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2的《龍嶺迷窟》還差點“內味兒”?看一線考古隊長怎麼說

豆瓣評分8.2的《龍嶺迷窟》還差點“內味兒”?看一線考古隊長怎麼說

最近,繼前作《怒晴湘西》贏得良好口碑之後,由天下霸唱小說改編的盜墓題材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又憑藉著高質量的劇集和高能劇情火了一把,豆瓣評分高達8.2分。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劇情一開始就頗有神秘色彩:

陝西某縣鬧旱災,村子裡的人認為只有除掉旱魃(一種人死後變成的怪物)才會下雨。在尋找旱魃的過程中,村民們從地裡挖掘出了一具栩栩如生、保存完好的女屍,棺材中還有許多陪葬的精美器物。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因為這些隨葬品,主角胡八一和王胖子陰差陽錯地掉進了一個古墓中。而這只是個開始,隨著主角們深入墓穴,無論是散發著神秘香氣的龍形玉佩——聞香玉、刻有銘文的銅鼎,還是永遠無法抵達終點的懸魂梯、陰暗如迷魂陣般的墓中墓,還有主角們時不時要經歷的“生死時刻”,都看得人脊背發涼,又欲罷不能。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不僅僅是這部劇,近些年,觀眾對於盜墓題材劇的熱情從未消退。為什麼盜墓劇如此受歡迎?

不僅因為它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觀眾對“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好奇,還滿足了人們想探究“那些精美絕倫的寶藏背後隱藏的神秘故事”的窺私慾。

所以,無論是國產的《鬼吹燈》系列、《盜墓筆記》還是國外的《古墓麗影》《奪寶奇兵》……,盜墓一直是一個熱門IP。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古墓麗影:源起之戰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奪寶奇兵4

其實,盜墓劇中的許多元素都取材於真實的考古發現,但考古與盜墓劇卻有天壤之別。

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零看來,考古“不僅是發現一個失去的世界,也是一次偉大的精神迴歸。”

考古不但是與死後世界的深入對話,同時,世人也在通過一次次的考古發現逐步解開失落文明所留下的巨大謎團。

它比史書更生動,比影視劇更真實,但它永遠都在刷新你的認知,展現出比虛構的想象更加奇絕和精彩的一面。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水下考古隊員搜尋古代航道

但事實上,許多人對考古存在認知誤區,對眾多名揚海內外的考古發現及其背後所代表的巨大意義也知之甚少。

為了不讓人類文明的明珠蒙塵,為了讓更多人能身臨其境親歷考古“第一現場”,三聯中讀推出了“中國版”和“世界版”考古課——《

了不起的文明現場》和《了不起的世界文明》。

↓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課程共邀請了20位參與海內外重大考古發現的考古隊長,他們將帶我們一起,沿著20處世界考古現場連綴起的全球歷史長河,從良渚、殷墟、秦陵、二里頭、長安城、絲綢之路、三星堆、敦煌,穿越到瑪雅、埃及、孟加拉、《古墓麗影》中的神秘古寺……去探索埋藏千年的文明奧秘。

當你聽完這門課,瞭解真實的考古發現之後,定會感嘆“是無知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01 刷新認知

讓文物開口說話

這門課,會激發你的好奇心,刷新你根深蒂固的文化認知。

我們現有的知識層面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認知偏差。比如提到龍,你腦海中是不是會浮現出“角似鹿、頭似駝、鱗似魚、爪似鷹”的傳統龍形象?

但你有沒有想過,古時候的龍真的是這個樣子嗎?課程中,考古隊長許宏給出的答案令人大跌眼鏡——在二里頭遺址出土的最早的“中國龍”其實是梭型眼、蒜頭鼻。那麼這種形象又是從何而來呢?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和銅鈴

除此之外,我們的認知體系還會受到影視劇的影響。所以在提到遊牧民族時,我們腦海中呈現的基本是電視上面在打仗和掠奪資源的畫面。

這其實很片面,中烏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王建新卻通過考古發現,提出了“古代的大月氏人不僅不愛打仗,並且喜歡經商”這種顛覆認知的觀點。

這門課另一個刷新認知的地方是——文獻記載的中國和“挖”出來的中國其實是兩個世界。當歷史文獻無法作為判斷依據。就讓文物來開口說話。

比如震驚世界的發現——西漢海昏侯墓,墓主人劉賀只當了27天皇帝就被廢,死後以列侯之禮下葬。由於特殊的政治原因,文獻上關於這個短命王侯也只有零星記載,而且把他塑造成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的負面形象。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

但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呢?這個充滿悲情色彩的列侯,其墓室卻可以用“金玉滿堂”來形容。

墓中出土的金器、玉器、簡牘等文物共一萬多件。裡面不但包括了失傳已久、1800多年前的《論語》齊論版本,還有許多儒家經典、醫書以及目前我國能見到的最早的孔子畫像,讓世人得以見到2000年前的孔子尊榮。

那麼劉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大量的金器和簡牘隨葬在墓室裡?在這門課中,海昏侯墓的發掘領隊楊軍,將通過一線的考古發掘,講述一位真實的、活生生的、與文獻記載不完全相同的劉賀的故事。

02 中外考古現場獨家一手資料

外行也能看門道

在這門課中,每一個驚世遺蹟的發現,都有考古隊長深入一線,他們會將這份獨家的考古一手資料以及上百張遺蹟發掘現場照片,

以現場1:1還原的方式向你娓娓道來。

比如距樓蘭古國只有100多公里,埋藏有“一千口棺材”的小河墓地,在浩瀚的羅布泊已沉睡千年。由於沙漠的惡劣環境和風沙侵蝕,挖掘難度非常大。小河墓地正是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學者的探索和堅持下,才被發現並挖掘出來的。

但這塊中西文明交融之地,所留下的謎團需要一一解開:“千年女屍”小河公主為何保存完好沒有腐爛?它與神秘消失的樓蘭古國是否有什麼聯繫?小河墓地的考古發掘領隊伊弟利斯將從挖掘過程、墓葬情況,每一個陪葬品所代表的含義講起,一層層地揭開了這塊神秘之地的面紗。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伊弟利斯與小河公主的千年對話

除了獨家資料,課程中也不乏有趣的歷史“邊角料”:

海昏侯墓中的重要簡牘,在挖掘的時候差點被當作泥巴清理掉;考古隊在孟加拉時,一位當地老人因為去過廣州,對中國有美好的感情,聽說中國要在這裡修博物館,想把自已的土地無償捐出來。

……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這門課想通過考古表達的,不僅僅是歷史的回望,也是一個文明延續、演變到今天,所呈現給我們的模樣。

當然,以上還只是課程所涵蓋內容的冰山一角。關於另一個世界,你或許還有諸多疑問

為什麼神秘的瑪雅文化會有“世界末日”的預言之說?消逝的古埃及文明和中華文明是否有過交流和碰撞?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造型為什麼那麼像外星人?為什麼“南海一號”這艘裝滿寶藏的商船突然在海上沉沒?…… 這些問題的答案到底是什麼呢?如果你想知道,那就來《了不起的文明現場》和《了不起的世界文明》中一起尋找吧。

課程

豆瓣评分8.2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