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歲,創業還是打工?我勸你,不要在迷茫的時候創業

今年30歲,創業還是打工?我勸你,不要在迷茫的時候創業

同事稱:“今年30歲,是創業好,還是繼續打工好?30而立,面對迷茫與現實,你會怎麼選擇?”

什麼叫做迷茫,就是你不知道要幹啥,難道創業就知道自己要幹啥了?不知道幹啥的創業基本上100%死翹翹。

什麼叫做現實,現實是創業者死一大片,打工至少有口飯吃。

所以,如果你面對的是迷茫和現實,那麼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打工吧,只有打工才能解決迷茫和現實的問題。

迷茫和現實是很多人創業的理由,其實恰恰相反,打工的人可以迷茫,但打算創業的人卻不能夠迷茫,創業一定是件經過深思熟慮的事情。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創業項目的選擇,自身資源的匹配情況,打算投入多少金錢,投入多少時間,能夠承受的虧損金額是多少,能夠承受的時間是多長, 等等。

今年30歲,創業還是打工?我勸你,不要在迷茫的時候創業

關於創業,我覺得至少要考慮一下幾點。

一、你要做什麼,這和你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連自己創業要做什麼都不清楚,那就扯淡了,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這件事情。千萬不要指望辭職後之後慢慢想,那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情。

其次,你要想清楚這件事情和你是什麼關係,是你熟悉的領域麼,是你擅長的領域麼,還是你手中的資源能夠讓你做這件事情。

你除了金錢的投入,你自身的一些行業積累和是否能夠用得上。

首次創業一定要選擇自身熟悉的領域,自身技能用得上的領域,千萬不要指望去做新的行業。比如你正在上班,突然想著去開一家超市。

超市看上去是買進賣出的業務,實則對供應鏈的要求極高,所謂供應鏈的要求,就是你和上游供貨商的關係怎麼樣,能否拿到相應的政策優惠,能否拿到第一手的信息,等等。

包括每家超市的貨品,看上去是不是都差不多,如果你看不出差別那就說明太外行了,仔細盤點商品你會發現,每家超市的商品結構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能夠盤點商品的進貨價,你會發現每家超市的商品利潤結構更是不一樣的,有的商品人家的售價比你進價還便宜。

你認為人家超市賺的是買進賣出的利潤差,實則人家賺取的是櫃檯費、上游補貼費、甚至是一些灰色收入。

結果你拿著買進賣出的那點利潤和人家拼,和人家打價格戰,那不是找死麼。

舉這個例子就是告訴你,隔行如隔山,看上去簡單的東西,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否則,為什麼各行各業招人都是要有經驗的,就是這個道理。

和你沒有關係的一些項目最好不要碰。

今年30歲,創業還是打工?我勸你,不要在迷茫的時候創業

二、你有多少存款

這個存款包括你需要投的錢,包括你要養家的錢。30歲的年齡正常來講,上有老下有小,作為一個成年人,家庭責任還是要有的,否則就是亂搞,瞎搞。

不要和我舉那些亂搞、瞎搞成功的例子,創業成功的概率本身就低,這其中瞎搞、亂搞的人成功的就更低了,犧牲家庭責任的創業方式不可取,弄不好妻離子散。

你的存款除去投資的錢,至少能夠保證家庭正常運作2年,創業時間至少要一年才能看出情況吧,不行的話趕快回來上班,這樣影響不是很大。

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白手起家,如果你看了太多的人物傳記,並且相信白手起家的話,只能說明你把那些人物傳記都當成雞湯喝下去了,不僅沒有營養,而且還有毒。

但凡你百度一下,仔細研究一下人家的身世,你就不會相信別人是白手起家。

中國人很奇怪,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窮,即使是在上海有幾套房子,他也覺得自己很窮,理由很簡單,這是固定資產,不是現金流。

所以,有的人存款100萬叫白手起家,有的人存款50萬也叫白手起家,結果你存款為0,真的相信白手可以起家,那就糟糕了。

今年30歲,創業還是打工?我勸你,不要在迷茫的時候創業

三、你內心的時間線多長

根據我對身邊創業成功朋友的總結來看,能夠算得上從上班到創業成功轉型的,基本上至少花了5年時間。

前兩年基本上不賺錢,甚至是虧錢,第三年勉強養活自己,第四年趕上上班的收入,第五年發展良好,賺到錢了。

這個規律和一些成功企業也是一樣的,你可以去網上查一下,很多互聯網企業做出一些成績基本上也是從第五年才開始。

所以,你能不能堅持5年,身邊大部分人用以創業的時間基本上是一年,這部分人絕大多數都失敗了,有的甚至是四五個月。

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麼?我們從大學畢業到上班,從職場新人到職場老司機,2-3年入行,5年入行,10年成為專家。

你卻指望用一年甚至四五個月的時間做出成績,那不是扯淡麼,還有天理麼。

時間長度的期望決定著你的心態,第一年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成果,一旦著急了,基本上就歇菜。

時間長度也決定這你有足夠的時間去調整運營策略,創業前期的想法和實戰過程中的想法往往是南轅北轍。

創業初期對時間的正確認知,能夠幫助你正確的調配各種資源,包括為數不多的存款該如何利用。

今年30歲,創業還是打工?我勸你,不要在迷茫的時候創業

四、你有哪些風控措施

風控很重要,第一年你需要做到什麼樣目標,目標達到了之後繼續做,達不到該怎麼辦?

這個怎麼辦就是你的風控措施,不要相信背水一戰,那是極不負責任的一種做法。

第一年如果達不到相應的目標是不是該回來上班,繼續掙錢養家。

有人會說了,你剛剛提過,創業至少要用5年時間,怎麼一年不行就回來上班了。

這是兩碼事,當你知道做一件事情需要5年時間的時候,你就會降低第一年的要求,同時衡量自己的生存能力,如果生存能力能夠堅持5年,並且5年之後如果失敗了,你可以做什麼,這是需要去考慮的。

這就是風控。

如果你當下的生存能力,說白了就是存款,只能堅持1-2年,那麼你就需要在這1-2年內製定分階段目標,如果一大半時間都過去了,毫無進展,那就不是堅持的事情了,而是應該馬上放棄。

而且,即使你的生存能力只有1-2年時間,有了5年的堅持計劃,你不一定要全職創業,在1-2年這個時間點上,雖然沒有達到相應目標,但是基礎的架構已經建立出來了。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辦法上班,然後兼職去做這件事情。

今年30歲,創業還是打工?我勸你,不要在迷茫的時候創業

五、光腳不怕穿鞋的,你一無所有,那就創業吧

如果你現在已經負擔不起家庭責任了,每個月上班只能掙個四五千,連送外賣做保姆都比你掙得多的時候,那就無需考慮很多了,以上四點對你都不適用。

遇到這種情況,一無所有的時候,那就直接開幹吧,怎麼幹也比當下四五千的薪資收入來得好。

這才叫真正的白手起家。

歡迎關注 ,互聯網十年行業管理經驗。

歡迎加入我的職場《精英聯盟圈》,剛剛建立,僅需1元即可進入。

關於職場,互聯網、副業、自媒體等一切關於個人成長的問題都可以向我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