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張齊賢,提拔眾人卻唯獨忽略一人,得知內情不得不說高明

今天想跟大家探討一個醞釀了很久的話題,那就是如何對待小人!

古語有云:寧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這句話對不對呢?

北宋宰相張齊賢,提拔眾人卻唯獨忽略一人,得知內情不得不說高明

也不對,也對。

為何說不對呢?試想如果大家一個個都秉持著容讓的態度對待小人,小人只會越來越囂張,淨化社會風氣,弘揚正能量從何談起。

那麼對又是為什麼?其實是因為很多人沒有深入理會這句話的隱藏含義。

在這些真正的智者能人眼裡,不得罪小人的意思是不要無謂的得罪,小人往往都是能人,只要沒有妨礙到自己,完全可以為我所用,讓他發揮一些積極作用。但是如果一定要開罪,那麼就請不要留情面,雷霆手段處理複雜問題,徹底的剷除後患,不要給小人東山再起的機會!這才是這句古話真正的含義。

北宋“飯桶”宰相

北宋有個很神奇的宰相,叫張齊賢。

北宋宰相張齊賢,提拔眾人卻唯獨忽略一人,得知內情不得不說高明

史書說他:體質豐大,飲食過人。至於原因麼,那更簡單了,可不是各位想象的甲亢,而是家貧。

小時候窮吃不上飯,長大後報復性飲食,這就是張齊賢的人生經歷。據說他在安州(今廣西欽州)任知州的時候,廚師中有個好事之人,想搞清楚張大人到底多能吃,一次在張齊賢宴客時,他提來一個大桶。張齊賢吃什麼他就往桶裡放什麼,喝一杯酒,也原樣倒一杯水進桶裡。演習結束後,所有人驚呆了,乖乖,酒漿浸漬,漲溢滿桶!

我十分懷疑,飯桶這個詞就是張齊賢這裡來的。

北宋宰相張齊賢,提拔眾人卻唯獨忽略一人,得知內情不得不說高明

不過您可千萬別認為張齊賢是個酒囊飯袋。北宋有奸相,但卻沒有庸相,能官至宰相的,個頂個的人精。

雍熙三年,宋太宗發動了震驚天下的雍熙北伐,這次北伐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成功,宋朝的歷史可能就會改寫。大將曹彬、潘美率軍北上,結果卻是大敗而歸,甚至連名將楊業都戰死在了朔州。宋朝開國以來的一點積蓄賠了個底朝天。張齊賢主動請纓,要求接管代州的軍務。

一介書生卻要上前線領兵,眾人皆不信。然而沒料到的是,張齊賢胃大,膽子更大。他一到前線,就率少量兵馬對著數倍於己的遼軍展開了衝鋒,由於作風勇猛,計智百出,連戰連捷,甚至還把遼軍北大王的兒子抓了來。這在整個宋朝的戰爭史上都是很少見的勝利局面。

為人處世極為高明

下面話題回到今天的正題,如何面對小人。還是由我們的張大宰相先來回答。

話說由於功勳卓著,張齊賢終於登上相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中的一些下人也都各有封賞,唯有一個叫做王富生的僕人,什麼都沒得到。他很是不開心,一日找得機會,跪在張齊賢面前哭訴:老爺為何厚此薄彼,一起的那麼多僕人都有賞賜提拔,為何獨獨漏了我。

北宋宰相張齊賢,提拔眾人卻唯獨忽略一人,得知內情不得不說高明

張齊賢臉色一沉,訓斥道:既然想知道,我就給你個明白,當年在江南,一次宴會上你偷了幾個銀酒杯,這件事我一直記得。我身為宰相,要為民負責,你這等偷竊之人怎麼能做官呢?我之所以一直留你在身邊,就是怕你出去危害百姓。

張齊賢接著說道:不過今天話說明白了,我想你心裡一定會記恨我,再把你留在身邊對彼此都不合適,這裡是一些銀兩你拿去作為盤纏,算是這些年對你的酬勞,以後另謀高就吧。

不得不說,這一通操作是真的高明!面對小人,首先是留在身邊羈縻不放,讓其為自己所用,不管之前有什麼過錯都不明說,讓其沒有暗中使壞的想法。當一切都說明白後,當斷則斷,一步到位將其趕得遠遠的,徹底不給對方報復的機會和可能性。這不是高明是什麼,只有深入洞悉人性的人才能夠做的如此行雲流水。

可能還有朋友覺得這樣說有些牽強,那麼我們就請出今天的反面教材,和張齊賢同時代的北宋名相寇準和曹利用。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寇準算得上北宋第一流的宰相,因為他的耿正不阿,不畏強權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聲,名氣上也比張齊賢大上不少。然而他的結局並不好,在宋朝這樣一個對文臣極為寬容的朝代依然落得個流放而死的下場,之所以會被貶官到偏遠之地,就是因為無謂的招惹了小人。

北宋宰相張齊賢,提拔眾人卻唯獨忽略一人,得知內情不得不說高明

寇準最看不起一味逢迎上意的官員,他為相時,副宰相丁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寇準對丁謂有一些知遇之恩,既是恩師又是上司,因此丁謂對寇準可謂曲意逢迎,恭敬有加。一次寇準吃飯時,鬍鬚不小心沾了些湯水,丁謂急忙上前小心擦拭。寇準見此嘲弄到,參知政事乃朝廷高官,難道就是幫別人擦鬍鬚的麼?

嘗會食中書,羹汙準須,謂起,徐拂之。準笑曰:“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鬚邪?”

寇準是罵痛快了,還為後世貢獻了一個成語,拍馬溜鬚。但是也把丁謂得罪死了,這樣的損人以後面子往哪裡放?丁謂從此以後變成了堅定地倒寇派,他勾結朝中反對寇準的勢力,誣告寇準密謀擁立太子繼位謀反作亂,由於設計精妙,寇準百口莫辯,被一擼到底,貶官到了道州。這對於心高氣傲的寇準,算是最殘酷的懲罰。

北宋宰相張齊賢,提拔眾人卻唯獨忽略一人,得知內情不得不說高明

從這以後,寇準徹底退出了政治舞臺,最終一貶再貶,死在了遙遠的雷州。

無獨有偶,前車之鑑還在,效仿之人就來了。那就是當年協助丁謂一起扳倒寇準的曹利用。反對寇準是政治鬥爭,要說這曹利用並非奸佞小人,年輕時他曾孤身入遼營進行談判,最終簽訂了澶淵之盟,締造了宋遼兩國的百年和平,對宋朝和天下百姓都是有大功勞的。

後來的曹利用升為宰相,寇準頭鐵,他比寇準還要鐵。曹利用性情剛直,作為一名鐵血真男人,曹大人最看不起也看不慣的就是太監,他對太監們從來不假以顏色,當時有個大太監叫羅崇勳,犯了點事落在了曹利用手裡,曹大人將其帽子頭巾一摘,指著鼻子罵了好久。對太監頭子尚且這樣,對其他的小太監那更是心情一不爽就非打即罵,絲毫不當人看。

北宋宰相張齊賢,提拔眾人卻唯獨忽略一人,得知內情不得不說高明

可問題來了,宋朝的太監不同別的朝代,危害甚微,最多也就是不男不女的橫你兩眼,讓你渾身雞皮疙瘩,實在沒必要整天針對。但是曹大人就樂意這樣,結果也倒黴在了這件事上。最後被羅崇勳陷害,坐罪被貶,貶官路上又被押送太監所羞辱,憤而自盡,真是可悲可嘆。

這樣一對比,顯出張齊賢的高明之處了吧。同樣是做人,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眼光再放遠些,曹操為何夢中舞劍殺人,因為他知道小人不可不防;張飛又為何會夢中掉了腦袋,還不是他亂得罪小人卻又毫不提防。

往事歷歷在目,你說為何寇準、曹利用這等人中龍鳳還會重蹈覆轍呢?也許是他們根本就沒把小人放眼裡,用自己的道德標準來衡量了做事沒有下限的小人,這就是他們晚節不保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