情感、权力与劝说

《宋飛正傳》被評為“21世紀最偉大的劇集”,由Jerry Seinfeld和Larry David共同創意,1989年至1998年在NBC播出,總共180集。

許多情感都關涉權力、勸說、操控和恐嚇。比如,我們憤怒不只是為了激發對抗所需的能量和膽識,也是為了威懾對手。我學院裡頭有一位較為討厭的成員,每一次會議只要出現有爭議的問題,他就會習慣性地表現一番,頗具威脅感地站著(他十分高大),靠在會議桌上,對反對其立場的人恫嚇著大吼大叫。由於所論及的爭議問題常常十分瑣屑,因此反對者實際上總是會讓步,而蠻橫者由此得逞所願。當然,這些廉價的勝利幾乎與所涉問題的關鍵毫無關聯,而且更為明顯的是,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他的這種憤怒會導致實際的暴力行為(事實上,要真有什麼打架發生,我這位同事會溜之大吉)。

罗伯特·C. 所罗门|情感、权力与劝说

不過,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而言,對憤怒的恐懼和厭惡是如此深重,以至於僅僅是憤怒的表露就能讓我們做出反應,像是後面真有傷害的威脅一樣,雖然我們知道事實並非如此。而且,我們也沒有得出結論說,這些憤怒的表現僅僅是虛張聲勢。他就是一個易怒的人,早就嚐到了發怒帶來的好處。

誘惑性的情感也是如此。我們有多少人,明知某些訴求不真誠、誤導人或有災難性的後果,仍乖乖上當呢?廣告和營銷所依賴的,就是這些人性弱點。我們對情感的反應,以及情感和表達本身,也都是天生的、習慣性的、養成的,有時候還可能是無法改變的。這些經歷表明,

情感有其政治因素,它們的存在並不是一箇中立的社會事實或心理事實,而是一種政治力量,觸動著我們,並以各種方式影響著我們的行動。

一旦我們轉向情感的顯現和表達的諸多方面,這種策略的力量就顯而易見了。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和卡羅爾·伊澤德(Carroll Izard)數年來一直堅持認為,他們所歸類的面部表情有其進化基礎,他們這樣說的意思不只是指這些表情碰巧在進化史中出現,還認為它們有某種社會優勢,因而相應地具有某種生殖優勢。不過,進化故事中為真的東西,在更為尋常的社會故事必定為真。壞脾氣的人總是通過恐嚇得償所願。(他們可能只需通過假裝發怒來得逞所願,但是,撇開所需的演戲天分不說,真正的發怒似乎會因為上述理由而產生雙倍好處)。要想確定其他情感在何種程度上提供了生殖優勢或社會優勢,就要對情感逐一分析。

罗伯特·C. 所罗门|情感、权力与劝说

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

罗伯特·C. 所罗门|情感、权力与劝说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

一般認為,愛這種情感肯定有這種能耐。羞恥和罪惡感對於群體而言是一種優勢,但對於個體而言,這種優勢或許沒那麼直接。悲傷和哀痛則令人費思量了(肯定有操控性的悲傷,也有懇求的眼淚)。憐憫和感激則是吸引人的研究課題,尼采對此就有相當詳盡且極富雄辯感的見解。所有這些分析要尋找的,是表達和顯現(無論有意與否)的何種方式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提供了策略優勢。

罗伯特·C. 所罗门|情感、权力与劝说

選自 | [美] 羅伯特·C. 所羅門

《哲學的快樂——乾癟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

[email protected]

罗伯特·C. 所罗门|情感、权力与劝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