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這兩座城正走向一體化,合併後,可成四川經濟增長又一利器

一直以來,我國對西部地區的扶持有增無減,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有了很大起色,尤其是四川更是脫穎而出,成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標杆,省會成都更是一舉拿下全國第八的好名次,刷新了人們對西部地區的認識。

四川這兩座城正走向一體化,合併後,可成四川經濟增長又一利器

四川的經濟發展表現出了非常大的潛力,不過如果四川的行政區劃能夠劃分的更加合理一些,或許能夠釋放出更多優勢。眾所周知,四川省下轄的地級市非常多,相對來說面積都不大,雖然說管理起來相對容易,但是所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除了成都,四川其他地級市的經濟總量都不大,人口規模也達不到,完全達不到經濟強市的相關標準。

四川這兩座城正走向一體化,合併後,可成四川經濟增長又一利器

雖說城市均衡發展未必不是好事,但是火車想要跑得快,還要車頭帶。即使成都實力強大,但是無法輻射到每個城市,還需要各個城市能夠團結起來抱團發展。內江和自貢兩個城市距離僅僅30多公里,在在大家心中如果走一體化發展模式,這兩個城市可以先出來打個樣,畢竟兩個地方文化一脈相承,生活習俗大同小異,基本上屬於同一個文化圈,具有強烈的文化認同。

四川這兩座城正走向一體化,合併後,可成四川經濟增長又一利器

自貢是四川面積最小的地級市,也就4381平方公里,人口才320萬,而且自貢目前的城市發展已經到了極限,再往外就到威遠的邊界了,城市發展空間問題成為阻礙自貢發展的最大障礙。再來看內江,面積也不大,5385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比著自貢也好不了多少。而且從經濟發展來看,這兩個城市基本上處於同一水平線,所以不存在誰依附誰的狀況,只能是互相取暖而已。

四川這兩座城正走向一體化,合併後,可成四川經濟增長又一利器

當然了,兩個城市若能走一體化道路,優勢互補也非常明顯,自貢是鹽都,內江是甜城,產業不衝突,錯位發展。尤其是內江交通發達,地處西南陸路交通的重要交匯點,多條高鐵、高速在此聚集,儼然是四川第二大交通樞紐。到時候內江的交通優勢,自貢都可以拿來為己所用,對於自貢鹽業的發展絕對是錦上添花。目前可喜的情況是,兩個城市已經簽訂了同城化發展協議,未來還將有更加深入的推進與合作,成為推動四川經濟發展舉足輕重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