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立下汗馬功勞,為何卻做不了繼承人?


傳統王朝時期,皇帝權力雖然至高無上,但這對於皇帝來講也不是一勞永逸。其實皇帝本人才是最希望出現盛世的人,因為盛世,經濟繁榮,政治清明,老百姓也安居樂業,整個社會相對而言也比較穩定,這種情況下,皇位受到的威脅自然要小得多。

多爾袞立下汗馬功勞,為何卻做不了繼承人?

除了要確保皇位永固之外,皇帝還是會為繼承人的事煩惱,歷朝歷代都有兄弟之間為了皇位而自相殘殺,而皇帝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傳位之時既要能讓大家心服口服,又避免悲劇的產生。

多爾袞立下汗馬功勞,為何卻做不了繼承人?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做起來可不容易,畢竟皇權至高無上,自然有很多人覬覦帝位。而皇帝本人考慮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才能之外,還要看有沒有做皇帝的品德,因為皇帝本人的行為,很大程度決定一個王朝是不是能存亡絕續。

多爾袞立下汗馬功勞,為何卻做不了繼承人?

就像很多人都不理解努爾哈赤為什麼不傳位給多爾袞,我們都知道多爾袞是當年大清響噹噹的任務,為大清也是做了巨大的貢獻。不過我們發現努爾哈赤本來就沒有選定儲君,自然也不存在選擇多爾袞了,更何況多爾袞當時只有14歲,這種年紀也是沒有能力承繼大統的。雖然我們都努爾哈赤最寵愛多爾袞,但他也沒有立有遺囑。

多爾袞立下汗馬功勞,為何卻做不了繼承人?

而在努爾哈赤在世時,就有了“八貝勒共議制”,這個制度就是不立儲君,軍政大事一起商議,其中主要由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四大貝勒議事,而多爾袞當時年齡尚小,連戰場都沒有上過自然沒有資格進入這個制度。而在之中,貝勒之間的差距也是很大的,皇太極此前多次跟著父親出征,立下了汗馬的功勞,可以說是十分得到努爾哈赤的賞識的。並且我們都知道努爾哈赤的終極目標便是入主中原,從而實現大一統。而實現這一目標自然需要一位有著充足的戰爭經驗的人,皇太極便正好滿足。說到底,多爾袞輸給皇太極的便是年齡,當努爾哈赤逝世的時候皇太極已經三十四歲正是盛年,而多爾袞才15歲,這個數字,也最終讓他翻不了身,自然無法承擔大局。皇太極便成為了最合適的人選,在眾人的擁戴下繼承了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