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美女中脫穎而出的懿安皇后,助崇禎掃除閹黨,明亡後下落不明

明熹宗朱由校皇后張氏,名嫣,字祖娥,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從全國初選的五千名美女中,連過“八關”選出的第一美女。史載張嫣“頎秀豐整,面如觀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櫻,鼻如懸膽,皓牙細潔”。為中國古代五大豔后之一。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張氏被冊立為皇后。熹宗在位七年,昏庸無能,朝政被宦官魏忠賢和乳母客氏所壟斷。因此,史學界稱天啟(1621-1627)七年間為明代最黑暗的時期。

五千美女中脫穎而出的懿安皇后,助崇禎掃除閹黨,明亡後下落不明

張皇后為人正直,常在熹宗面前歷數魏及客氏的不法行為,但始終未能引起熹宗警惕。直到病危之時,熹宗才聽取了張皇后的規勸,認清了魏忠賢及其黨羽篡權的野心,同意將帝位傳給朱由檢年號“崇禎”。崇禎皇帝繼位後,為鞏固政權,在張皇后的幫助下,不負群臣眾望,乾脆利落地清除了閹黨魏忠賢及其同夥。崇禎為感激張皇后,授予皇嫂“懿安皇后”尊號,享受皇太后待遇。

五千美女中脫穎而出的懿安皇后,助崇禎掃除閹黨,明亡後下落不明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走投無路,於十九日晨自縊於萬壽山(煤山)。皇后周氏也在宮中自殺身亡,惟獨懿安皇后下落不明。為此引起種種傳聞,成為明清之際的一樁歷史疑案。

五千美女中脫穎而出的懿安皇后,助崇禎掃除閹黨,明亡後下落不明

據史料記載,懿安皇后下落大致有四種說法:

一說懿安皇后自縊身亡。據李治亭等主編《明代皇帝秘史》載:崇禎帝命皇后周氏自縊後,崇禎曾親自到坤寧官驗屍。並賜白帶給袁貴妃以及西宮眾嬪妃,令她們“謹守貞節,保全祖制。”嬪妃們除自裁者外,逃跑者均被抓回,崇楨親自操劍一一殺死。爾後又詢問懿安皇后下落,並遣太監送帛自盡,太監親見“張皇后自盡了”。賀宿《懿安事略》亦載:“崇禎甲申,賊入京師,宮中鼎沸。後聞變自縊。”筆者認為此說可信。

五千美女中脫穎而出的懿安皇后,助崇禎掃除閹黨,明亡後下落不明

二說懿安皇后被農民起義軍將領李巖義救。據彭孫貽《平冠志)載:“偽將軍李巖入成國公府,懿安皇后在府中,聞帝后並崩,倉猝將就縊。巖詢知為後,呼肩輿令老宮人送歸母家。”另有多種資料記載此種說法,似也可信。

五千美女中脫穎而出的懿安皇后,助崇禎掃除閹黨,明亡後下落不明

三說懿安皇后化裝出走。計六奇《明季北略)載:“上之出南宮也,使人詣懿安皇后所,勸後自裁,倉猝不得達。兩宮已自盡,宮人號泣出走,宮中大亂。懿安皇后青衣矇頭,徒步走入朱純臣(成國公)家。”此說似不可信,據有關史料考辨,青衣矇頭外出者,並非懿安皇后,而是一位宮人。

五千美女中脫穎而出的懿安皇后,助崇禎掃除閹黨,明亡後下落不明

四說懿安皇后出迎義軍。據趙士錦《甲申紀事》載:“相傳懿安皇后出迎並獻金銀,後不知下落。“筆者認為,此說不符合懿安皇后之性格,皇城淪陷在即,她不可能不顧大明江山,棄崇禎帝而投降。

五千美女中脫穎而出的懿安皇后,助崇禎掃除閹黨,明亡後下落不明

關於懿安皇后的葬地,車吉心主編《中國皇后全傳》載(周興)文說:懿安皇后自縊身亡後,“順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福臨命把張皇后的遺骸合葬在熹宗陵”。

這正是:五千美人屬第一,掃除閹黨有功績,可憐國破人難留,去留生死幾人知。小編獻醜,請君雅正。(注:內容真實性已考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