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與智者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做好自己就好,辯論沒有意義。

寧與智者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做好自己就好,辯論沒有意義。

莊子言:夏蟲不可語於冰,篤於時也;井蛙不可語於海,拘於虛也;曲士不可語於道,束於教也。”大致意思是:不可能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冰凍的事,是因為它們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和井裡的青蛙談論大海的事,是因為它們受到生活空間的拘限;不可能和鄉下的書生談論大道,是因為他們受教養的束縛。

清晨,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有人來到,問子貢:“你是孔子的學生嗎?”

子貢答道:“是的。有何指教?”

“聽說孔子是名師,那麼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慚愧。”

“那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不知可否?”

子貢很爽快地答道:“請說。”

“我的問題很簡單。就是你說說一年有幾季?”

“四季。”子貢笑答。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貢理直氣壯。

“三季!!!”來人毫不示弱。

兩人爭論不止。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出來,子貢上前講明原委,讓孔子評理。

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確是只有三季。”

來人聽此,滿意而歸。

待人走後,子貢問老師:“這一年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

見子貢疑惑。孔子繼而說道:“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蚱蜢,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未見冬天?因此,在其思想裡,何來的《冬季》。你跟此人爭論,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

子貢立刻明白了。

因此,我們與人相處,無論說什麼,先要看清對象,判斷出對方的境界水平,這樣講話才有針對性,才不會浪費時間、精力和感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當別人的觀點與你不一致時,沒有必要爭出個誰對誰錯。

孔子亦云:“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道不同不相為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