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天大旱,請救災!官員:胡說!我家樹上還有樹葉,哪裡旱了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唐朝奇葩官員的糗事。

這個人叫崔蕘,字野夫,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唐宣宗大中二年,崔蕘進士及第,正式步入官場,歷任尚書郎、知制誥、中書舍人、吏部侍郎、尚書左丞等職。

崔蕘這個人能考上進士,說明頭腦還是比較聰明的,尤其擅長詩詞歌賦。而崔蕘自己也是自命清高,以風雅自居。他每天上班,除了喝茶看報之外,就是談天論地,評古道今,又或者吟詠風月,品鑑人物。這傢伙長得也挺帥,天天捯飭得仙風道骨,跟神仙似的,堪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典型。

百姓:天大旱,請救災!官員:胡說!我家樹上還有樹葉,哪裡旱了

後來,崔蕘被任命為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觀察使。地方官事務繁多,而崔蕘唯恐天天干這些瑣碎事影響自己“清高”的氣質,所以對具體事務一概不問,全都交給下屬去辦。

當時已是晚唐時期,朝政混亂,河南、山東一帶農民起義不斷,陝州境內也是水旱災情頻發,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這些事都跟崔蕘無關。他整天還是喝茶賞花,看書閒談,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百姓:天大旱,請救災!官員:胡說!我家樹上還有樹葉,哪裡旱了

唐鹹通十年(868年),陝州境內發生了嚴重的旱災,顆粒無收,老百姓沒法,只得去找長官崔蕘訴苦。崔蕘很討厭這些蓬頭垢面的災民,就指著院子裡的一棵樹,漫不經心地道:“一派胡言,這棵樹上還有樹葉,哪裡就大旱了!”說罷,令人將報災的百姓拖出去打了幾十板子,趕出了衙門。

老百姓們一見當官的不僅不賑災,還無故打人,當時就炸了,一起聚在崔蕘的官邸前抗議。加上崔蕘平時不理政事,手下人趁機偷奸耍滑,剋扣糧餉,搞得軍隊裡也是怨聲載道。終於有一天,士兵發生譁變,拿著刀槍嚷嚷著要找崔蕘算賬。崔蕘整天就知道吟詠風月,哪見過這等陣勢,嚇得趕緊換上短衣小帽,從後門跑了。

百姓:天大旱,請救災!官員:胡說!我家樹上還有樹葉,哪裡旱了

崔蕘一路逃跑,口渴的不行,只得到路邊一戶人家去討口水喝。結果這戶人家一看,哎呦,這不是隻知道看樹葉的崔大人嘛!於是就找了個破碗,往裡面撒了一泡尿,端給崔蕘喝。

崔蕘渴得嗓子冒煙,端過來就喝,喝著喝著才發覺不對勁兒,哇的一聲又吐了出來。主人家笑道:“哎呀,不好意思,這天太旱了,水裡鹼太大,您就將就著喝吧。”

崔蕘又羞又氣,趕緊離開這戶人家,誰料想剛出門,就被隨後趕來的士兵們摁住了。大頭兵們個個凶神惡煞,這個說要活剮了他,那個說要用油鍋炸了他,把崔大人嚇得魂不附體,一個勁兒地磕頭求饒,哪裡還有半點平時風雅的樣子?

百姓:天大旱,請救災!官員:胡說!我家樹上還有樹葉,哪裡旱了

士兵們看崔蕘“態度”還可以,就沒殺他,而是給他剃了個陰陽頭,把他往大街上一扔就不管了。

陝州的事情傳到了長安,朝廷也對崔蕘早有不滿,就趁此機會把他觀察使的帽子擼了,貶為昭州(在今廣西桂林境內)司馬。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