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無症狀感染者群體到底有多少?專家:36%-38%,可能59%未被發現

澎湃新聞 id:thepapernews 作者 姚曉嵐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態勢逐漸好轉,無症狀感染者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官方為此還出臺了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管理規範。


4月8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重申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存在著傳播風險。要求加強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監測和發現,規範無症狀感染者的報告。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應當於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


《管理規範》還明確提出,加強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管理,無症狀感染者應當集中醫學觀察14天,密切接觸者也應當集中醫學觀察14天。


根據《管理規範》,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者。


無症狀感染者有兩種情形:一是經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二是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那麼,目前國內的無症狀感染者群體到底有多大,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病毒的潛力有多大,國內目前是如何防控的?


國內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


在新冠疫情的暴發期,無症狀感染者並非防控重點人群,中國並未公佈相關數據。


直至3月31日,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在《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問》中披露,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時,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為1541例,其中境外輸入205例。


此後,中國開始每天披露無症狀感染者的人數。


據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消息,截至4月8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56例,其中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8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15例(境外輸入15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32例(境外輸入7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1104例(境外輸入364例)。


這1104例中,湖北以674例的總量位列第一,其他省份的無症狀感染者多為境外輸入,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黑龍江154例(均為境外輸入)、廣東76例(其中境外輸入約46例)和浙江50例(其中境外輸入41例),北京、上海、江蘇、內蒙古、新疆、西藏、寧夏均為0例。


需要指出的是,這1104例只是目前國內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人數。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4月2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提到,寧波疾控中心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從群體水平來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病例佔總發病人數的構成比只有4.4%,不到5%,這是寧波的一個局部研究。


也有不少專家傾向於認為,如果將整個疫情中出現的無症狀感染者統計在內,這個比例會更高。


4月8日下午,我駐孟加拉大使館與上海市外辦聯合組織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視頻連線會,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會上表示,

新冠病毒的無症狀感染者比例在36%-38%。


此前的3月6日,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鄔堂春團隊在醫學論文預印本平臺medRxiv網站發佈的論文,分析了武漢市衛健委法定傳染病報告系統中,截至2月18日的25961例實驗室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數據。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鄔堂春團隊通過建模分析估計,武漢市至少59%的感染病例是未被發現的,其中可能包括無症狀和症狀輕微的病例。


不過,鄔堂春也表示,可能存在59%未被發現的感染病例,這是他的團隊基於最保守的模型預測出來的,並沒有進行實際的流行病學調查。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院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成員姜慶五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提醒,像武漢這麼大範圍的感染,不能過度信任模型,一定要通過實際調查來回答隱性感染人數的問題。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4月10日消息,截至4月9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116例(其中重症病例14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77455例,累計死亡病例33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1907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17378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1176人。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1097例(境外輸入349例)。


中國的無症狀感染者群體到底有多少?專家:36%-38%,可能59%未被發現

製圖: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無症狀感染者傳播潛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指出,無症狀感染者也可成為傳染源。因此具有一定的傳播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則認為:“基於現有的數據,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由已出現症狀的患者傳播的”,因此無症狀感染者可能不是主要的傳播來源。


到底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潛力有多大?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在《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問》中表示,根據國家和部分省份開展的密切接觸者監測數據,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存在二代病例續發,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個別由無症狀感染者導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樣本量的研究顯示無症狀感染者呼吸道樣本中的病毒載量與確診病例沒有太大差異。綜合目前的監測和研究,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染性,但其傳染期長短、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等尚需開展進一步科學研究。部分專家認為鑑於無症狀感染者的呼吸道標本能檢出病原核酸,但由於無咳嗽、打噴嚏等臨床症狀,病原排出體外引起傳播的機會較確診病例相對少一些。


健康時報4月8日的報道中,張伯禮院士認為,無症狀感染一般不會引起大暴發,他援引寧波疾控中心最近研究,平均每個確診病人可傳播3個病人,平均每個無症狀感染者可傳播不到1個病人,無症狀感染者傳染力相當於確診病例的三分之一。“以我國現在採取的措施,可以及時發現、控制無症狀感染者,由無症狀感染者造成流行的可能性較小。無症狀往往不是真的無症狀,只是症狀輕微,沒有引起重視,故在疫情尚存在情況下,每個角落人都要重視自己身體狀況,有些不適注意觀察,必要時一定去醫院檢查。”


此外,按照目前我國的疫情防控措施,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擴散風險也較小。


吳尊友在4月2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提到,所有的無症狀感染者一定是與確診病人有過接觸史的,或者他去過正在發生疫情的流行區,對於已經發生過流行但確診病例已清零兩週以上的地區,不會無緣無故突然出現無症狀感染者

。我們現在的措施,應該說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控制無症狀感染者,由無症狀感染者造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不會造成社會層面的擴散。


國內是如何防控無症狀感染的


如今,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已經出臺《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現、報告、管理進一步進行規範。


具體來說,在監測和發現方面:一是對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的主動檢測;三是在新冠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的主動檢測;四是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旅居史人員的主動檢測;五是在流行病學調查和機會性篩查中發現的相關人員。


在報告方面,《管理規範》要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應當於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


在管理方面,《管理規範》明確,無症狀感染者應當集中醫學觀察14天。期間出現新冠肺炎相關臨床症狀和體徵者轉為確診病例。集中醫學觀察滿14天且連續兩次標本核酸檢測呈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集中醫學觀察,核酸檢測仍為陽性且無臨床症狀者需繼續集中醫學觀察。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應當集中醫學觀察14天。對解除集中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應當繼續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隨訪。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後第2周和第4周要到定點醫院隨訪複診,及時瞭解其健康狀況。


無症狀防控的難點在於,無症狀感染者無任何明顯的症狀與體徵,其在人群中難以被發現,其導致的傳播也難以預防。症狀輕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認為自己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動去醫療機構就診,在日常的診療工作中難以被發現。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在4月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目前無症狀感染者的報告、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管理的要求和確診病例是基本一致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監測,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針對性篩查力度,將監測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已經發現的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聚集性疫情、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主動篩查。同時,我們還將發揮社區、發熱門診的監測作用,根據病例線索,做好傳染源追蹤管理,通過提高監測的敏感性,及時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並及時採取集中隔離措施。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要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清他們的來源,並公開透明地發佈相關信息。


在4月8日的一場視頻連線會議上,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給出的判斷是,無症狀病人絕不會孤立地存在,所有無症狀病人一定是跟有症狀的病人同時存在的,“大家可以拭目以待,未來2-4周如果在中國沒有出現確診病例的顯著增多,無症狀感染者這些事情,大家就可以不要再考慮了。大家也會問有沒有成為慢性攜帶病毒的病人,目前無證據證明這是慢性的病毒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