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近日,可口可樂公司推出全球第一款由海洋回收廢塑料製成的飲料瓶,並將從2020年開始推廣使用。這樣的環保嘗試很讓人欣喜,其實回顧可口可樂的發展史可以看到,在其輝煌的背後一直經歷曠日持久的環保指責,如今的“再生瓶”,無疑是半個世紀以來,可口可樂公司默默努力的有效成果。


一、現做現賣的杯裝時代

1886年,可口可樂誕生於美國亞特蘭大市,因為亞特蘭大氣候炎熱,當地人都喜歡喝冷飲,所以街邊很多小店。可口可樂創始人約翰•斯蒂思•彭伯頓,先把“神秘配方”的棕色可樂糖漿賣給冷飲店主,每當客人來買,店主就拿出可樂糖漿,兌上蘇打水和冰塊,一杯一杯地現做現賣。所以最初的可口可樂,只是美國南部城市的一種區域特色飲料。

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二、可重複使用的玻璃瓶時代

為了能夠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可口可樂發明了“瓶裝授權體系”:先把糖漿賣給授權的瓶裝商,再由瓶裝商兌水灌裝為成品去銷售。

當時的分銷商普遍使用透明的、綠色或棕色的直邊玻璃瓶作為容器,飲料售出時會扣押1美分至2美分的瓶子費用,等消費者喝完飲料後,再將瓶子退回來取押金。

所以在上個世紀40年代,可口可樂是產品包裝回收的先驅,當時的可樂玻璃瓶大約會重複利用22次,往復地在瓶裝廠和消費者之間循環流轉。

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三、一次性金屬罐時代,開始出海,卻激發了社會矛盾

1955年,可口可樂公司開始使用金屬罐作為一次性包裝容器。一次性容器的出現為分銷商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也為可口可樂節省了巨大的成本,既增加了銷量,也將市場拓展得更遠。可口可樂公司推出的容量為12盎司的合金罐,自此出口至海外軍事基地中的零售店。

但在這個時期爆發出一個問題:不能退還的易拉罐和空瓶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使得消費者開始對企業肆意揮霍產生不滿。並且成千上萬的一次性瓶子和罐子散落於美國的河畔、公園以及河床等各個角落,造成了極大的環境汙染,激起了美國中產階級為維護優質生活環境的權益而戰。

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為改善形象,也為了回應政府和消費者的責難,於是在1953年,以可口可樂為代表的飲料公司、美國的金屬罐裝公司、包裝公司共同發起創建全國第一家反垃圾組織“美麗美國”(Keep America Beautiful,簡寫為KAB),向消費者傳達“對於隨手丟棄廢棄瓶罐的行為,應該由公民個人而不是企業來承擔責任”的理念。大意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並且把茅頭轉向了“垃圾蟲”(litterbug,指亂丟垃圾者)。從而引導公眾指責隨手丟垃圾的消費者,而不是製造產品的企業本身。


四、塑料瓶裝時代,風靡全球

20世紀70年代中期,可口可樂公司開始進行一種新容器材料的嘗試,並聲稱該材料將會改變整個行業。這種新材料就是塑料。那時各個行業的年輕高管十分迷戀這種用石油中的有機化合物製成的輕質材料。在1967年上映的電影《畢業生》(The Graduate)中,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的表演在很多方面都反映了那個時代的觀念。“塑料的未來是光明的”

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當時的可口可樂公司的領導們也十分振奮。他們依然認為塑料將會在未來成為最好的包裝材料,而且能夠節約能源成本。於是採用塑料作為可樂瓶材料。

然而,基於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關於可樂瓶、罐的汙梁問題再一次爆發,1967年,美國的21個州都提議禁止一次性容器的使用。這對於飲料界各巨頭而言都猶如滅頂之災,於是昔日為敵的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也聯手抵抗那些意圖破壞現有系統的政府決議。他們通過美國軟飲料協會共同重申:“是人,而不是容器本身”需要為日益嚴重的垃圾問題負責。

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時任可口可樂總裁的保羅·奧斯汀是個有環保意識的管理者,他對其產品包裝不可降解的事實感到抱歉;同時,對於可口可樂彩飾的金屬罐或是獨特形狀的塑料瓶無法像紙容器一樣容易降解,也表現得十分沮喪。奧斯汀當時說:“真正可降解軟飲料容器的前景是暗淡的,至少現在看來是這樣。”

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奧斯汀為改善可口可樂的聲譽和品牌形象奔走努力,然而,在1970年4月26日,在美國首個世界地球周(Earth Week)的最後一天,亞特蘭大約有1500名抗議者集結,進行示威遊行,從公園徒步走了大約3英里到可口可樂公司總部,把手中提著大大小小的垃圾袋放置在可口可樂公司總部門前,象徵著他們拒絕承擔企業強行施加給他們的“指責”及負擔。

1972年,當關於一次性飲料容器的禁令提案再一次出現在參議院的會議上時,碳酸飲料容器製造商協會堅稱:一旦廢除一次性容器的使用,將會徹底毀掉軟飲料罐裝行業,伴隨而來的社會問題就是會大大減少就業機會。國會因此最終否決了這項禁令。

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在拼命躲避環保主義者攻擊的幾十年之後,飲料企業終於由於聯邦政府的資助得到了解救。《資源保護與回收法案》明確指出,處理一次性包裝廢棄物是一個公共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公司所要關注的問題。可口可樂再一次擺脫了困境。


半個世紀過去了,已卸任的老總載保羅·奧斯汀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我們無從知道他的近況如何,但如果他能聽到“再生瓶”的消息,應該會很多感慨、很多欣慰吧,但願這個“再生瓶”不僅僅是個科研試點,而是可以廣泛普及使用的真正環保包裝。

可口可樂包裝簡史,“再生瓶”圓了老總裁50年前的夙願

為你講述更多的商業史和商業人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