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區方城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趕“大會”做調研

聽說每年陰曆四月初一和十月初一是蘭山區方城鎮“大會”,今天正好是陰曆四月初一,中午,趕快到鎮政府食堂吃完飯,就迫不及待地來到集市上,真是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小時候去趕會不捨得花錢去玩什麼,就是到處轉去看熱鬧,看別人套圈,扎氣球,看別人算命。記得上小學的時候,一逢“大會”,就約上幾個小夥伴,帶上幾斤大米或者小麥,去集會上換烤牌、換鍋餅之類好吃的東西,誰要是拿上5毛錢,其他人都非常羨慕,要知道當時5毛錢就能買一碗湯麵和幾個大包子。如果花上幾塊錢買樣東西吃,那都太奢侈了。有一次,我花錢買了張電影票,去河東區相公鎮電影院看電影,那時,整個相公鎮就一家電影院,當時進影院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驗票,傻乎乎的我把票交給工作人員後,就沒有要回來,等放電影的時候找不到座位了,急得直哭,幸虧遇到一個同村的姑姑,她看我找不到座了,就讓我和她坐在了一起,那年我10歲。

現在,作為一名市派鄉村振興服務隊員,年齡已過不惑,趕會的想法和小時候的想法也完全不一樣了,懷揣著對甜瓜、西瓜、草莓、蔬菜等農產品進行市場調研的任務,當然也是想感受一下方城鎮當地的風土人情,瞭解一下各行各業的經營狀況,一路步行,看到吃的,玩的,套圈的,賣衣服的,賣花卉的,賣蔬菜的,賣水果的,賣才藝的,賣柳編品的,東西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兩位老人在貨攤上拿起剪刀在辨別好用不好用,一對青年在吃攤上品嚐餛飩,三個兒童在開心地玩套圈,一位商販老人在攤位上喝起了小酒,一位老人支起桌子展示起高超書法才藝,在水果蔬菜攤上詢問價格、行情等情況,我都用手中的手機都記錄下了這一幕幕,估計這次"大會"差不多得有近2萬人,東西三條大街,南北三條大街,盡收眼底,構成一幅活靈活現的現代版“清明上河圖”。逛了有一個半小時吧,最後,買了兩包心形爆米花(主要怕東西多了太沉),拿回服務隊給大家品嚐。我們蘭山區方城鎮鄉村振興服務隊10名隊員將心連心、同築夢,同心同力,利用剩下1年多點時間,堅決完成上級領導交給我們的鄉村振興工作任務。

蘭山區方城鎮鄉村振興服務隊 張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