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山東5個民俗文化,個個各具特色,你知道幾個?

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這片廣袤富饒的土地更是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到山東不可錯過的5大民俗藝術,用民俗藝術記住這座城!

盤點山東5個民俗文化,個個各具特色,你知道幾個?

1、山東快書

山東快書清末道光、咸豐年產生於魯中、魯西農村。因其主要書目為《武松傳》,故俗稱“唱武老2的”,又因其伴奏樂器與演唱風格特點的不同,亦名“竹板快書”或“滑稽快書”。1949年初高元鈞在上海報演出,文藝界依其源流、語言、代表性書目諸特點,定名“山東快書”。山東快書都是站唱形式,表演上講究“手、眼、身、步”及“包袱”、“釦子”的運用。唱詞基本上為七字句,演員吟誦唱詞,間以說白。曲目有“單段”、“長書”、“書帽”等形式。傳統曲目《武松傳》包括《東嶽廟》、《景陽崗》、《獅子樓》、《十字坡》等12個回目,可以分回獨立演唱,也可以連貫起來表演。此外,還有《大鬧馬家店》、《魯達除霸》、《李逵奪魚》等,小段書帽則有《小兩口抬水》等。現代書目,抗日戰爭期間有《智取袁家城子》、《大戰岱崮山》等;建國後又有《一車高梁》、《抓俘虜》、《三隻雞》、《偵察兵》等。

山東快書著名藝人,從清至今有傅漢章、趙震、戚永立、於小辮、高元鈞、楊立德等人。當代主要流派有:以高元鈞為代表的“高派”,注重人物刻劃,表演風趣生動,以楊立德為代表的“楊派”,擅長俏口,語言幽默,以於傳賓為代表的“於派”,以四頁竹板伴奏,演唱有氣勢,主要流行於農村,山東快書是人們非常喜愛的曲種。演員人材輩出,影響遍及全國。

盤點山東5個民俗文化,個個各具特色,你知道幾個?

2、聊城雜技

聊城地區是中國雜技的發源地之一。新石器時代晚期,聊城是東夷人活動的主要區域,當時東夷人的首領蚩尤據說便是一位雜技高手,古代雜技就源於角抵戲即蚩尤戲。聊城雜技現分佈於東阿、茌平、陽穀等縣及其周邊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聊城雜技馬戲得到初步發展,到漢代已經基本成熟。三國時期,雜技馬戲在聊城的東阿一帶已很盛行,成為一種以雜技為主兼有其他技藝的表演形式,東阿王曹植曾以“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的詩句來描述這種狀況。歷史上黃河經常氾濫成災,許多農民為了生存不得不棄農學藝,東阿縣孟莊、賀莊、張大人集等村就是著名的雜技村。民國初期,僅東阿縣就有幾十個雜技馬戲班。此外,陽穀、茌平、莘縣、臨清等還有幾十個雜技團。其中有些團體曾到朝鮮、日本、新加坡演出。1955年,東阿縣正式組建馬戲團8個。1970年,成立了聊城地區雜技團。

聊城雜技歷史悠久,藝人輩出,逐漸形成了富有齊魯特色的雜技行業文化體系。聊城雜技主要包括馬戲、魔術、表演三大種別,重視腰腿頂功,突出新、難、奇、美、險,藝術風格樸實、英武、粗獷,素有齊魯英豪之稱,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盤點山東5個民俗文化,個個各具特色,你知道幾個?

3、茂腔

茂腔這一地方劇種自產生、流傳、發展至今,雖歷經數百年,但名稱確定的較晚。1954年,華東地區組織戲劇觀摩演出時才由組委會正式命名為“茂腔”。此前,人們多稱作“周姑子調”或“肘鼓子戲”、“冒腔”等。當時的“華東區戲劇觀摩演出紀念會刊”提到:山東流行著一種敲著狗皮鼓替農村中有災難疾病的農民開鎖還願的迷信活動,唱腔稱為周姑子調,後來在高密及周邊地區演變為戲劇,由於該曲調的明顯特點是尾音“打冒”,“冒”與“茂”音同,取“茂”是願該戲發展茂盛。因此將其名稱定為“茂腔”。

茂腔的雛形是早在明代就流傳民間的“姑娘腔”。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萬曆年間鈔本《缽中蓮》提到“姑娘腔”。清康熙年間李聲振所著《百戲竹枝詞》述曰:“唱姑娘,齊劇也,亦名姑娘腔。”再後來的史料解釋說:“姑娘腔”,人們也叫作女兒腔、巫娘腔。

盤點山東5個民俗文化,個個各具特色,你知道幾個?

4、五音戲

五音戲原名“肘鼓子”,發源于山東章丘、歷城一帶,流行於山東中部的濟南、淄博及周邊地區。其發生、發展、定型大致經歷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戲三個時期。

五音戲表演時一般是先吐字,後行腔,曲調口語化,腔調旋律變化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後尾用假嗓翻高,稱為“雲遮月”,極富抒情性。最初,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後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五音戲的傳統劇目主要有《王小二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綵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趙美蓉觀燈》、《王林休妻》、《鄉里媽媽》、《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安安送米》等。由於表現的多是當地農村婦女的形象和生活狀態,故生活氣息強烈,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常用民間諺語和形象比喻,言簡意賅,深得一方百姓喜愛。

盤點山東5個民俗文化,個個各具特色,你知道幾個?

5、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琴書是山東重要的地方曲藝品種,又稱“唱揚琴”或“山東揚琴”。它源於明代中期魯西南菏澤(古曹州)地區興起的民間小曲自娛演唱形式“莊家耍”(又稱“玩局”),至清代中期,原來唱曲使用的伴奏樂器古琴和古箏改為揚琴(又稱“蝴蝶琴”)、四胡、古箏、琵琶、簡板和碟子,表演為多人分持不同樂器自行伴奏,分行當圍坐表演,以唱為主,間有說白或對白。

山東琴書採用山東方音表演,因脫胎於民間的“小曲子”聯唱,所用唱腔曲調十分豐富,約有曲牌二百多支。發展為琴書說唱之後,使用的曲調逐漸集中,以所謂“老六門主曲”即【上合調】、【鳳陽歌】、【疊斷橋】、【漢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為常用,清末民初以來又進一步發展為以【鳳陽歌】和【垛子板】為主要曲調,穿插少量小曲進行說唱的音樂體制,節目也以中長篇書為主,兼唱小段兒。

以上5大民間藝術,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珍貴的藝術瑰寶。它們凸顯出“中國範兒”,不僅廣受國際友人的歡迎,也在中國人民的世代傳承之下,不斷髮揮出新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