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我想做父母的大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

,那得多省心呀,不發脾氣也不犟嘴,沉迷學習還端茶送水。

但是今天,圈圈就要講講懂事的副作用,講講我為什麼不希望孩子太懂事。

生活中,那些被大人誇獎懂事的孩子,大多都非常相似:

年級小小就學會了隱忍剋制,父母不同意的事絕不會糾纏;
無論是面對朋友還是陌生人,他們總是非常謙讓;
他們不擅長選擇,常常把“隨便”掛在嘴上。

但你是否有想過,表面上是懂事的孩子,內心裡想的可能截然相反。

作家張悅然在《櫻桃之遠》中說:

孩子是最堅忍的人群,他們還不懂得用逃脫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洩反抗折磨。他們只能伸著冰涼的小手小腳,甚至根本不會有人察覺到他們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所以我總是想,孩子是可憐又可敬的。”

那些還不能分辨謙讓、寬容與自責的孩子們,懂事的背後往往是

深深的自卑。他們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所以每天小心翼翼地“偽裝”成大人們喜歡的樣子。

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懂事的孩子們,往往都有超級“讀心術”。

即便是父母臉上最細微的表情,他們也能讀出許多信息。

他們不是真的不在乎,而是在父母留下的不多的選擇空間裡,把自己的慾望和需求吞下去,小心翼翼權衡著自己的取捨。

對此,日本作家太宰治有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他在小說《人間失格》中這樣寫到:

主人公葉藏的父親在出差前,把孩子們都叫到客廳裡,一個一個問他們想要什麼禮物,然後記在筆記本上。

大哥認真地告訴父親他想要書,但父親卻不喜歡這個回答,把他批評了一頓。

葉藏也喜歡書,但看著父親慍怒的神色,他遲疑了,只說了句“我還沒想好”。半夜時,他偷偷翻開父親的筆記本,寫上了父親曾希望他提出的禮物——“獅子舞”。

後來,葉藏的“懂事”舉動自然得到了父親的歡心,他也就此學會了將情緒藏進心中,披上一層天真快樂的外衣。

也正因為如此,年幼的葉藏漸漸失去了本真的自我,患上了人格障礙。

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這並非只是小說中的情節,因為《人間失格》是一部半自傳式的小說,作為自殺次數最多的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完成這本小說後,最終也選擇了投湖自盡。

幾十年後的今天,不少孩子仍在重複著小說中的情節。

當他們察覺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討父母喜歡時,他們便會懂事地說“爸爸媽媽,我不想要了”,來換取大人們的誇讚,以此安慰心中的難過與失望。

只不過,童年時求而不得的東西,長大後會形成一種執念。

就像有些年輕媽媽,會特別大方地為女兒買各種好看的衣服、洋娃娃,在商店裡挑選時,她們甚至比孩子更興奮,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為了彌補她們童年的缺憾吧。

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就如同葉藏半夜翻出父親的筆記本,孩子之所以勉強自己“懂事”,其實是在向大人們討好

最可怕的是,這種犧牲自我式的討好,對大人們還非常奏效。久而久之,孩子們便習慣了戴著面具去面對身邊的人,即便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在小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從小就特別希望爸爸可以喜歡她。

為了讓爸爸喜歡自己,她把扮鬼臉當成了下意識的本能,並努力按爸爸的要求去學習工作,“討好型”人格在她的身體裡深深紮根。

但是,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不如身體虛弱的妹妹一聲咳嗽更讓爸爸牽掛。

身邊的人們,早已把她的“懂事”當成理所當然,她最終亦沒有擺脫被拋棄的命運。

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毫無疑問,“討好型”人格是一種不完整的人格,它的犧牲太過沉重,如果無法得到足夠的回應,就必然會走向崩潰的結局。

或許討好別人,可以暫時維繫一段關係或融入一個群體,可一旦進入了一個需要不斷偽飾自己的怪圈後,最終只會反噬自己。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提出“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概念。

“真自我”是指一個人的自我以自己感受為中心而構建,他們具有強烈的自我價值感;而“假自我”是指一個人的自我以他人感受為中心而構建,一旦感到自己的行為令他人失望,自我價值感便降到極低。

懂事的孩子就很容易形成一個“假自我”。他們費盡心思去討好身邊的人,希望以此來避免一切麻煩。

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情緒寄託到別人的身上,他們害怕拒絕,害怕被說不,害怕回絕之下,那顆敏感的自尊心無處躲藏。

瞿濼儀在《能量父母》中說:

“草枯了,明年還會發芽;花謝了,來年還會再開;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永遠都不會重來,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善待自己?”

童年也一樣,只有那麼短短几年。永遠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事物,就是童年的回憶。

童年裡假裝“懂事”的孩子,太讓人心疼。

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發表過一篇報道:證實幼年時期情緒壓力大的孩子,更容易罹患心血管、自身免疫類等身體疾病,並且短壽,哪怕後來他們已經脫離了當年的壓抑的生活環境。

童年時期,情緒不舒展的孩子,長大後還易被自卑抑鬱過份察言觀色等情緒困擾。

同樣一份來自美國的調查問卷顯示:童年的不良情緒,會干擾孩子的自信心、同理心等,影響孩子的性格氣質。

懂事的孩子,如果不是天性通透,而是壓抑自己的慾望感受,更易罹患各類身體和心理疾病,而且長大後行為問題更加突出。

長大後的他們通常會變成“老好人”,因為他們已經不知道怎麼學會“不懂事”。

朋友們聚會時,他們會細心觀察朋友的表情,揣測對方的心情,生怕自己說錯了話;

在單位工作時,一旦有大家都不願意做的工作,他就會主動承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同事輕鬆;

在人際交往時,即便是不太熟的人向他求助,他都會一口答應,可當他自己遇到難處時,他總是害怕去麻煩別人......

不出意外,生活中的他們總是會被誇“人好”,他們笑著說“沒什麼”,心裡卻遠沒有嘴上那麼雲淡風輕。他們渴望用自己的“好”,換來他人的關注和關心,小時候是家人和同學,工作後是同事,之後是愛人。

為此,他們願意一次次讓步,壓抑自己的情緒,默默承受委屈和無助。他們顧及了所有人的情緒,唯獨忘了自己。

迷失在“懂事”裡的小孩,像一隻走失的羔羊,很難走出來。

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其實,沒有孩子是天生懂事的。隨著年齡和內心成長,他們會變得懂事,但絕不應該是為了討好誰。

如果說,世間有一個人值得孩子去討好,那就是TA自己。

作為父母,不該再讓“懂事”成為綁架孩子的繩索,在讓孩子變得懂事之前,更應該讓孩子明白:

“每個人都要有勇氣正視自己的內心,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儘管被討厭,但還是敢於做自己”的勇氣。只有這樣,才能逃脫無法做自己的羞恥感,獲得真正的幸福。“

我也相信,那些喜歡什麼能夠說出口,敢於挑戰、試錯、不太聽話的孩子,在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時,會更加自信、自在和獨立。

有遠見的家長,都不會讓孩子太懂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